浅谈初中物理学习的方法指导

时间:2022-08-05 04:03:39

浅谈初中物理学习的方法指导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法,使学生会学,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对中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培养自学能力;常用物理方法的培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关键词:学生能力;物理方法;规范解题;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24-02

叶圣陶先生有“教是为了不教”的论述,新课标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这样几点体会:

(1)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初中阶段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条件是较为成熟的。

(2)当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且自学能力提高后,其它方面的能力和学习成绩也自然会提高。

(3)当今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很多知识必须靠学生将来自学和实践去获得,这就显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了。

(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目前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对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培养是关键。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下面谈几点学习物理的方法指导:

一、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责任,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势与劣势,有的放矢地加以加以指导,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炼,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完全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理解、探索。

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的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问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和插图,插图很多,且很多具有漫画性,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学生会看插图,对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帮助的,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简单机械一节中,开始有一幅胖子和瘦子用滑轮提起面粉的漫画,笔者就请学生展开想象把它变成小故事讲给大家听,他们很活跃,听课也很轻松。

二、常用物理方法的培养

学习方法的教育既需要潜移默化地熏陶,也需要有目的地训练。脱离物理知识对学生大讲学习方法,则犹如建设空中楼阁;埋头讲物理知识而不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则犹如给学生一堆砖瓦。因此,学习方法的培养应渗透在物理知识教学之中,只有根植于物理知识之中的学习方法的教学,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处处蕴涵着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建立常常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数学和推理、理想化等方法。如:在概念教学中,将电流和水流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常采用观察和实验加推理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感受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建立概念、发现规律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自觉的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三、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人。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如在指导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如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拨水,人就能前进,这是为什么?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讲道理),用手向后拨水,水则给人向前的力(摆事实)故人就能向前进(得结论)。通过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这一方法。在电学题目中往往由于电路中接入电流表电压表而使题目变得复杂,则指导学生把电流表看成一段导线,电压表看成断开的开关,这样电路大大简化。在讲解例题时要严格要求,叫学生读题2~3遍,找出题目的题眼,分清已知未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四、穿插物理学家小故事,体会科学家的学习方法

说到相对论,笔者给学生讲了爱因斯坦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群众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年)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高明的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唔,这就是相对论!”这样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起来又形象又生动。

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穿插物理学家的小故事,既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于诙谐交流中增进师生感情,又可以在轻松谈笑中让同学们领悟物理思想,体会科学家的学习方法,掌握各种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解物理学家的趣事,对学生掌握知识是很有帮助的。要使教和学的思路尽量接近科学家认识的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必要时将物理教学和物理学故事进行结合,将物理学小故事融入教学之中。具体地讲,就是把学生带回到若干年前,让他们从当时的科学背景出发去重温科学家们在什么问题上、什么环节中、用什么方法和思路作出了科学发明和发现。

总之,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不少物理知识都是从自然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同时,物理知识在生活、工农业生产、现代科技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要学好物理,必须注意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这样才会使我们对物理知识有较深地理解,使我们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上一篇:谈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下一篇:电学实验中的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