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自主探索 促进有效教学

时间:2022-08-05 02:34:25

关注学生自主探索 促进有效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自主探索”就是基于这两个特征,是在课堂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成为课堂中的主人。新的数学理念“探索是数学的生命”,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运用。这也说明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关注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促进有效教学。

1 创设情境,诱发自主探索的动机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上。美国教育家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都说明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内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事物入手组织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

如学认数(一)“基数和序数”一课,看到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排队爬山,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致。“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小狗排第几?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排第三?小鹿排第几?”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更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紧接着是“小动物赛车”题。赛车也是一年级小朋友们喜爱又熟悉的活动,因而这个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还提出了更多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2号车后面是几号车?”,“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等等。“看小动物住几楼几室”一题,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住商品房的学生报出自己家门牌号,学生报“201”、“502”、“403”等,然后解释“201”中的“2”表示第二层,“1”表示第一户。小兔、熊猫、大象这些动物也有自己的家,你能说出他们家的门牌号吗?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小兔501室,熊猫303室……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和探究之中,其乐融融。

2 关注情感,打造主动探索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他参与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正因为如此,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才摆到数学教学的首位。课堂上老师不能以权威形象自居,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数学活动中的朋友,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才能敢想、敢问,敢于创新,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在教学年月日中,开始上课我创设以“我国有什么大喜事,伟大祖国的生日,儿童节”,引发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敞开思想,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上老师要常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对话,“这道题你们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自己解答,好吗?”“你能把你的好方法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听听大家的意见和你的想法是否一致,好吗?”等等。在教学中,老师要经常走下讲台,认真倾听学生意见,互相亲切交流。当学生感到困难时,要给予关怀、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3 尊重差异,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做到“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教师不先表示”。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年月日的关系,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借助手中不同年份的年历,了解每年有几个月,让学生观察,了解每月的天数的规律,并让学生计算出一年有多少天?此时学生的方法很多;

生(1) 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生(2) 31×7+30×4+29=366(天)

生(3) 31×12-6=366(天)

生(4) ……

正是由于教师的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给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思维活跃,获得的不仅是会做,更多的是学会了计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直接向学生讲解计算的方法,用一种固定的算法去限制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经历探求解决的方法,改变了以往只满足于讲清算法,学生能模仿例题的算法进行正确计算的做法。在出示例题“9+4=?”后,我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教室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一会儿,许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凑十的方法。在学生说出一种算法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点评;学生说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将评价选择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正是由于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

4 操作实践,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尖上”。思维始于动作,具有很强的体验性特点。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柱,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新知。教学实践也证明:动手操作能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使学生各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事物,促进思维活动内化为理性的认知。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生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观察、分析,既可以发现规律,获取新知,也能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合理组织、调控,让学生逐渐进入兴奋状态,使课堂教学产生一浪未平一浪又起的高潮,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沉浸在自主探索的情趣之中。

例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我发给每个小组数量不同的小棒,组内的小朋友一起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在数小棒的过程中来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亲身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同时,还要说出数小棒的方法。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过程中,按自己的想法去数小棒。有的同学说“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另一个却说“一个一个数的,不会数错啊”,有的同学说“数出10根小棒放在一起,再数其它的”,还有的同学用一种方法数,用另一种方法检查……。每个小组都能拿出多种数小棒的方法,全班同学的思维达到了高度活跃状态。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感受了不同的方法,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反思、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堂课孩子们在探索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在合作中互相启迪思维,在多向信息交流中相互提高,这是自主探索学习方式所展现的魅力。

实验证明,融洽师生关系,创设课堂情境,以趣激思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的有效方法。在新课程实验全面推进的今天,把“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融进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探究性学习应有的价值,必将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绚丽多姿,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勃勃。

上一篇:质量管理体系在高职院校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