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思维状态 增强数学教学实效

时间:2022-09-22 07:10:34

关注学生思维状态 增强数学教学实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精心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过程,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一是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关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展开思维活动。如:创设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生活情境、创设能使学生产生参与欲望的活动情境、创设能使学生产生质疑欲望的问题情境、创设能使学生产生操作欲望的实验情境等等。这些情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实效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在经历体验感受活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表现在别人思考时看“热闹”,或是做与之无关的事,或是心不在焉。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信息内容或研究活动,促使他们主动地去思维。如:教材中有一些例题是以教学模型的形式出现的,同时给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教师要根据课程理念进行合理创编,不要急于出示要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先向学生提供相关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再去研究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经历体验和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经历中观察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发现、在感受中收获知识。

三是在合作交流展示活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的严密程度,它表现在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思维的逻辑性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展示表现出来,反过来合作交流的展示又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事实上,教学中既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相互补充、相互修正,从而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条理、更加完善、更合乎逻辑。

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之后,要引导他们予以展示。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见解,同时教师要给予指导,以促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再一次的提升,从而使他们思维的逻辑性更强。

四是在实践应用拓展活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是指善于打破常规,对于一个问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进行分析并予以解决。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要安排能促使学生灵活思维的素材,提供能促使学生灵活思维的空间。如:在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让他们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此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五是在想象、联想、猜想活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想象、联想、猜想都是数学发现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是创造思维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冲破已有知识经验的局限,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在想象中联想,在联想中猜想,往疑处想、往广处想、往新处想,从而发现数学的新规律和新方法,进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由于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导出,因此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从而猜测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的可能猜测出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有的可能猜测出转化成正方形的面积,有的可能猜测出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等。这时,教师可以借助提供给学生的学具(几组三角形,每组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组织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议一议中进行研究验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扩大感知领域,激发他们思维的创新性。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下一篇: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