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分析法出发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具体矛盾

时间:2022-08-04 08:16:16

从矛盾分析法出发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具体矛盾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具体矛盾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用这样一种方法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的具体矛盾具有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国;具体矛盾;矛盾分析法

一、当前中国社会的具体矛盾

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不仅要求我们要看到矛盾是普遍的,是时时存在,事事存在的,还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中国社会的中就是要具体分析中国社会的具体矛盾,只有分析社会的具体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一)民生问题矛盾突出。民生问题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当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到位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民生问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广,需要我们细致地分析。其一是贫富差距问题显著。中国基尼系数近几年来居高不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其二是社会保障问题突显。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较小,实施范围较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单一。其三是就业和住房问题突出,目前社会中出现的就业人口与就业机会的不对称问题使社会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二)干群矛盾突显。我国现有社会矛盾排在第一位的是干群矛盾。在当今时代人们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只要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政府,但是有些政治机关人员的官本位思想严重,没有真正做到服务于人民,而人们对政府的期望落空就会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抱怨,随之两者之间的矛盾产生了。另外一些官员的腐败也导致了干群矛盾的激化。少数领导干部漠视群众的利益,形式主义、作风严重,也严重影响了干部在群众心中的位置,久而久之就会爆发严重的矛盾冲突。

(三)劳资矛盾显现。人生活在这个大的社会中,要想谋得生存就得工作,那就不可避免的与用人单位产生联系。而两者在某些方面不能达到一致时就会出现矛盾。中国的劳资矛盾主要是围绕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基本劳动权益而发生的争议。有些用人单位不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或合同约定的为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工资福利和安全保障措施时,劳动者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由此就会引发劳资矛盾。

(四)群体性矛盾时有发生。当前社会的有些矛盾以群体性的事件显现。当某种矛盾激化,或者群众对某项公众性的事件不认同,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聚集、游行、示威等方式,甚至发生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希望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主张,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自2000年以来,中国频繁发生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上访、集会、游行以及示威等,这些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二、当前中国社会具体矛盾的成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内因决定的,所以在分析中国社会具体矛盾的成因时,既要看到其内在因素也要看到外在因素。

(一)存在利益冲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了调整。市场经济确立了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产生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和贫富差距。

(二)政策法规不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在政策法规制定时,一些立法者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指引,导致行为的随意性,容易引发各种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还有一些政策法规未能充分考虑群体的利益,未能充分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另外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未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导致干群矛盾的发生。

(三)法律权威弱化。从政府机关来说,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理念还不牢固,依法处置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违法决策和违法行政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另一方面从公民的角度来说,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不懂法、不守法、不信任法律甚至藐视法律的现象还十分突出,所以一遇到问题只急于向政府求助,而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煽动破坏。矛盾分析法是内外因分析法,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存在的内在原因,又不能忽视外在原因,而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煽动破坏是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发生的外部原因。在这个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上各种力量正处在此消彼长的状态,各个大国之间的军事、科技的竞争、对抗与合作也愈演愈烈。在一些有意破坏中国社会稳定的不法分子的干扰下,中国社会矛盾被激化,经济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普通的社会矛盾发展为大规模的。

三、应对当前中国社会具体矛盾的策略思考

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是内外因分析法,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些方法都是要用来服务于实践的,服务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具体矛盾的解决。

(一)建构多元利益格局。矛盾重点论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关键和抓主流。在找寻解决当前中国矛盾的策略时要着重把握解决最关键的矛盾。经济方面的因素是影响社会矛盾冲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要着重解决利益冲突俗造成的矛盾冲突。一方面要完善分配格局,合理利用税收杠杆,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分配格局,整合社会不合理收入。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发挥社会保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解作用。

(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干群之间关系不和谐主要与政府未能很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力来为人民服务有关,因某些政府官员的官本位思想以及某些官员的腐败导致干群矛盾突出,为此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首先应该转变以往的观念,用“服务”代替以前的“管”,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在职能转变这方面要在继续加强经济职能的同时,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建立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与树立法律权威。在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通过法治的建设来化解社会矛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要用法律的规定性与惩罚性来约束社会中的不法行为,以切实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对于领导阶层来说,要重点加强面向他们的法治培训教育,提高官员的法律素质,带动其他人学法守法,其次要加强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的普法教育,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推行法律的宣传和教育,使法律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构建系统优化的社会结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来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当今中国社会产生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源。如因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区域结构协调,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社会系统失衡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要建构起系统优化的社会结构。通过引导、监管来逐步形成一个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体的呈橄榄形的现代社会结构。(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上一篇:高中物理电学中自感现象的教学有感 下一篇: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