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时间:2022-08-04 06:53:50

初中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摘要] 初中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初中学生对历史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影音资料等各种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应用等各种处理的能力。该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力、信息思考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学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处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生 历史教学 信息处理能力 培养策略

初中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初中学生对历史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影音资料等各种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应用等各种处理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它的培养与提高,不仅有助于激发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形成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实施有效培养策略下才能实现。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所采用的培养策略也有所不同、有所侧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自然学段的划分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1 刺激学生捕捉历史信息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力

刚进入初中时,学生的稚嫩与好奇心理仍还存在,他们对身边的历史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例如对“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福州被称为‘榕城’,那最早种植榕树的人是谁?”等问题,他们都想知道个究竟。为了保护他们的这种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为了刺激他们捕捉历史信息的灵敏度,培养他们迅速捕捉历史信息的能力,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1 让学生讲述身边的历史、名人(成语)故事、观看影视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才有学习历史的动力。当然,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进行这项训练与培养。七年级的新生刚入校,我就对他们进行了一项书面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如:“你觉得什么是历史?你觉得什么是历史信息?历史信息可以包含哪些内容?你认为从哪些地方可以获得你所想要的历史知识?对于将要开始的历史课,你最喜欢怎么上?你希望老师在历史课上讲些什么?你有哪些历史问题需要老师帮忙解决?”等。大多数的孩子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历史信息应该就是历史知识,它可以包含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可以从书本、网络、电影、电视,还有老师那里获得历史知识。最喜欢历史课上听故事,“希望老师把历史课本中的内容编成历史故事讲给我们听”。在对问卷进行了认真整理、分析后,我决定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事、身边的历史、影视作品入手,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分组、轮流来讲“历史”,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幅图片或者是一段史事(如历史上的今天)。在这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合理的点评,指出优点所在,点出不足之处。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去寻找,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1.2 与语文学科进行学科整合,指导、训练学生阅读教科书

无论是对课堂还是对学生,教科书无疑都是很好的历史信息的载体。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尽管多少包含着编撰者的二次创作成分,但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应该绝大部分是正确的。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只要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是可以快速提炼出历史信息的。以文字信息为例(历史信息很大一部分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我借鉴了语文学科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先读一句,找关键词,后读一段,找关键句,再读多段,找关键段,最后读一篇。当然,在这过程中,“先读一句,找关键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抓住了关键词、才能提炼出有效的历史信息。例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这句话中,“继续”应该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词,因为武则天“继续”做的这些事,才有了“国力”“不断增强”这种局面的产生,也才有了“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样的评价。”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捕捉历史信息的灵敏度逐渐增强,捕捉历史信息的意识受到不断地强化,当然对历史信息的敏感度就提高了。

2 训练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思考力

对于历史信息,学生光有敏感度是不够的,必须经过他们自己的思考,才能将所学的历史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历史知识。所以,学生对历史信息解读的准确性关系到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要不断训练学生,提高他们解读历史信息的准确性,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思考力。在八年级学生中,可以进行解读历史信息准确性的培养。

2.1 指导学生运用不同形式转述历史信息,注意准确性

历史信息可以以文字、图表、影音等形式存在,但根据知识的特点,可以把历史信息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转述,以达到更直观、更准确理解的目的。可以把影音、图表信息转述成文字,也可以把文字、影音信息转述成图表。例如:可以把这样一段有关“三角贸易”的文字信息转述成以下的示意图,“奴隶贩子的贸易路线一般是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手段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简单示意图

这样一张简单明了的示意图应该说会比那一大段文字更直观、更有助于理解历史信息,能进行这样的转述,说明学生的思考能力是已经在锻炼与提高了。当然,在指导学生转述历史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准确性,例如,上述只是根据文字画出的“示意图”,“三角贸易”的路线并不是直线。

2.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历史信息的分析训练

简单的历史信息可以是一两句文字,也可以是一幅图或者是一段录音。对这些简单历史信息进行分析,训练学生的信息思考力。

例如:“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对于这条简单的文字信息,应该怎样分析、理解呢?我认为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训练,可以设问:“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指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件?”然后引导学生回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因为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了其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障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而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与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有着相同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再如,可以利用右边这张图片,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闭关锁国。你看,大清的皇帝和臣子把自己关在“鸟笼”里,还宣称“物产丰盈,无须与他国交流。”学生通过图片上的人物装束、文字解说,再联系清朝的政策,就很快能理解这张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简单综合有效信息,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3 提高学生运用历史信息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前面所进行的培养,历史信息大都是现成的(学生从教科书上找来的)或是老师提供的,到了九年级,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比较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应用历史信息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甚至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寻找一定的历史信息,尝试创编试题,互相考查,灵活运用历史信息。

3.1 解答较为复杂的材料解析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较为复杂的材料解析题可以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题型越来越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所青睐。这种题型中的材料有文字信息、也有图表信息,一般由两三则材料构成。在福州的历史中考试卷中,材料解析题一般是2题,大约占总分的25%左右,是五大题型之一。除了材料解析题,对历史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甚至在选择题的题干中也更多出现了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信息。因此,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管是从能力的提升还是从应对中考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提高运用历史信息的灵活度,才能轻松应对。

例如,有这样一道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典雅,它精妙地传递了这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思想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思想文化运动指的是什么?《蒙娜丽莎》传递了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什么核心主张?

(2)材料二中的“一批知识分子”主要有哪些?请说出其中的两位。

(3)根据材料,请写出两则材料中的思想文化运动反对的共同内容是什么?

在这道题目中,分析材料一时,要抓住达·芬奇、《蒙娜丽莎》、反封建、思想文化运动等关键字眼,判断出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指的是“文艺复兴”,然后再根据《蒙娜丽莎》这幅画的特征,来领会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同样的,分析材料二,也要抓住《新青年》等关键词来判断这场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然后再回答第(2)问。至于第(3)问,只要认真阅读材料,就可以发现“反封建”这个共同内容的。因此,教会学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3.2 尝试设计简单的材料解析题,培养历史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灵活运用历史信息,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设计简单的材料解析题。可以先从简单的文字信息开始,找出关键词,设计相应的题目,或者归纳文字信息所共同反映的主题。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去寻找或者自行设计相关的图表,通过观察图表,了解图表产生的历史背景来出题考查。可以先预设好答案,再根据答案设题干。如“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反映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图片,还有像“外交成就”、“民族交往”等各种典型图片,都是比较好的历史信息。

4 结语

经过初中三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对历史信息比较敏感、能较好、较迅速、较准确地理解有关的历史信息,并能够较为灵活地运用历史信息来解答历史问题。本文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试图就初中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历史课程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语文试卷评讲课的误区及对策 下一篇: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