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石油海上运输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通用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

时间:2022-08-04 06:05:39

国有石油海上运输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通用胜任力模型研究初探

【摘 要】石油海上运输是保证全球能源供给的重要手段,国有石油海上运输企业肩负着确保国家石油运输的艰巨使命。中层管理人员作为执行好企业战略规划、开展好企业管理具体工作的关键人员组成部分,肩负着多项职责,综合能力素质要求较高。通过对作者所在企业的整体分析研究,初步构建出符合目前企业发展需要的中层管理人员通用胜任力模型。

【关键词】国有石油海上运输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通用胜任力模型

一、研究意义和相关背景

根据中央关于加大中央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提升”工作的具体部署,以及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自身需要,运用胜任力概念及相关模型,对本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的高绩效和一般绩效不同群体进行调查和分析,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对于促进航运产业发展、所在地区产业扩展,以及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复合型、国际化的干部人才队伍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所在企业主要从事国内外油品水路运输,是中国水上石油运输特大型企业之一,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公司主力船型为VLCC、阿芙拉型、巴拿马型和灵便型,航线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石油运输量超过8000万吨。截止到2011年底,公司拥有运力规模763万载重吨,平均船龄8.4年,另签订建造合同(包括在建、已交付)船舶15艘、143.6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在全球独立油轮船东中排名前10位。

二、相关概念和定义

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的科学发展中发挥着多项重要作用。本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群体具有较高的学历基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介于企业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之间,其战略执行、沟通协调、推进工作、监督执行等的作用明显而且重要。

本文对于胜任力的理解:经过文献调查,综合国内外胜任力领域研究内专家和使用者的论述,发现在定义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个人潜质观点、外在行为观点、潜质-行为折中观点。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为业界认可和接受的Spencer(1993)夫妇的定义,即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本文认为胜任力模型是对本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群体完成好具体任务、担当好自身角色、推动好企业发展的一系列管理行为标准和特征的总和,具有与现实工作关系紧密、动态变化、可以区分优秀与一般业绩和预测功能的特性。在构建过程中,主要包括了文献分析法、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工作任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并进行了实际验证。

三、研究过程和初步模型建立

本研究以企业49名陆岸机关下属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和重要岗位管理人员,以及参照管理的180名高级船舶管理人员(船舶船长、政委、轮机长)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查、本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综合考察标准和近2年的工作访谈(干部任期考核、年度考核、任前考察、竞争上岗谈话、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等),较为深入地了解到了本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对于绩效标准的区分和认识,另外以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对部门执掌、岗位职责分析的相关规定为参考,初步选定48个衡量指标,在征询长期从事企业干部人事管理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后,初选出42个胜任力因素,形成基于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司管干部能力素质调查问卷”,共发出229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6%。

采用SPSS软件对模型的可信度和适用性进行评定和验证,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等统计分析和信效度分析,信度系数>0.8。进而初步建立了本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通用胜任力模型,主要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意志品质维度、能力胜任维度、职业胜任维度和素质胜任维度,合计共有15项指标因素。见图1。

四、模型应用和展望

随着企业管理战略规划的推进,在中层管理人员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可以在企业管理的多个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见图2),可以为中层管理人员在选拔任用、调配交流、管理考核、教育培训、监督激励等方面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发挥积极作用;短期内的工作方向使用是,配合企业组织结构的弹性化和扁平化的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或项目的实际人员需要灵活配置工作小组和团队,在中层管理人员中的实行“无边界管理”的立体人员配置模式,辅之以综合性强的薪酬体系,通过宽带薪酬运作流程,不断增强EVA,KPI等考核标准运行效果,为推动企业经营、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做出更多实际贡献。

参考文献:

[1] Spencer L M, Spencer S 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1993,222-226.

[2]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第三次修订)[R],2012.

[3] (美)安托尼特・D.露西亚(Anntoinette D. Lucia),(美)理查兹・莱普辛格(Richards Lepsinger)著,郭玉广译,胜任――员工胜任力模型应用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7-139.

[4] 朱国锋,船长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博士论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

[5] 王振明,航运企业中层干部激励机制研究――以大连远洋运输公司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11.

[6]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4-259.

上一篇:城市地籍测量GPSRTK技术实例分析漫谈 下一篇:浅析数控电解机械复合切割应用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