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施工监管“安全为先”

时间:2022-08-04 04:32:40

时代呼唤施工监管“安全为先”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对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主要问题分析,从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制度、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依法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 监管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防护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逐步趋于好转,事故的起数和死亡率总体下降。为此,各地区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时按此趋势推断后普遍提出: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或避免一般及较大事故的发生。有的地区干脆把安全生产指标直接确定为零死亡。要实现这样的愿望无可厚非,我想,这一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保障措施作支撑。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自信的认为二、三年都没发生死亡事故,今年也不会发生,仅把目标定在纸上,喊在嘴上。我们的底气还很不足,还需要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认真研究和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困难,新问题。

一、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我市处于西部欠发达省份,借助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优惠政策,未来几年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农村住宅建设将快速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与过去对比将呈现以下明显特点:建筑施工队伍从原来的30多家总包企业到现在的总、专、劳企业170多家,从业人员已达6万多人;建设工程数量从2009年的300多项增加到2010年的670项;规模从原来的单体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到现在的上万平方米;结构形式从原来单一的小方块形式到现在的涉及深基坑、大跨度、高支模、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我们将会面临从原来的以个体伤害为主到现在的起重机械倒塌、深基坑坍塌、脚手架坍塌、高支模坍塌等引起群死群伤安全生产隐患的大幅度增加。这就需要我们静心思虑,认真研究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引进精细化的安全发展管理理念,需要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监管措施,加以引导和规范各方从业行为。

二、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从2011年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2010年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生产事故起数627起,死亡人数772人,但工程质量引起的伤亡事故少之又少。工程质量管理,从古至今我们都高度重视,特别是建国后各行各业都在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到目前已形成了开工备案监督、日常检查、三阶段验收、检测抽查、旁站监理、建设监督、资料报审、竣工验收、质量保修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体系,监管队伍健全,制度相对完善,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检测等各方主体都高度重视。但在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却因立法晚、起步不一,问题非常突出,欠帐太多,安全发展理念与安全先进技术装备没有真正树立和全面应用,滞后于质量监管。至今仍然明显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建设单位不够重视、监理单位没有专职安全监理人员(法律法规无规定)、施工图设计无安全技术措施意见、改制后的施工单位既不按规定投入安全防护资金,又不配备相应的安全监管机构和专职人员,或形同虚设等。如果监管部门再无动于衷,不出台有针对性的规范性文件加以引导约束,提前预防预控,安全生产不但会引起一般死亡事故的接连发生,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较大以上死亡事故的发生。这时我们再想起安全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事业,安全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事业,安全是出效益出政绩的事业,安全是端好“饭碗”一票否决的事业,是否存在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二)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支持到位,保障有力,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从我省的情况来看,2006年前后各地州市政府结合自身实际,相继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机构,但运转和发展极不平衡。经费保障有公务员序列的,有财政拨付系列的,有从自收自支单位拨款保障的等;机构有十多个人的,有三、二个人的,也有质安合一,以质代安的;有的有检测设备、专用车辆,有的没有检测设备、合用车辆;有的权责不一,人员调动频繁等。虽然各地情况不同,但监管的体制机制条件值得进一步深思和研究。二、三个人的监管队伍,面对600多项监管项目,不论监管水平高低,在施工现场没有设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下,即使拥有专门的交通工具,监管起来恐怕也存在衣襟见肘、监管不力的弊端。

(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落实不到位,安全发展理念尚未形成。近年来,国务院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出台了除法规层面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其中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动态管理相关规定等,这么好的规定、办法和意见,我们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贯彻落实,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监管机构权责不一,威信不高,主管部门支持不到位。如资质资格的审批程序上,没有基层安全监管机构签署意见的地方,可直接找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造成监管机构对基本情况底数不清。安全文明工地评审、安监人员培训、监理单位监管等与安全管理没有直接挂钩,甚至不能参与。个别主管部门认为安全监管制度措施在本地没有可操作性,出台有关针对性的措施只是给自己找套子往里钻,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和麻烦。二是工程监管及参与各方第一责任人的安全主体责任没有很好落实,居安思危意识不强,安全生产年度教育培训因种种原因替训替考现象较为普遍,安全法规制度规定掌握不足,谈何落实。三是企业负责人眼界不开阔,思维受限,安全发展理念没有树立。突出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即安全与危险并存的关系,安全与生产统一的关系,安全与质量相互包容的关系,安全与进度互保的关系,安全与效益兼顾的关系。既不愿向身边向他人学习,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防护新技术新设备,更不愿投入时间和经费组织全体职工认真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职责,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有了活就干,没了活就散”的游击战术,这样的企业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是侥幸的,并不是必然的。

三、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对策

(一)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监管机制。部省级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考虑并依据的侧重点是宏观指导,综合协调,适时督查调研出台政策法规,而市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除考虑指导协调、检查调研以外,侧重点应放在结合本地实际抓政策法规的具体贯彻落实上。市县级安监机构要把工作抓在手中,行政主管部门支持是关键。因此,行政主管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应结合本地市场需要,合理科学设置机构,安排配备相关专业人员,设身处地地解决好装备经费保障渠道。同时,要不断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技能,保持队伍应对稳定与工作的连续性,要切实做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和对等,充分调动和发挥安监机构自身工作的能动性。

(二)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管制度。现代安全管理始终贯穿着“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为主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将安全管理由过去传统的事故处理型转变为现代的事故预防型,走出没有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就是安全的误区,要从安全文化建设、预防措施的落实,隐患全面排查治理上保安全。我们要大力引导企业学习借鉴大庆油田安全生产“人性、标准、精细”化管理经验,积极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抓好各类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求:下大力气强化住房和市政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监管,在全行业开展以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为重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活动。目前,各级监管机构受人员、经费、工程数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个工程,每一个重点部位重要环节都能进行全面检查,监管方式只能是抽查。所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与先进地区作纵横向对比对照,认真疏理自身监管上的漏洞和不足,弥补差距,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制度,以此不断规范和约束参建各方责任行为。

(三)要坚持抓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突出问题不动摇,认真打牢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一要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提高监管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一是通过对各级监管人员、企业各类从业人员、监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使之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监管、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二要切实行使安全生产管理一票否决制,使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资质、安全资格认证、工程招投标、企业业绩及管理人员的政绩挂钩,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和项目要实行差别化监管,加大督查、整改、停工等处罚力度,促使企业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到重要位置和议事日程,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思想上永远绷紧“安全”弦,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三要转变监管方式,落实监管措施。要重点对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在严格实行“日巡、周检、月查”报告制度的同时,针对特殊时期,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环境的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预控监督,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督检查。如在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备案环节可实行预警告知、文明施工承诺、安全文明施工费专项存储等制度。要抓典型。好典型要大力推广,坏典型要及时曝光,促进企业之间、项目经理之间安全生产均衡发展,提高总体水平。通过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努力培养企业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做到自我负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四要充分发挥监理对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的职能作用。实行《监理工作月报》制度,要将监理工作日常监督、督促创建标准化示范工地等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责任书,在监理企业自查基础上,制定《监理单位考核标准》并进行检查考核。五要加强制度约束,严格依法行政。目前,随着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点多面广,监管责任越来越重大。这就要求我们应做到: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活动;严格落实施工现场企业领导带班责任;着力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监管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突出监督重点 ,实施差别化管理;逐步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有效提升对重大危险源的跟踪管理等。与此同时,单靠政策宣传、制度约束和创建活动的促进,远远不够,还需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加大对建设各方主体不按基建程序、严重违反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不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施工现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管重罚,从而有力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施工安全是拯救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的事业,是关注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事业,是以合理的投入控制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少受损失的事业。与施工的进度、质量、造价监管相比,转变安全监管方式,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筑牢安全生产基础,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要营造一个与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安全发展环境,时代呼唤施工监管“安全为先”。

上一篇:平定高速公路黄土特性及路基施工浅谈 下一篇:某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