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目标

时间:2022-08-04 03:08:49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目标

【摘 要】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核心。要从课文的形式、教材整体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体,目标正确、集中,目标有层次性,目标有序列性。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提问;活动;激励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审视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之际,讨论和研究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教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基础,开始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模式的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众多的大学、中学、小学都把有效教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课题,举办专题研讨,取得了一定成效。

新一轮以课程、教材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摆到了突出位置,那么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呢?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核心。要从课文的形式、教材整体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体,目标正确、集中,目标有层次性,目标有序列性。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在整个语文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选用、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等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我们认为,要从课文的形式、教材整体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立教学目标。

一、从课文的形式出发确立教学目标

不同的课文形式有不同的学习、欣赏角度。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七到九年级)的阅读教学阶段目标明确写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写作教学的阶段目标:“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二、从教材整体出发确立教学目标

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停留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前所教的“这一课”放到一单元、一册书、一个学年、初中学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科学的序列性。

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教学目标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确立教学目标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了解学生,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等等,知道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接受什么、需要什么,在科学估计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决策学生最近发展区,使教学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这样设置的教学目标,才是既切合教材,又切合学生实际的,才是切实可行的。

有效的教学目标须具备以下特征:

1.三维目标一体

新课程专家余文森曾说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而不是互相孤立的三个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目标正确、集中

所确立的目标是语文学科的目标而不是政治、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目标不繁杂、不琐碎。

3.目标有层次性

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4.目标有序列性

语文教学缺乏明晰而合理的序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处理好各个层次、各个阶段语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一整套有机联系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是提高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就是从文章结构要素的维度来构建语文教学目标系统;还有教师从文章体裁这一维度来构建教学目标体系,如:一册、二册,记叙;三册、四册,说明;五册、六册,议论。每册确定6个训练点,6册共确定36个训练重点。

我想,研究语文教学有效性,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目的在于改革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解放思想,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或创造适宜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垛田初级中学)

上一篇:关于“浅文”也可深教的探索 下一篇:SWOT模式下小记者社团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