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三个走向 回归教育本质

时间:2022-08-29 02:44:36

注重三个走向 回归教育本质

【摘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样一个新理念,既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更是教育的回归。本文从由知识课堂走向和谐课堂是学生素养发展的主阵地;由教师主导走向学生主体是学生能力发展的落脚点;由静态预设走向动态生成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生长点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和健康成长而服务。

【关键词】物理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实验探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共识。新课程把过去那种单纯的对知识与技能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即把物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上来。这种教育的回归体现在“由知识课堂走向和谐课堂,由教师主导走向学生主体,由精心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三个方面。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教学途径,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一、由知识课堂走向和谐课堂――学生素养发展的主阵地

1.体验生活,感知物理,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潜意识

物理潜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动手做生活中的小实验,组织写实验报告,分组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物理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物理的眼光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物理问题。

2.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一直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物理教学中需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找出变量与不变量,继而进行实验探究。例如:八年级第十章《压强》一课,在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探究中,让学生先用手指压铅笔,压气球,体验以后,猜想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再分组实验活动,得出结论。活动中,由于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加以分组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探究能力。

3.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育人作用不仅体现在结合有关的物理名人等内容进行的思想教育,还体现在教师为人师表的“师德修养”方面。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楷模。

二、由教师主导走向学生主体――学生能力发展的落脚点

1.积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舞台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九年级物理《电路的连接方式》中,学生将开关接入并联电路时,出现了多种情况:有的没闭合开关灯就亮了一个,有的闭合后两个灯同时亮,有的在没闭合时就两个都亮了,闭合后反而不亮了。这时,我让学生先画出电路的实物连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出现各种情况的原因,再叫学生进行自述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连接时的要点。这样他们的思维、他们的语言和动手能力都在这一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不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他们集体感。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物理概念的形成

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为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结构与青少年的认知结构来建立高效的教学结构。按照初中生物理学习的规律,物理教学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抓住学生生活中的体验或经验结累,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要在学生已经有经验的基础上质疑,以让他们进入新知的探索;三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建构过程,不仅知其结果,而且了解自己所得结果或结论的过程,必要时能展现自己的建构过程。作为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

三、由静态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学生个性发展的生长点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理念正颠覆旧的课堂,越来越丰富复杂的课堂生成现象,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挑战。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及时捕捉和利用,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一颗美丽的流星。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测量》第一节时,原来设计是把刻度尺学完后再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本的宽度,无意间学生说,测量很简单,数学上学过,于是我便让学生在未学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前先动手测量课本的宽度,把测量结果记录在手心,然后自主学习课本上的方法指导,进行第二次测量,把测量结果记录在书上,继而让学生分组讨论原来和现在测量的不同地方,相互间说说原来错误的原因和测量中要注意的细节。就这样,因学生的一个反映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案,创造生成一节成功的课,正是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由此可见,学生创造性的生成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最强有力的支撑点。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样一个新理念,既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让我们抓住新课程物理教育的重心,回归教育的本质,真正地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和健康成长而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六中学)

上一篇: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探究 下一篇: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