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时间:2022-08-04 02:59:59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均全愈出院。结论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帮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应针对其诱发因素,加强护理,减少或避免发生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特点;护理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有多系统、多器官疾患并存,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发生变化,抗病能力,各器官的储备功能均显著下降。因此熟悉和掌握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现将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4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60~92岁,患冠心病10~30年。由于脑血管病、老年痴呆导致意识障碍,无学习能力者30例,听力/记忆力明显下降导致学习能力减退者15例。合并症有:糖尿病19例、高血压12例、肾功能不全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例、肺部感染6例。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均全愈出院。

1.2 临床特征 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急性心肌缺血最为常见;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以及输液、劳累、情绪激动、饱餐等均可诱发心力衰竭;老年人因脑血管硬化及脑供血不足,记忆力差,同时常伴有多种疾病,致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心力衰竭加重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神经细胞缺氧及机能减退,可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由于心力衰竭所致胃肠道出血与低氧血症,可表现胃纳差,上腹胀痛不适或恶心、呕吐等为消化道症状;老年人免疫机能低下,症状多样,反复发作,且病情变化快,应结合临床征象全面分析,心律失常、输液、劳累、情绪激动、电解质紊乱常为诱发因素。

1.3 诱发因素 本组患者存在两个或多个诱因,以感染和发热最多见,排便困难,暴饮暴食,劳累,情绪激动,手术等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1] 心力衰竭发作时,患者常因严重缺氧而有濒死感,护士应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以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护士应多与其交流、沟通,态度诚恳,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早期接受正规治疗,以得到缓解和控制。

2.2 呼吸道护理 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适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室内物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做好室内空气消毒[2]。雾化吸入管每人专用,避免重复使用。对氧气湿化瓶应严格消毒,湿化液每日更换蒸馏水。吸氧管一次性使用,有污染时及时更换。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经常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痰液黏稠、咳痰无力者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教会患者正确咳嗽与排痰的方法。

2.3 保持大便通畅 老年人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而用力排便时常深呼吸后屏气用力呼气,可使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心脏负荷增加而诱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指导训练患者床上排便,适当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大便秘结给予开塞露肛注,或服用缓泻剂,必要时低压盐水灌肠。

2.4 病情观察 心率增快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先兆,如心率加快超过平时20次/min以上并伴有呼吸困难者,应作早期心力衰竭的处理;若患者头晕、疲乏或无力,常是老年人心力衰竭首发症状,甚至出现神志恍惚,反应迟钝等;心脏病患者如有颈静脉搏动增强或下肢轻度浮肿,或夜尿增多及体重增加,上腹胀痛、肝区隐痛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出现时,常是右心衰早期表现,应给予重视;对持续心动过速者要高度警惕,必要时做心电图以鉴别是否存在心肌的缺血性改变,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补充氧的消耗。

2.5 饮食指导 进食应清淡、低热量、不产气、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少量多餐。根据病情适当控制含钠食物,以防钠盐摄入过多致体液潴留而增加心脏负担。当食欲好转后,进食不宜太快,避免过饱、腹胀而加重心脏负担。

2.6 用药指导 老年患者用洋地黄制剂时要慎重[3],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眩晕、视觉改变等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应用利尿剂后要密切观察尿量,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大量利尿者应测血压、脉搏和抽血查电解质,观察有无利尿过度引起的脱水、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使用血管扩张剂时,要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尿量等,慎防血管扩张过度,心脏充盈不足,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2.7 运动的护理 合理的运动可阻止心力衰竭发展,也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早期即可出现活动后疲劳无力、气急、心慌,不愿活动,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运动可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宜,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可采用间歇锻炼的方法,对重度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心功能改善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尽早活动。

3 小结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帮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应针对其诱发因素,加强护理,减少或避免发生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林祥兰.33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整体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8,3(1):127.

[2] 周美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3,22(5):208.

[3] 何守迪.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诱因及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300.

上一篇:42例危重高空坠落伤急救护理体会 下一篇:基层医院大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