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气质特征及其早期教育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3-31 09:55:18

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气质特征及其早期教育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气质特征及早期教育的作用。方法 采用carey儿童气质量表中4月~1岁儿童气质问卷对60例4~12月中枢协调障碍患儿进行测试,同月龄的正常婴儿作对照;并对其中的30例患儿进行早期教育,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组消极气质类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关键词】枢协调障碍;气质;早期教育

Study on the tempera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nceand the effects of early education

WANG Xiao-hong,MU Li-fang,XIAO Ming,et al.Department of pediatrics,DaqingOil Field GeneralHospital,Daqing 163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empera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nce(CCD)and effects of early education.Methods 60 cases infants of CCD were investigated by Carey’s Revised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s used for children aged 4-12 months and 30 cases of themtook early education.The aged match normal infan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Results It was showed that the negative temperament of CC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t the level of temperament dimension,the scores of rhythmicity、adaptability、mood、persistant and approach-withdrawalin CC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activity level was lower in CCD group.30 cases infants of CCD group taking early education had decreased scor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dimensions:rhythmicity、adaptability andwithdrawal.The score of activity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before treatment.Conclusion It showed that CCD can exhibit the unique temperament characteristicsin infant.working outmore appropriate ways in earl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CCD infant’s temperament traits is effective to their treatment.

【Key words】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nce;Temperament; Early education

作者单位:163001大庆,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护理部

中枢协调障碍(CCD)是指具有姿势反射异常的脑瘫高危儿,是早期诊断脑瘫的代名词[1]。CCD患儿的运动发育、智能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而气质作为小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个人特征,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情绪和动力特征,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疾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本课题主要探讨CCD患儿的气质特点以及早期教育对气质的干预作用,旨在使患儿身心更好的发展,并更好的配合疾病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儿童脑瘫康复门诊接受训练的诊断为CCD的患儿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月龄6~12月。选择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保健的正常婴儿作为对照,共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月龄6~12月。为排除其他因素对气质的影响,研究前我们对两组婴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婴儿的家庭背景、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经济情况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1.2 方法

1.2.1 婴儿气质测量方法 采用上海惠诚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软件系统2.0中的Carey 儿童气质量表系列的4月~1岁婴儿气质问卷,它是由95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按“几乎从不,极少、不常见、常见、很常见、几乎总是”等6个等级,根据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评分,组合为9个气质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反应阈,再根据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五个维度的得分划分为4种气质类型:难养型(D)、易养型(E)、启动缓慢型(S)、中间型(I)。量表由主要抚养人在儿童保健专科医生指导下填写,评分由软件系统自动评测。

1.2.2 早期教育方法 两组婴儿每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随访一次,检查内容包括:一般发育情况(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皮脂厚度、上臂长);神经系统发育监测: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病理反射和生理反射,各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运动、智能发育与同月龄是否相符;指导喂养、护理以及疾病的预防。CCD组中随机抽取的30例除上述检查内容外,根据每个婴儿的气质特点,由专业儿童保健医生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指导家长对婴儿进行训练,一般包括6个领域:婴儿刺激活动、社会行为、语言、生活自理、认知和运动;要求家长每天完成下列内容:视、听、触觉的刺激、婴儿操、抚触、亲子游戏等训练任务,并在下一次检查时核查完成情况,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干预后每3个月做一次评估。

1.2.3 统计学方法 组间气质类型采用χ2检验,各维度气质特点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气质类型比较 CCD组易养型9例(15%),启动缓慢型7例(12.67%),中间型38例(63.33%),难养型6例(10%)。对照组易养型30例(50%),启动缓慢型3例(5%),中间型25例(41.67%),难养型2例(3.33%)。将气质特点为消极的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合并为一组,既消极型,CCD组共13例(21.67%),对照组共5例(8.33%),CCD组消极型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

表1

两组气质类型比较(例,%)

组别例数E型D型S型I型

CCD组609(15)6(10)7(12.67)38(63.33)

对照组6030(50)2(3.33)3(5)25(41.67)

2.2 气质因子比较 CCD组的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心境、持久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表2

两组气质因子比较(x±s)

CCD组对照组

活动水平2.71±0.62*3.89±0.70

节律性3.58±0.61*2.96±0.78

趋避性3.36±0.66*2.89±0.64

适应性3.55±0.56*2.80±0.62

反应强度3.78±0.523.65±0.71

心境3.82±0.70*3.49±0.75

持久性3.34±0.64*2.92±0.55

注意力分散3.12±0.702.99±0.69

反应阈3.81±0.533.52±0.72

注:*P< 0.05

2.3 早期教育前后气质因子比较 对CCD组随机抽取30例进行早期教育,并于3月后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早教后活动水平因子得分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表3

早教前后气质因子比较(x±s)

治疗前治疗后

活动水平2.73±0.70*3.11±0.75

节律性3.57±0.52*3.04±0.54

趋避性3.38±0.72*2.82±0.68

适应性3.56±0.54*2.89±0.65

反应强度3.76±0.703.52±0.79

心境3.81±0.683.67±0.54

持久性3.35±0.513.32±0.71

注意力分散3.16±0.723.12±0.50

反应阈3.80±0.753.73±0.72

注:*P< 0.05

3 讨论

中枢协调障碍(CCD)患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表现为运动、智能发育落后于同月龄儿,对小儿的身体、心理、生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气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儿童个性中的动力特征,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情形的行为反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行为发展倾向,环境因素、自身慢性疾病对气质类型及气质维度均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CCD患儿气质类型不同于正常儿,CCD患儿气质类型为启动缓慢型12.67%、难养型10%,比对照组(启动缓慢型5%、难养型3.33%)明显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这种气质特点可能与CCD患儿脑损伤有关,张凤等[2]研究发现,低出生体重儿消极气质多见,低出生体重多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且也是脑瘫的高危因素,其气质特点与CCD患儿一致。在气质维度上,从各因子得分可以看出,CCD患儿较正常儿活动水平低,既婴儿在游戏、进食、穿衣或洗澡等生活中身体活动数量少。而在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心境、持久性上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CCD患儿在进食、睡眠、大小便等节律性生理活动规律性差;对新环境、新刺激表现出不主动接近,甚至躲避或退缩;对新环境、新刺激适应慢,很难适应新的变化;日常的情绪表现消极、被动;不能专心于某一活动,如眼神跟踪光线,保持注意的时间短。这些消极性气质特征可能阻碍患儿与外界接触,干扰患儿认知活动,更不利于对CCD患儿所进行的康复训练。

对CCD患儿早期教育后,CCD的活动水平因子得分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因子得分均有所下降,但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受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即气质的可变性。其中家庭环境、教育方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3],而且气质与儿童行为密切相关[4]。本研究结提示早期教育可以改善CCD患儿的气质特点的。早期教育是根据CCD患儿气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引导、模仿、感觉和循序渐进的积累以亲子游戏活动的方式和训练,有效激发和促进婴儿在体能、智能、认知、语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儿心理、智能发育,提高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婴儿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5,6]。CCD患儿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而大多婴儿对康复训练难以适应,训练过程中表现为哭闹、抵抗,严重影响训练效果。本课题结果提示通过早期教育使CCD患儿的活动水平提高,生物节律性加强,对新环境、新刺激适应性明显改善,从而使患儿对康复训练过程适应,使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总之,对于CCD患儿要进行早期气质评估,以利于早期发现问题,因时利导,针对性的进行早期教育,使婴儿更好地适应、接受康复训练,降低致残率,提高CCD患儿的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9-229.

[2] 张凤,姚凯南,杨玉凤.3~7岁儿童气质影响因素.中国校医,2002,16(2):110-112.

[3] 张劲松,王玉凤.儿童气质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1):6-8.

[4] 姬巧云.气质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2):117-119.

[5] 段娅莉,朱晓平,张程华.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5):300-302.

[6] 田莉莉,李莉萍,韩玫.0-4月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的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2):129-130.

上一篇:12例肝硬化患者脑外伤昏迷后的皮肤护理体会 下一篇:42例危重高空坠落伤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