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角下影响我国豆粕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04 01:08:09

产业链视角下影响我国豆粕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摘 要】豆粕作为我国饲料行业重要的原材料,本文通过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影响豆粕的价格变化的因素,为豆粕上游企业(大豆生产、大豆加工企业)以及下游(饲料企业)在避险和运营提供策略。

【关键词】豆粕产业链;运营;价格因素分析

一、豆粕产品概述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根据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一浸豆粕与二浸豆粕两种。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一浸豆粕是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得出的副产品;二浸豆粕是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由于前者生产工艺较先进,蛋白质含量高,因此我国国内现货流通市场以一浸豆粕为主要的品种。根据国家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三级豆粕。其分别占总量的20%、75%和5%。目前除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使用一级豆粕外,大多数饲料厂目前主要使用二级豆粕,三级豆粕很少使用。

作为一种高蛋白质的产品,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另外它还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化妆品和抗菌素。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其在饲养业中的使用,如表1:

表1:豆粕在饲养业中的使用

其产业链的大体构成如图1:

图1 豆粕产业链简图

二、我国豆粕产业链的因素分析

从豆粕产业链来分析,豆粕价格受上下游的需求与供给和自身的加工能力影响。

(一)豆粕的消费因素分析

1、豆粕在我国饲料业中的使用情况

豆粕产品中的90%份额是养殖家禽、生猪、牛羊、水产品饲料的主要原料。从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连续多年增长的环境下,我国生猪、肉禽、水产品的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畜牧业养殖数量(以生猪出栏数为例)由1996年的41225万头,经过15年的增长,发展到2011年的66170万头,增长50%多。在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猪、牛、羊肉由1978年的9.1公斤增长至2011年的45.4公斤,水产品由1978年的4.9公斤增长至2011年的41.7公斤,牛奶由1980年的1.2公斤增长至2011年的27.2公斤。具体数据如表二、表三。(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表2 1996-2011年中国畜牧业部分饲养情况

单位:万头

表3 1978-2011我国农产品人均产量

单位:公斤

支持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饲料产量在1980年至2012年的32年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起初的110万吨增加到1.91亿吨,总体规模已经位居全球之首。作为饲料行业重要的原材料--豆粕的消费量从1990年的400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4500万吨,增长幅度达10倍。2000年以来,我国豆粕消费保持了以每年13%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在正常情况下,牲畜、家禽的价格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

2、未来10年我国豆粕消费量的趋势判断

由于豆粕是饲料行业重要的原材料,因此家禽、畜牧业的需求量将直接影响豆粕未来的需求量。

2012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对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月收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月薪为656美元,美国为3263美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根据中国制定的2020年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2020年我国人均月收入将在1400美元。根据世界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美国人均月收入超过1400美元,其家禽的消费量(包含出口)较1975年提高20%左右。因此,可以预见,至2020年,我国豆粕消费量较2010年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当然这里面考虑中国家禽、畜牧业的进出口情况、汇率情况以及家禽疫病情况。

(二)豆粕的供给因素分析

豆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豆粕的供应量,正常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与削减必然导致豆粕供应量的增加与削减。目前,我国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块:一是国产大豆,第二是进口大豆。从历史上的数据来看,我国一直是大豆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对大豆的需求量较大。但自200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大豆消费量的快速增长,自产大豆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大豆进口量快速增加。

1、大豆供应量

(1)国内大豆产量

由于近年来种植大豆效益不断下降,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在大幅减少,直接导致了国内大豆供应量的下滑。根据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2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至2012年末,种植面积较2005年下降近3成。如图2

图2 2000-2012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大豆产量在1500至1700万吨之间波动,并有下降的趋势,2012年我国大豆产量1450万吨,是年产连续跌破1600万吨的第四年。

(2)国际大豆生产与出口情况

国际上大豆种植大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这三个国家的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大豆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6成以上。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08年至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分别为2008年3740万吨,2009年4260万吨,2010年5480万吨,2011年 5600万吨,2012年5838万吨。目前,由于本国大豆不能满足国内消费的需求。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率达80%以上。

2、大豆的价格

由于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因此大豆价格高低直接影响豆粕生产的成本。从2005年以来,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进口大豆价格对我国豆粕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由于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大豆的种植面积、气候与出口量直接影响我国大豆的价格,从而传导到豆粕的价格。表4是2005-2012年我国大豆价格(资料来自WIND资讯)

表4 2005-2012年我国大豆平均价格

单元:元

3、豆粕的产量、进口量与库存量

豆粕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产量、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豆粕产量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反向关系:豆粕产量越大,价格相对较低;相反,豆粕产量减少,豆粕价格则呈现上涨。

由于我国大豆对外依存量高达80%,豆粕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豆粕市场呈现很大的影响。在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定期的出口销售数据中的对中国的豆粕出口数据,直接影响我国豆粕产品的价格。

另外,豆粕库存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则促使价格上涨,供应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豆粕不易储存的特点,豆粕市场的流动性较其他产品要高,这也造成豆粕价格波动较剧烈。

(三)禽流感、SARS、口蹄疫等疫病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自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首次爆发使世界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禽流感在欧洲与亚洲爆发日趋频繁。这种病毒的流行使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遭受沉重的打击,进而重创饲料行业及其上游原材料豆粕的需求。1997年中国香港禽流感病毒H5N1的爆发,致使香港地区130万只家禽被捕杀。2013年4月,我国禽流感病毒H7N9爆发,成为全球至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禽流感疫病事件,给中国家禽养殖业带来十分沉重的影响。至今为此,由于受疫病的影响,饲料行业的需求量大减,为此中国已经两次取消从美国进口大豆的订单,豆粕期货价格较疫病爆发前下跌近6%。

21世纪初中国国内爆发的SARS疫病,重创了国内豆粕消费。由于SARS疫病使国内餐饮业营业额快速下降,从而影响到国内的养殖业。

自2001年口蹄疫病毒爆发以来,全球畜牧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量牲畜被宰杀,这导致疫病发生地区对饲料的需求急剧减少,从而传导至饲料原材料价格的下跌。

三、结束语

豆粕产业链在我国大宗商品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特点是产业链长,影响因素众多。通过分析其上下游的需求与供给因素,为我国众多畜牧养殖业和大豆种植、加工企业提供避险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嫒嫒.外资渗透下我国大豆产业链现状及应对策略[J].价格月刊,2011(10).

[2]赵明.跨国公司对中国大豆产业链的控制及演变趋势[J].改革,2007(12).

[3]李明.大豆产业链利润分配及影响因素[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04).

作者简介:邓,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上一篇:论主客统一、辩证否定规律与自然辩证法 下一篇:对外开放下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