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04 09:32:52

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的问题与对策

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最基本的认识过程,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依据现代教学论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如果没有互动,就没有交流,也就不存在教学。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基”的目标,更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一)师生互动的对象片面化

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学优生受到较多的关注,而后进生则普遍受到冷落。教师为了方便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出于对不同学生的偏爱,往往选择学优生作为互动的对象,因为学优生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容易成功地配合教师互动,完成教学任务;而由于知识基础薄弱和自信心不足,后进生无论是互动的质量还是互动的速度都比学优生逊色,他们往往成为师生互动中被忽视的对象。据课堂观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活跃、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发言踊跃,成为课堂中与教师积极互动的主角;而平时举手发言极少或从不举手发言的学生往往是数学学习的掉队者,他们因为听不懂而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分散,学习质量下降。久而久之,在学优生与教师互动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在后进生与教师互动之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师生互动的内容浅显化

师生互动的内容深度不够,过多地流于表面形式,深层次的互动还很缺乏。在课堂师生互动中进行的主要是各种教学内容上的互动,更侧重学生的死记硬背。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他们所提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学生的回答。师生互动的内容主要是选择判断性、描述性等较简单的问题,教师不善于运用启发性、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互动,由于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得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浪费时间。

(三)师生互动的范围狭窄化

师生互动的范围小,参与互动的学生人数不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担心教学失控而宁愿让自己的讲授活动尽可能多地占据课堂时间。在互动对象的选择上,乖巧型的学生往往受欢迎;在互动的参与面上,只是用与个体的互动方式或运用一些常规式的,让学生感受不深的全体式的互动。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的学生往往因此而受到鼓舞,提高学习兴趣,而没有得到互动机会的学生体验到的则是挫败感,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形成一种偏见,对学习失去兴趣,致使整个班的学习成绩过早分流,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对策

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

(一)确立有利于互动的课堂观

教学观念的滞后,特别是教学实践层面的观念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要树立有利于互动的课堂观。

1.设置有利于互动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设时,应兼顾学生个体与整体的要求,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教学目标分解为多段目标,确立知识、技能、情感等多种类型的目标,使互动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优生,而是要拓展到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互动机会。

2.形成有利于互动的评价方式。长期以来,传统的单向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合理把握教学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学生不可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不利于他们互相学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坚持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进来,实行自评、互评、师评三结合的方式,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效果。通过自评,可以让同学们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查找不足,努力改进。小组同学集体评议,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同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而作为自评、互评的有效补充,师评可以更明确地提出学生应发展的优点,需努力改进的不足之处,这样三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客观全面,学生乐于参与,也乐于接受,更有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

(二)营造有利于互动的课堂氛围

1.恰当地定位教师角色。多年以来,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学生一般不允许发出信号,要听从教师的指令,教师则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为了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创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存在于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师生双方的信任感,师生之间应做到相互理解,人际关系和谐,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教师而言,要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有接纳态度,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思维的想象力;就学生而言,则要对教师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热情。

3.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只有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教师应该吃透目标、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因而教学效果较弱。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前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中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在活动中教师提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很好的互动,学生借助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高标准、严要求,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学生只有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才能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只有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过程,才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更好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上一篇:浅谈如何打造有效的英语课堂 下一篇:MACT教学法在“药物应用与护理”教学过程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