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设计现状以及如何改良

时间:2022-08-03 10:19:44

论中国设计现状以及如何改良

摘 要:现在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对当今中国设计的谴责之声,在民众间,甚至在为数不少的设计师中,中国设计就像中国足球一样人人喊打。中国设计到底惹了谁?中国设计又该如何走?写者试着从自己的观点发表一些薄论,与僚共议。

关键词:设计;现状改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80-01

设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以社会发展状况为根基。它与单纯的艺术形态不同,艺术不一定和经济基础同步,落后的经济体仍然能绽放绚烂的艺术光彩,而设计直接面向固定的受众群体,超越或者未达到受众接受程度的设计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设计。中国的设计一直都在学习与摸索中前进。前几十年间,国内的设计以模仿为主,国际上“兴”什么,中国设计师就模仿什么。虽然现今国内的设计仍然和欧美日等设计发达国家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人欣喜。

一、我国设计现状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我国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成熟略晚,而设计的发展直接受市场、经济状况所制约。我国设计兴起时一些发达的大国已经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运动、风格派、现代主义等阶段,正值国际主义、后现代主义运动发展兴盛之时,我们错过了最为重要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学习的目标自然被形式化。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运动、风格派、现代主义等运动正是设计进步的探索阶段,这个阶段的缺失使得国内设计缺乏对设计本身的自考,不懂其“质”,仅依其“形”,普遍片面的将设计定义为一种悦人感官的美化事物的方式。而国际主义主张利益最大化、以市场为导向,导致全球设计统一且单调,我们丢失了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被卷入国际主义的洪流中去。

(二)中国传统教育的原因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一向重传授不重引导、启发;重背诵模仿不重创新;崇尚大同,轻视立异。这是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社会不符的一面。虽然素质教育的推行已经有些年头,但国人的教育理念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虽然设计和艺术不同,设计与艺术相比,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市场契合性,但是创新仍为设计的灵魂内核而存在。陈丹青的罢职一事将设计“体制内”和“体制外”教育的问题直曝在了众人眼前。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的口号已经提出,如何推进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仍是个问题。

(三)社会发展与教育选择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人才需求量的增多致使众多院校盲目增加设计专业扩大招生,大多数学校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师资,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设计水平低下。另一方面,报考艺术类院校一向被认为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报考大学的一条捷径,因此大批的学生因为上大学而学艺术,对设计既缺乏基本的认识也毫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设计成了一种“快餐文明”,极速成长,不堪一击。

二、对改良方法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全民艺术情操,提高民族艺术素质

仔细研究一些在设计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国家不难发现,这些国家的人民整体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以及民族意识,使其在设计上保持着自己的理性与内涵,演绎着自己的文化及传统。这种艺术素养无法一蹴而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无法单从一方面的改变就可以得到解决,但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可以成为提高民族艺术素养的先声。教师在上课时不应只机械的传授绘画技巧,更该在艺术品欣赏和创作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及创新水平。

(二)改革设计教育体制

当今院校在设计学科分类上都选择按照设计对象的不同纵向划分学科,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而设计是个内容庞杂的体系,设计的对象——人在社会活动中是多个社会身份为一体的综合体,这就要求在实际设计操作中各个设计门类相互交织。因此在学科分类上还应出现按操作流程分类的纵向划分学科——协调型学科,起到协调各学科、制定设计流程的作用。

(三)培养本民族设计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有的文化以及内涵,只有民族的设计才是真正充满魅力的设计,才是国际的设计。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盲从大流就会被世界所抛弃。当我们看到日本的设计、意大利的设计时,不难自问什么是我们的设计呢?我们有着优秀的资源可以挖掘、利用以及发展。民族文化永远是一个民族的立意之本,发展之源。我们的人民以民族为荣,才能在国际环境中有立足之地。因此,民族意识的培养,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我们永远的使命。这不只是民族形式的延续,而是应该把民族文化视为一种观念,是内涵的发展与丰富、提炼与创新。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提炼、升华,使其融入设计,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设计腾飞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大卫·瑞兹曼著.现代设计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上一篇:浅析产品设计中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下一篇:居住区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