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 渗透德育

时间:2022-08-03 07:44:17

关注学生 渗透德育

【摘要】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须要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实现生命的需求,创造生命价值,让德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关键词】关注学生 情感需求 个性张扬 理性成长

众所周知,学校是德育的主战场,班主任是德育的主力军。面对一个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命个体,我们应该怀着对他们的敬畏,以热切而理性的探索,努力追寻着学校诗意德育的本真,使生命个体显现出灵动和自由。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诗意德育的灵魂

德育是一种人文关怀,是情感的回归。正如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德育应该是温馨的,充满诗意的,洋溢着爱的氛围,达到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的教育境界。

学生一曼的妈妈出国后,先前开朗的她一时变得少言寡语起来,经常趴在桌子上发呆。有几次,我想找她谈心,可我每次刚一想说出口,她就用表情拒绝我。我知道她在回避,因为谈到她的妈妈,只会让她更加伤心。有一天,我递给她一张纸条,希望她能够和我在QQ里聊天,或者在周记里交流,同时,我不经意地摸了摸她的头,第二天到查阅到她的日记时,我看到了一张纸条,一行行清秀的字迹进入了我的眼帘:谢谢你,老师。妈妈走后,我觉得自己孤单无助。你的抚摸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我似乎感受到妈妈就在我的身边。我希望我们可以QQ聊天。接着我们进行了数次QQ聊天,有时候,她有了想法,即使我没有在网上,她也会留言。就这样,我们用这种方式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渐渐地,她接受了妈妈出国的现实,并适应了妈妈不在身边的生活,一个开朗活泼的她重新回到了学习生活中。值得一提的事,在后来的几次大型学力测试中,她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学期末还被评为了镇级先进学生干部。一次不经意的抚摸,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交流,让一位学生重新充满活力,走出了悲伤的阴影。这难道不是一首暖暖的人文关怀诗吗?关爱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用它传递的是期望和要求,要比任何说教更有效果,更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诗意德育的风采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生命需要个性的张扬。我们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懂得给生命松松绑,让每个学生更具有个性,使生命变得更加具有意义和更富有弹性。国庆长假归来,我来到教室,教室里闹哄哄的。一打听,原来班级养的花原本过几天要开花的,但因为疏忽,没有人管理,枯死了,同学们七嘴八舌,个个扼腕叹息。一开始我觉得好笑,只不过一盆花罢了。但看到学生一个个真诚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什么。于是,我宣布当天的班会课为死去的花举行告别仪式。并要求他们准备。下午的班会课,一走进教室,就听见多媒体里正在播放《葬花吟》,我立刻被一种庄重而哀伤的氛围感染。我以为学生会嘻嘻哈哈的。活动开始了,首先是真情告别,班长的发言激发了我久违的感动:朋友,自从你来到我们的大家庭,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快乐,是你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爱,是你让我们一个个变得更有爱心和责任感。多好的发言,这昭示着他们对生命的关注。接下来是真情传递,学生们有的为花唱歌,有的画画,有的则朗诵自己写的诗歌……短短的一节课,我完全被学生们纯真的心灵所感动,被他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爱心所感动。这节课虽然简单,但学生真正展现了生命中的个性色彩,让个性得到了彻底的放飞。这就是一首甜甜的教育诗歌啊。

三、关注学生的理性成长――诗意德育的境界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我们唤醒学生说明意识的同时,关注生命的理性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人下人,更不是人外人。”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让人文关怀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石,从而促进生命个体的理性成长。

请看笔者在学期末对学生的一组评语:

小飞:你是我们班级的“小才女”,你成绩优秀,一手钢笔字写得流畅又清爽,你还精通文艺,有一副好嗓子,又在学校艺术节中获美术创作一等奖。但是你做事太过计较,经不起失败,希望你在今后的岁月里学会原谅自己,记住很多时候我们要注重体验。愿你快乐成长。

教师的评语关注着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发展变化,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评语是一面镜子,从上面的一组评语可以折射出学生的许多方面,那些充满鼓舞的话语成为了学生行动的号角,必将促使学生理性成长。

总之,德育就是要培育诗化了的心境,让心灵充满韵致,进入真正的教育境界,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就让我们为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学生尽情展现个性的魅力,发挥生命的活力,努力达到学校德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诗意化的德育。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孩子走好人生之路[J].班主任工作.2004(06).

[2]程红艳.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班主任之友.2002(07).

上一篇:关于秦牧散文艺术特征的探讨 下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