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审丑”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03 07:05:56

“网络审丑”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 要】近来,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郭美美等人物在网络上的蹿红,掀起了一场关于“审美”的讨论,这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美观和价值观多样性的体现,网络审丑一词悄然出现。“网络审丑”的产生和发展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正确看待“网络审丑”的流行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影响,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提供健康的网络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网络审丑;影响;对策分析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缤纷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形形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从木子美到芙蓉姐姐,从凤姐到甘露露,不知何时,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以审丑为风尚的潮流。网络审丑的流行,反映了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成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社会环境,大学生群体应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网络审丑”的流行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影响

(一)“网络审丑”的流行影响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是个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是个人生活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支柱和动力源泉。大学生群体价值观是大学生对自我、对社会诸事务的属性、特征进行评价、选择时所建构的评价体系,直接左右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90后”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其生长、发展所处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决定了该群体在性格、思想等方面与“80后”、“70后”的与众不同之处。

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丰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使的大学生群体有条件接触比以往更为广阔世界,由此决定了当代大学生与众不同的群体特征:朝气蓬勃,充满竞争意识,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精神自由,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喜欢使用电子产品,借助网络交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崇尚多种价值取向,又抱怨无方向。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审美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各种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没有具体的判断和选择标准,“网络审丑”的流行加之当代大学生独特的群体特征,会对大学生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群体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大学生追逐所谓“审丑”偶像,过分追求个性而忽视群体价值,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二是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文化角度而言,与个人相关的特定文化要素,如生活专业技能、价值体系、社会规范等,正是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社会化就是(对个人来说)指社会新成员的文化习得,接受文化遗产,包括习俗、礼仪、语言、价值观念等一切方面;(对社会来说)保持社会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延续的过程和功能。

“网络审丑”的流行使得一批所谓“审丑”偶像在网络空间中流行,在社会中出现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部分社会成员追逐所谓“审丑”偶像的潮流,通过对“审丑偶像”外形、动作以及语言的模仿以此凸显自身的与众不同。由于大学生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加之自身的群体特征,对“偶像”的模仿更为热衷。

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群体追逐“审丑”偶像的确会凸显自身个性,使得自身与他人相比与众不同。但是过度的模仿、凸显个性会导致大学生忽视本群体的群体价值,造成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改变,诸如“稳健、求变、社会、经济、自由和实惠”等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受到冲击,造成个体大学生的价值观混乱,阻碍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三)大学生过度追求“审丑”文化,沉迷于网络信息中,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具体来讲,“网络审丑”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传播现象。大学生对“审丑”流行风的追逐,势必会使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浏览各类网站。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特殊时代,网络巨大的信息量极易使大学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会导致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

大学生过度追求“审丑”文化,沉迷于网络信息导致网络成瘾,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不能专注于学习和日常生活,致使学习成绩下降,生活规律紊乱,由于长时间上网会导致自身人际交往的不足,交往能力下降甚至拒绝与人交往,由此会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审丑的颠覆性使大学生产生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导致其审美观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悖,易产生社会排斥心态

文化虚无主义又称“文化取消主义”是一种不加分析地盲目否定人类文化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精神文化价值的态度或思想倾向。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蓬勃发展,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理念中来,社会文化开始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在现代中国文化中,一方面传统的儒家所主张的价值已经不再具有规定性,它至多只是一个文化遗产和遗迹,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传入仅仅被国人当成一种新型的“娱乐”,人们紧紧追逐西方文化中的表面内容,一次来丰富自身的娱乐生活。当今社会信仰的既不是天地,也不是上帝,而是各种体育和娱乐明星等所谓时代的偶像。他们并不代表某种最高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在某个领域里的新兴事物。但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各种类型的造星运动,它将一个非英雄变成英雄,如芙蓉姐姐、甘露露等,这些人物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网络审丑”的流行,对传统审美观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它不同于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丑”,审丑的颠覆性容一方面易使大学生对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程度的否定,另一方面只仅仅接触西方文化的表面内容,造成了对东西方文化互不了解的尴尬场面,由此易产生文化虚无主义倾向,造成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观与价值观难以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对称,更易产生对社会的排斥心态,导致其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逐渐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步伐。

二、“网络审丑”流行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影响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练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审美观和价值观建设指明方向

中共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符合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鲜明特征,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精神追求,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网络审丑”的崛起和流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阶段性产物,是多样性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的真实反映,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科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群体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二)推进和加强立法工作,使加强网络监督、净化网络环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其虚拟性、隐匿性、即时性、广泛性等区别于传统媒介的特性已经被广泛熟知,一方面,互联网以其自身的特性和功能优于传统媒介,给人带来信息化的体验受到社会的青睐,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因为互联网的特性使得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存在着一些消解主流价值观、挑战伦理的信息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正处于心理上不成熟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更为明显。“网络审丑”的流行,极易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恶意超出社会道德底线、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侵犯他人隐私、有悖于社会伦理的网络审丑行为,国家和政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尽快建立健全关于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运用国家强制手段进行网络监督、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水平,加强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教育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传播内容。受众媒介素养以及网络媒体传播者素养的提高,网络受众能够合理的进行内容的取舍,网络媒体人也能够合理、合法的传播经过自身价值判断过的信息。正确加强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社会的意义十分重大,只有受众的网络素养提高了,受众才能够明确的分析、理解、判断网络审丑的相关内容,有取舍的进行接收,提高自身抵御网络审丑不良文化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网络审丑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补充,向着杜绝低俗化、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为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审美情操搭建平台

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非智力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网络审丑文化的不良影响,必须将二者有机协调起来。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以耀眼的号召力,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是学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校园风气,营造和谐、美观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审美情操搭建平台。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必须在教育方向、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各有突破。提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向上首先要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恪守科学的价值评判标准。美是主客体相统一的至高境界,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内容方面要扩充审美意识,塑造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锤炼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审美教育中的关联。同时注意审丑能力的培养,提高对丑文学、丑道德、丑艺术的理解,解剖丑,分析丑,评判丑,用自我审丑和社会审丑相结合的方法, 实现审丑能力的升华。在教育形式方面要灵活多样,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育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

[2] 朱晓宇.网络审丑文化的传播学审视[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12月.

[3] 刘燕.关于审丑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术论坛,2013年1月,总264期:211-215.

基金项目:本文受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部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码:201210359040。

作者简介:李允凯(1991.08- ),山东济南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分析 下一篇: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