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出口信用及其机构转型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03 06:11:51

中国官方出口信用及其机构转型发展研究

摘要:政策性金融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其决定着国家的经济水平,而由于中国官方出口信用是政策性金融中的关键,因而在此背景下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本文从发展官方出口信用的战略意义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主要策略,旨在其能推动我国经济层面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且由此带动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官方出口;信用;结构转型

前言: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关键,因而在此基础上,我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转型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机构转型的过程中要求我国政府应承担起引导的职责,以此来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战略。以下就是对中国官方出口信用及其机构转型发展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出口信用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发展官方出口信用的战略意义

就目前的现状开看,发展官方出口信用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将赶超战略化为国家发展重点,由于官方出口信用在赶超战略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此背景下发展官方出口信用战略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由于政策性金融是落实赶超战略的重要手段,因而强化官方出口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为赶超战略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官方出口信用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第三,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政府补贴政策遭到了限制,因而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期间必须基于官方出口信用发展的基础上来开展出口贸易活动,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1]。

二、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分析

(一)战略转型依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国际间贸易的自由流动及市场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各国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例如,在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中进出口银行转型目标的实现就是基于中国正在迈向资本输出大国背景来完成的。据商务部统计,截止至2012年为止,中国对外投资净额已经达到了800亿美元。即有近2万家的企业逐渐完善了官方进出口信用机构转型。此外,在海外投资模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实现了与国际企业间的合作,且融入到了全球网络生产中,为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另外,由于境外投资可为中国企业发展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在此背景下实现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是非常必要的。

(二)转型目标

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目标之一即为实现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转型,达到中外经济合作交流目标。而转型目标的实现要求我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来调整国际市场贸易间的摩擦。其次,我国在发展国际贸易过程中,应凸显出官方信用在WTO中的独特地位,继而利用此种合法手段来推动世界经济形势的有效转变。此外,由于官方出口信用是政府的重要政策工具,因而在此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来提高中国国际市场地位,并由此整合海外资源达到完善自身国际市场交易途径的目的。再次,由于中国企业还处在走出去的初级阶段,为此,应充分发挥中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作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转型的实施路径

(1)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是中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中的有效途径,对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框架,且在制度框架内容制定中明晰业务发展方面及要求等,并由此改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中的各类风险计量评估方法,以此来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及时发现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对其展开有效解决;第二,在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的组织机构设置完善中,为了明晰各部门的职责,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发展国际贸易合作的过程中应强化政策性银行中总行管理及指导职能,并应通过会议开展等形式来调动分行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业务开展[2]。

(2)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在中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此,要求政府部门应根据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发展现状构建相应的高级管理层及风险管理部门等机构来监测我国出口贸易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风险,继而根据风险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此来推动当前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稳定发展。此外,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级管理层等相应机构应承担起协调及引导的职能,进而在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中逐步达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的确立,消除风险的产生对国际市场间交流与合作的影响,且最终达到最佳的进出口状态。另外,内部控制也是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的基础,因而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应对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监督,并通过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方式来达到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目的。

(3)完善资金来源机制

完善资金来源机制是中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的基础,对于此,要求官方信用机构在转型的过程中应通过寻求稳定融资渠道的方式来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金融支持,达到资金供给充足的目标。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融资、发行金融债券等,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筹资方式单一的问题,因而为了完善资金来源机制,要求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来优化筹资方法,以此来确保政策性银行在业务及管理开展的过程中能得到稳定资金的支持。此外,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应根据中国官方信用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新型资金筹集机制,如财政借款、社保基金等,达到稳定资金来源的目标[3]。

结论:综上可知,官方出口信用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效益,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要求信用出口机构应从完善资金来源机制、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及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渠道来推动自身结构的转型。此外,政府也应根据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来为中国官方出口信用的转型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以此来达到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且稳固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吕鲤伶.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广西外贸发展的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4.

[2]刘灿霞.我国信用保险与银行保理的合作发展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2.

[3]胡芳.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主题型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策略研究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基金营销创新与营销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