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长廊实施意见

时间:2022-08-03 02:02:47

文化艺术长廊实施意见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县是千年文明古城,石刻文化与五金文化相应生辉,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交相辉映。为弘扬壮大**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千年精粹的历史文明,促进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提升城乡文化品位,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国际旅游胜地、五金汽摩重镇、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建设直辖市“窗口”和“门户”的要求,以环境建设为抓手,以宝邮路石刻艺术长廊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味,传承文化内涵,促进城市和文化繁荣。

二、总体目标

以“弘扬石刻文化,传承历史文明”为主题,坚持雕塑创作与环境设计同步,结合**县城市空间特点,强化环境空间的系统秩序和可识别性,进一步充实和加强**艺术氛围,着重展示**石刻文化的历史事件、重大人物、忠孝文化、五金文化、民俗文化、生态特色、人间万象、都市百态等,以石料为主材创作和实施城市雕塑,实现环境与文化的协调统一。

三、景观规划区域布局

(一)邮亭“窗口”雕塑区。打造以十二乐女迎送宾客为代表的具有城市地标含义的城市雕塑景观,以及企业建筑雕塑文化造型,集中体现对城市充分的代言性和现代开放的形象。

(二)龙水五金文化雕塑区。以龙水连结**县城主干道两处接点为中心,打造集艺术性、思想性、文化性、历史性为一体的特色五金雕塑,辅以贴近大众、富有情趣的雕塑小品衬托公共环境。

(三)玉龙水系景观雕塑区。作为城市灵秀与韵律的水系地带,着力突出规划建设的影视创意基地、城镇街区,形成整体环境特色。

(四)城南石雕一条街文化区。沿线地区建筑着重突出民俗建筑特色和石刻文化元素,建设与宝邮路文化环境相一致的配套环境。

(五)南环二路交通道路旁雕塑区。结合地形和城市功能,规划设立数个雕塑园区,突出道路空间的艺术景观环境。

(六)忠孝文化雕塑园。以北山古文孝经碑,宝顶报父母恩德经为基础,在南山遂洞山上为基地,打造中国最完整的忠孝文化雕塑群。

(七)县城主城雕塑区。完善现有环境布局,丰富已建成公共场所、广场、公园、步行街等区间,开发一些丰富多姿、内涵深刻、和谐优美、现代时尚的石刻艺术作品,着力体现**悠久的石乡底蕴。

(八)宝顶传统文化、观光农业雕塑区。重点在大宝路观光旅游沿线上集中安置雕塑,采用绿化景观搭配,突出石刻艺术瑰宝的艺术景观特色。

(九)城市街景、绿化带、路沿。按照石刻之乡风貌特色在城市街道、绿化带等部位局部设置石雕小品,积极修砌石材路沿。

(十)住宅小区雕塑。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要将小区内部环境雕塑纳入小区整体布局,作为方案审查内容进行管理,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形态。

四、规划设计要求

由县城市规划建设部门遴选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单位参与规划和雕塑设计,经多方座谈讨论后,形成最后的正式方案设计图提交县规划会审定后实施。

五、规划建设措施

(一)明确保障政策。建立完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规定,制定促进城市雕塑发展的奖励政策和细则,推动石刻艺术长廊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投入石刻艺术长廊建设,规划建设工作涉及的经费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部门单位承担一部分,社会认捐一部分,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建设格局,积极将其纳入文化大县建设项目之一,向上争取资金。

(三)发动社会参与。对社会力量参与石雕建设的,采取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公告进行公开募集,认捐以单个雕塑为单位,捐赠款额达到整尊石雕造价总额的单位或个人,在石雕体基座上铭刻认捐人名称,并由县政府颁发捐赠证书;认捐1万元以上的单位或个人,由县政府颁发捐赠证书。

(四)营造建设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宝邮路石刻艺术长廊建设活动,形成共识,增强合力,营造政府牵头、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的良好建设局面。

上一篇: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下一篇:应急管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