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讨

时间:2022-08-03 01:30:28

初中数学课堂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激活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340-0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上,怎么培养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上。因为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很强的学科,学生随着学习进展,在学习内容上的不断增多和复杂,容易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习惯,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里要将教学情境生活化,让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在体验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和场景去增加学生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引入趣味故事,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讲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取得的成就,从而引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例如讲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少年求学经历和他的数学理想;笛卡尔对于宇宙开发的设想和现在卫星轨道的精确定位;爱因斯坦的光速和时间关系的设想;通过这些真实生动的数学家故事去激活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日益广泛。在讲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它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和知识导向,能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去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让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优化。

四、通过动手实践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除了理论知识上的学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青少年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讲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剪纸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对于知识点的探索,这样学生尝到了自己动手和体验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潜能。

五、利用设置“陷阱”激活学生兴趣

通过提问对于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很大帮助,但是前提是教师需要用好提问的方法,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例如在一些知识概念容易混淆和弄错的点上,教师通过分析其问题所在,利用设置“陷阱”,引导学生“犯错”,然后教师再一步步解开问题,让学生领悟知识点,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难提高了。

六、利用数学口诀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的特点是公式和定理十分繁多,不少学生对于这些的记忆往往容易感到吃力和乏味,会出现将公式定理遗忘和混淆的情况,长此以往下来,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倦感,因此教师在这些问题上面,不妨利用编配数学口诀去展开教学。通过简练的口诀去概括复杂的知识点,这样不仅方便了学生记忆和接受,更会让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靠,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七、利用教学活动激活学生兴趣

良好的数学教学活动不是仅仅依靠模仿和背诵,从深层次上来讲,更要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去学习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主动性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沟通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努力的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学习本身的快乐,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引导和规范,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八、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当遇到问题时才能妥善解决。如面对有学生上课开小差的情况时,教师仅仅依靠语言上严格的批评,很大程度上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但不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甚至影响整个课堂学习气氛。但教师如果能妥善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去提醒学生,对学生进行委婉的规劝,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对于今后的教学效果也有着很大助益。

九、允许学生质疑,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允许学生产生质疑,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教学中学生的疑问,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并充分肯定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给予其耐心详细的解答,培养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能力,对于经常提问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十、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时,教师需要真正的做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引导他们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不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教师通过一步步耐心指导,对于他们每一次的微小进步都加以鼓励和赞扬,让这些学生爱上数学课,从而和整个班集体一起进步。

十一、加强师生感情、创造优质课堂气氛

从实际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学生会因为对于教师的喜爱而对学科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间的感情,增进沟通交流,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亲切,让教师和学生能够融洽相处,进而创造优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产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一旦教师将情感融入在教学中,学生们很容易被感染,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掌握知识技巧,让数学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去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努力改善师生关系,让初中数学课堂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史炳星.谈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爱护和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2011(5)

[2]陈雯.设疑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J].中学数学月刊,2011(12)

[3]郭汝元.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2(2)

[4]陶海斌.数学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励[J].中学数学月刊,2011(2)

上一篇:汽车电器结构与维修课程实施探讨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