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阅读教学的“无为”教育

时间:2022-08-03 07:49:16

谈初中阅读教学的“无为”教育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似乎更习惯去讲评和赏析文本,而疏忽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独立阅读体验。尝试“无为”的阅读教学,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法官”形象,别限制学生自主理解的范围,不使归类教学绝对化。这样的教学,就是要弱化教师对学生理解的干预,让学生去探索其中的乐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无为”教育

叶圣陶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教学之成功。”相信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一定也知道,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不在教师身上,也并非只有知识的积累才是教学的全部,更重要的应该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回到课堂看阅读教学,作为教师,我们似乎更习惯去讲评和赏析文本,而疏忽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独立阅读体验。这样的课堂,剥夺的不仅仅是学生独立感悟的阐释,也许还有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一定不是我们想要培养的。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乐此不疲地重复去做“有心栽花花不开”的事情呢?能不能尝试进行一些改变呢?与其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拘囿了学生的思维,不如让语文课做到“无为”而教。结合具体的教学,笔者把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分享给所有教师。

“无为”之一:教师不做“法官”,答案不是“法条”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不能脱离标准答案的定势思维。教师喜欢用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去解读文本。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便是等待教师的正误判定。而教师依据的所谓的正确答案,更像是一个标尺。教师的“法官”形象,使答案变为了“法条”,也抑制了学生创新的空间,给他们的思维带上了镣铐。如下段课堂节录: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孔乙己》)

师:你对这一情节,有怎样的理解?

生1:孔乙己为了炫耀自己,让别人觉着自己是读书人。

生2:孔乙己可能在想,只有谈知识,才能让别人不取笑他。

生3:孔乙己这么说,可能是回应“你当真认识字么”这样的取笑。

师:回字的几种用法,有实际意义吗?

生4:孔乙己钻研的类似这种问题,在他自己看来挺神气,其实迂腐无用。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挺有道理。孔乙己跟小伙计这么说,既是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也有希望小伙计也像他一样去学习和钻研。这一点,暴露了孔乙己只要与人交流就表现出“迂腐”来,也暴露出孔乙己学的尽是些僵死无用的东西。

注意这一环节,教师只用了“同学们回答得都挺有道理”对学生进行点评,一句带过,然后进行了总结。

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先提问、再引导、后总结,看似层层深入,紧扣主题,其实在无意识中做了学生思维的牵引者,给学生的理解定了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期待教师的总结,依赖教师的定论,而放弃深入思考的兴趣。

有些问题,无解就是最好的结果,创造争论而不过早亮出底牌,思考也就愈发深入。

就像上述问题,教师不妨变“总结――提升”为追问。追问学生,“你觉得由此可以看出孔乙己的什么特点?你对孔乙己印象如何?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你们有什么看法”等。

不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别给学生标准答案的期待,教师似乎什么都没做,可是其实什么都做了,因为学生已经理解到了。

无为之二:不堵死“未选择的路”――那里是兴趣所在,那里才大有可为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有一首诗叫《未选择的路》,这样描述: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芳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旅途的路,我们喜欢选择人迹罕至的路,而语文课堂,却往往相反。经常是选择了这条“应试”的路,就无法去体验那条兴趣的路,甚至要堵死那条自由理解、自由发展的路。理解,并非一定要遵循教参,一定要按照考试标准。

学生能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兴趣是关键,有了兴趣,教师再辅导方法,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以下是几种教学习惯的分析:

(一)阅读文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总结问题

这条路,是我们经常选择的路。这种课堂,紧凑严谨,可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是停滞的,他们将缺乏兴趣、创新。

(二)阅读文本――兴趣阅读――发表见解:理解可能不全

这条路,我们偶尔为之,不敢放开,担心要点讲不透。其实,短期受影响,从长远看,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阅读文本――随性阅读――交流感受:可能不对

这条路,我们往往堵死,自由抒发,有时会离题千里。但能有独立见解,且学会了表达,难道不是一得?

教师渐渐弱化“教”的角色,学生渐渐强化“学”的角色,这岂不是教师“无为”,学生“有为”吗?

无为之三:每篇文章都不一样――不使归类教学绝对化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安排了精读与略读课文,既然有精读、略读之分,就该有不同的教法之别。长期以来,我们形成的思维定势或认识误区是:精读课文考试概率较高,所以应该细致分析理解,精讲细教,最好所有的要点全部讲到。略读课文考试概率较小,所以可以讲得粗略一些,把大体要点讲到即可。

这二者的区别仅仅在教师讲解的细致程度,而并没有在教法、学法的创新与变革方面思考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那对文本的理解就过于狭隘了。教师的简单理解,错误地剥夺了学生的理解和知识拓展、能力提高的机会。

语文课本,看似二十多篇课文,但可以归类,我们可以简单地归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或者归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或者归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当我们这样“作为”时,教学方法也会不自觉的模式化。其实,这样的作为不如“无为”。诚然,文本之间确有可归类的地方,但文本间的差别性和特殊性,正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每篇文章都不一样,它们或细腻或粗放、或重知识或重思想、或严谨或飘逸,这些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们无权替学生做主。只是我们应该想一想:精读课文精在什么地方,是不是面面俱到就是精?略读课文略在什么地方,是不是简单讲解就是略?

我想答案一定不是这样。我们的课堂,今天的定然是和昨天的不一样,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阅读吧。或者,我们尽量避免那周而复始的教法习惯,或许还能走出另一片天地。

语文课堂包罗万象,可是我们只能观其一面;它穿越古今,可是我们无法全部触及。语文的无奈,正是语文的魅力。语文其实是有生命和灵魂的,只有用生命和灵魂与其深层次交流的人,才能理解其精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家伦.语文课堂评议应向学生“所得”倾斜[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4).

上一篇:食品安全检验专业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下一篇: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展现人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