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乳酸菌对老年感染性腹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时间:2022-08-03 02:18:17

复合乳酸菌对老年感染性腹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对老年感染性腹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入院病例中符合感染性腹泻老年患者共30例,随机分组治疗,实施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甲硝唑,观察组应用复合乳酸菌,对比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复合乳酸菌; 老年感染性腹泻

中图分类号 R4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12-02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ecurity of Compound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he Treatment of Geriatric Infectious Diarrhea/GE Xin,LI Hao,GAO Chun-ho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3):12-1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ecurity of Compound Lactic Acid Bacteria for the treatment of geriatric infectious diarrhea.Method:3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same conventional therapy,control group received metronidazole,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ound Lactic Acid Bacteria,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Result:The total effici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control group was 81.8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mpound Lactic Acid Bacteria; Geriatric infectious diarrhea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in Fu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Shenzhen 518034,China

感染性腹泻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献[1]报道,28 538例腹泻死亡病例中年龄>74岁者占51%,55~74岁者占27%,老年患者占据较高死亡比例,这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有着密切关系,老年患者各类合并疾病会导致心肌、肾脏、脑血管和肠缺血,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从而无法形成有效抵抗。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老年腹泻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其在服用抗生素之后容易出现继发性腹泻,与抗生素副作用相关,是老年患者内源性感染的重要诱发因素,有资料表明30%~50%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停止后的2个月发生过腹泻,这是由于抗生素应用导致老年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所以保障老年患者肠道菌群正常是避免发生继发性腹泻的重要举措,也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关键。应用乳酸菌治疗老年感染性腹泻能够发挥微生物制剂治疗的优势,减少因过度应用抗生素引起的抗生素性腹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为研究复合乳酸菌对老年感染性腹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笔者所在医院30例老年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感染性腹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定的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本标准则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每次排便3次或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排除年龄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实施同样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常规护理、补充液体等)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复合乳酸菌进行治疗。对照组,甲硝唑500 mg,口服,3次/d;观察组复合乳酸菌胶囊2粒,口服,3次/d,均一周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缓解(大便次数、腹痛、腹胀)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以此为依据判定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定标准

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即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治疗72 h内粪便次数恢复正常;显效:治疗72 h主证减少,化验大便常规及图片正常,且随访1周无反复;有效:治疗72 h主证减少,大便次数未恢复正常,化验大便常规及涂片正常或异常;无效:治疗72 h大便次数无减少甚至增多。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15) 2(6.06) 10(66.67) 3(20.00) 0 15(100)

对照组(n=15) 0 6(40.00) 6(40.00) 3(20.00) 12(80.00)

P值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和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 d

组别 症状缓解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观察组(n=15) 2.2±0.5 3.1±1.1

对照组(n=15) 3.4±0.9 4.8±1.8

P值

3 讨论

老年患者感染性腹泻的发生主要受三类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大肠糖类代谢异常、胆汁酸代谢异常与抗生素的直接作用[2]。大肠内正常微生物不仅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还参与合成多种维生素,大肠虽然本身无法吸收糖类,但是肠内细菌能够促进糖类分解,所以老年腹泻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抗生素会导致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影响糖类代谢致吸收不良,从而使肠腔中有机酸、阳离子和糖类的聚集导致渗透性腹泻和大肠功能的紊乱,出现感染性腹泻[3]。胆汁酸代谢异常在小肠中未被吸收完全的初级胆酸可以在大肠内被细菌分解去羟基后变成次级胆酸,双羟基胆酸如初级胆酸的鹅氧胆酸及次级胆酸的脱氧胆酸为强烈的大肠分泌刺激物,由于治疗腹泻时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去羟基作用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常继发感染性、分泌性腹泻[4]。针对老年患者腹泻治疗时某些抗生素的副作用会导致其出现继发性感染性腹泻,如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5]。所以,老年腹泻患者的治疗中必须注意其肠道菌群的健康,所以应用复合乳酸菌治疗老年患者继发性感染性腹泻具有积极意义。

复合乳酸菌是一种非化学制剂的活菌复方制剂,主要含嗜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等三种活乳酸菌,其中乳酸杆菌能阻止病原菌对肠道的入侵和定植,抑制病原菌,抗感染,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嗜酸乳杆菌可以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乳酸链球菌可产生一种多肽物质在人体生理pH值条件和α-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能有效抑杀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肉毒梭菌等各种革兰氏阳性菌的营养细胞和芽孢[6]。老年感染性腹泻以应用抗生素为主的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有三个关键问题,分别是复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肠道菌群正常功能。如治疗感染性腹泻复发率甲硝唑5%~16%,万古霉素16%~33%,替考拉宁7%,夫西地酸28%,杆菌肽42%,复发几率较高,由抗生素应用引起的相关性腹泻在老年患者中发生几率较高[7]。老年患者原本免疫功能就较弱,肠道功能下降,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存在能够稳定肠道功能,保障其生态平衡,有效地排出外源性微生物的侵袭,但是在应用抗生素后肠道内菌群受影响无法发挥正常作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腹泻,所以老年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治疗关键就在于肠道菌群健康[8]。到目前为止,复合乳酸菌在临床上的应用未见有毒副作用的报道,以往临床多用于菌群失调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调理,根据药理作用,可以肯定该药治疗老年性感染性腹泻具有可行性。本次治疗中应用抗生素和复合乳酸菌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应用复合乳酸菌治疗老年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好,避免患者出现继发性腹泻,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程留芳,甘丽平,董霄.酪立宁胶囊治疗急慢性腹泻70例[J].中国新药杂志,2012,11(4):317-318.

[2]熊德鑫.现代肠道微生态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89-212.

[3] Armuzzi A,Cremonini F,Bartolozzi F,et al.The effect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obacillus GG on antibiotic-associated gastrointestinal side-effects during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1,15(2):163.

[4]周冬平.乳酸菌素治疗急性腹泻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6):627-631.

[5]李雪萍.复合乳酸菌佐治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02-2903.

[6]刘娜.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3(22):5-7.

[7]李永芹.乳酸菌素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52-53.

[8]曹美琴.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1800-1801.

(收稿日期:2014-01-13) (编辑:程旭然)

上一篇:丹参类制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 下一篇:HIV/AIDS患者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