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08-02 10:47:43

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摘 要:本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结合新课程教学体会,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从提高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出发,浅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科学教学;引导;探究性学习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在实际科学教学中,许多科学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忽略了科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科学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几个非常有趣的实验:(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热水中,水会沸腾起来,为什么?(2)向盛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显示的颜色。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一下,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2.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例如在学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可追问一句:“我离你越近,我真的就会变大吗?”

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些现象习以为常,如“近大远小”的现象,“冬天室外的金属比树木摸上去冷”等,如果在教学中能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否定自己原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就能进一步得到发展。或者在温度和热现象的教学中提问:“冬天室外的金属真的比树木的温度低吗?”,类似的问题的确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的一些观念积极地进行思维,并自己发现问题,甚至还能自己解决问题。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简单的一句话,却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并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进而提出可能会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起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再如学到重力时,向学生提问:物体不受重力作用时,下例现象不存在的是:A.人跳起后,不会落到地上。B.水从碗中倒不出来。C.人可以倒着行走。D.中学生将200千克的石头举不起来。这样一提问,好比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多地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四、巧拨妙引,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

1.激趣设疑,诱发思维。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创新的欲望。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如,讲参照物前可以这样引出课题:“在一个夜里,小明和小亮在无路灯的长直公路上做了一个实验,小明在离小亮数百米处把信号灯打亮并高高举起,要小亮判断:他是站着不动还是正在行走?是迎小亮而来还是离小亮而去?小亮虽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却总是搞不清是什么结果。”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而难以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这种设疑,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变由因导果为由果导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讲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电功率的大小时,教师可作一个演示:将两只分别标有“220V、100W”和“220V、15W”字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入220V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两只灯泡的实际亮度。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似乎应该是“220V、100W”的灯亮一些。演示实验在白天进行,实际观察时是“220V、15W”的灯亮,而“220V、100W”的灯泡几乎看不到发光。此时学生有的目不转睛,有的还小声议论,思维十分活跃。这时教师一改解释实验现象的做法,而是围绕着是“220V、100W”的灯泡灯丝断了,还是“220V、15W”的灯泡实际功率大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抢答”。学生从“看”到“想”,“识物讲理”,进行抢答,不仅从直观启发中掌握了知识,也使思维的速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抓词设疑,引导思维。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词语设置问题,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如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总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先让学生说说“一切”一词的意思,再引导学生对:“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进行质疑,答案显而易见。这样带着疑问学习,效果很佳。

四、层层设疑,训练思维

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可问:“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么样?”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况下,再进行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继续设疑:“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如何运动?……假若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结论。随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导出的抽象过程。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入深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想象设疑,发散思维。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置疑问,训练发散思维。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以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为最优选择。

可以假设没有摩擦、人变成强磁体、地球突然作自由落体运动,重力消失……让学生充分想象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情景?让学生想得开心,开心地想。也可以模拟理想实验,假设理想模型、理想情境、理想作用、理想体系。还可以在训练中进行模型假设、过程假设、状态假设、结论假设,化复杂为简洁,变抽象为具体,转深奥为浅显。让学生猜想在实验中增加一些条件会出现什么现象,减少一些条件又会有什么结果。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做探索性实验、多设计小实验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延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济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Gary D.Borich.教师观察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提高学生反思水平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谈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