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装备采办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相关体制的启示

时间:2022-08-02 07:32:28

美国装备采办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相关体制的启示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美国“9.11”事件之后美国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分析我国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的缺陷,为我国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出启发和建议。

[关键词]装备采办;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E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02-01

一、引言

对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科学完善的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不仅可以提升采办的效率和效益,而且还能保障在武器发展中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武器装备性能,进而在总体上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二、美国武器装备采办改革的政策措施

(一)“9.11”事件后的改革措施

1.制定新的采办政策和程序,加快技术向装备的转化

2002年9月,美国防部了《5000.1指南草案》和《国防部5000.2指南草案》两个过渡性的文件,提出了新的国防采办政策和程序。其强调,利用经演示验证的成熟技术加快采办过程,采用阶段性需求和渐进式开发方式,并进行综合性试验与鉴定。

2.改革“规划计划和预算系统”,推进预算和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在《2002年国防报告》中,时任美国防部长提出了要改革国防部的“规划、计划和预算制”系统。国防部主计长会同负责采办、技术与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和首席信息官,负责对所有财务管理现代化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并负责监督执行。

3.借鉴民用部门的成功经验,改革项目管理

国防部认为,应该从民用部门汲取成功经验,大量采用最佳商业惯例。为此,国防部成立了由业务部门的高级执行官和专家组成的“国防部实施商业惯例委员会”,负责在采办中就如何采用最佳商业惯例的策略,向SEC提出建议。

4.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推动采办的改革创新

2001年5月,美国防部采办、技术与后勤副部长了一个称作“国防采办激励政策”的新指南。它通过签订激励合同,对合同的成本、价格、进度、性能进行考察,对采办管理人员和承包商进行激励,推动采办的改革和创新

5.采取多种措施激活国防工业的创新能力

国防部首先要加大对国防工业的投资,吸引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从事国防工业的科研。其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非传统的供应商进入国防工业基础,并吸引新的制药、通信和网络等方面的供应商进入国防领域。第三,必须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二)奥巴马上台后的改革措施

至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防采办领域已出现了严重的“拖进度、降指标、涨费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防部颁布了《武器系统采办改革法》,并酝酿对信息系统采办的管理体制与运行程序实施改革,具体包括:

1.改革优化采办管理制度

美国国会两院进行了《2009年武器系统采办改革法》(简称《改革法》)的立法,并于2009年5月22日由奥巴马正式签署生效。

《改革法》要求重大采办项目要将系统工程要求列入项目军事需求和合同要求,改进系统工程管理方式,在采办早期综合考虑使用保障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设计反复修改而造成的进度拖延、费用超支问题,并进一步加强研制试验鉴定工作。此外,奥巴马政府强调“均衡务实”的国防政策。

2.注重国防部对装备采办的集中统管

2009年3月,美国国防科学委员建议将网络与信息集成(NII)助理国防部部长在自动化信息系统采办的审查权交由采办、技术与后勤副国防部长实施,弱化该助理国防部长在装备采办领域的权限,进一步加强国防部对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管力度。

三、中美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启示

(一)组织管理方面

我国的武器装备采办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于两个问题:1.科研成果与装备需求脱节;2.武器装备需求与研制、生产管理不协调。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以工作需求为牵引,实行分散管理,后来逐步转向统一计划,分级实施的管理方式,武器装备采办的规划计划改为由总装备部统一管理,各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我国的装备采办管理系统呈现出由总装备部领头,而各军种相对独立的局面。对此,一是应该在总部一级建立类似美国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的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各军兵种重大国防采办项目进行需求监督和评估;二是要健全采办合同管理机构,建立全军统一的武器采购合同管理机构,对全军的武器采购合同实施全面的监督、检查、审计;三是要推行综合试验与评定,用来度量装备研制进展情况。 (二)竞争机制方面 竞争机制是装备采办运行机制的核心,建立健全以竞争为核心的武器装备采办制度。

对此,要在武器装备采办过程中突出市场与价格竞争机制的作用。为保证有序竞争,要保证建立完善军品招投标制度,根据军品项目的不同特点,确定竞争的类别和范围。凡可通过竞争来研制生产的产品,要在全国范围内有能力的公司、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中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 (三)法律制度方面 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采办条例》,规范了我国国防部门采购计划的制度、采购方式确立、国防采办程序、采购合同订立、采购合同履行、以及国外国防采办工作等多个方面。但是,这份条例只是一份规范性的指导,在借鉴美国装备采办规范化、制度化经验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完善国防采办法规体系,使我国的武器装备采办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武器装备采办有法可循。

四、结语

武器装备采办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又重要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命脉,在武器装备采办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全系统、全寿命的观念。虽然各国的体制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因素,但武器装备采办管理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都是向着集中、统一、专业的方向发展,向着制度化、法制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的。

上一篇:学案导学导出多彩的教学景观 下一篇:我国涉外产品责任立法中的弱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