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率因素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8-02 05:16:34

我国就业率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 要:我国当前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失业,下岗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对于现有的经济规模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如何安排就业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力图找出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关键词:就业率;最小二乘法;计量经济;回归法

中图分类号:C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029-01

当前我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失业,下岗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焦点。较低的就业率既对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不好影响,又浪费了过多的人力资源。所以,对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响我国就业率的因素很多: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的升级,人口压力,摩擦性失业,国家的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大城市居民、国企职工观念上还不适应新的就业机制,加入世贸组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数据的收集的限制,本文仅从国民产出水平,平均工资和通货膨胀率等几个因素,讨论他们对就业率的影响。

1 就业率

就业率就是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未成年人、在校学生、退休和丧失劳动力的人都不包括在劳动力之中。劳动力人数是就业人数和失业的人数之和。由于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所以我国政府公布的城镇失业率并不能如实反映我国的失业情况。本文的就业率是根据有关专家测算的全社会综合失业率(登记失业者和各种形式的就业不充分者)来计算的。

2 影响我国就业率的因素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如下:

2.1 国民产出水平

在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低,就业率水平高,在经济萧条时期,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可见国民产出水平的提高和降低会直接影响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奥肯定律描述了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与失业率间的关系。现实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差别较小,所以,本文采用GDP来作为衡量国民产出水平的指标。

2.2 工资水平

工资刚性理论认为,工资可以对劳动力供求的变化作出反映,但其调整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正是调整的缓慢才导致失业的上升和下降,也影响就业率的变化。虽然经济理论认为,工资感性的作用是被动的,主要原因是总需求不足。但是,作为影响就业的一个原因,这里也把它纳入分析的体系之中。

2.3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也影响着就业,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反向关系,即低水平的失业率伴随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率。虽然在长期内,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它们不存在替代关系,但总体上说,通货膨胀率对就业率的影响是存在的。

2.4 其他因素

影响就业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政府政策、劳动者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等。这些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也都是存在的。但是本文把这些都当作随机因素考虑。只研究那三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收集1985~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工资,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的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3 自相关和多元共线的检验

对x1,x2,x3 的多重共线形性进行检验如下

从上图检验结果可以看出x1 与x3的共线性不明显,而x1与x2的相关系数达到0.993479,基本上接近1.所以x1和x2存在相关性,下面将过多重空间检验剔除x1或x2.。

4 进行逐步回归

国内生产总值为x1,平均工资为x2,通货膨胀率为x3,就业率为y。运用EVIEW3对模型数据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

由此看出,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2=0.972226

F统计量为8,表明整体上数据较好,说明模型中x1和x3对y的影响力还可以。只有x2的表现不明显。下面进行进一步检验:

由y只对x2做回归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剔除x2变量后的结果更好,所以需要剔除变量x2.

最后结果如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x1,x3对y的影响力较显著。

5 结论与建议

(1)总体来说,我国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就业率比较稳定。就业的压力,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影响我国就业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其次是通货膨胀率。平均货币工资水平对我国的就业率影响不大,这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和职工工资水平基本相差不大有关。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DavkRomer,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2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论预测滞后对牛鞭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