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效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02 08:30:00

提高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效益对策分析

【摘 要】企业流动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加强流动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企业流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效益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流动资产;管理效益;对策

1.引言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产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之一,是企业全部资产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企业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流动资产的配置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资产过多,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影响企业的利润,相反流动资产不足,则其资金周转不足,影响企业的经营。特别是当前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持续低迷,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益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如何更为有效的提高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效益对增加企业利润、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当前企业流动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流动资产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企业的重视,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流动资产管理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资金、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1 对企业资金管理缺乏规划性

在对企业资金管理方面,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规划。有的企业对投资过分重视,而又没有对自身流动资金的实际需求量有充分的了解,造成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形象,一旦投资出现问题,极易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巨大的灾难。近期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投资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导致企业破产,给我们企业管理者敲响了警钟。而有的企业则过分看重现金,没有短期投资行为,使得企业不少资金闲置,不利于企业的整体收益提高。可见,无论资金的坐支、投掷问题,都会增加结算风险和费用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企业财务部门、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资金管理的规划统筹,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2 应收账款的失控问题突出

在当前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低迷,不少中小企业为了提高竞争里,满目采取赊销等经营方式增加收益,使得应收账款数额居高不下。这种方式缺乏必要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一旦赊账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问题,资金回收的难度就会增加。而不少企业又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加强了企业的困境。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本身流动资金数量相对不足,而如果发生呆账等问题,会使企业资金周转难以为继,影响企业的生存。

2.3 存货与销售比例失调

企业留有必要的存货是确保其维持正常产品出售的必要手段,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企业资金安全、经济指标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企业自如何确立存货与销售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材料物资商品存货多,成品库存积压严重,占有企业大量的资金,导致其流转不顺畅。另一方面,有时企业存货又与销售节奏不协调,往往面对着大量的订单,而无计可施,造成了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时,在不少中小企业中,企业管理者往往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作为管理的重点,而对于库存物资的管理则给予的支持不够,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效果低下,都极易产生资产的流逝,影响企业的综合效益提升。

3.提高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效益的主要策略

针对企业流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健全相关制度入手,突出现金、应收账款、存货三个方面的重要环节,以点带面,提升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益。

3.1 加强现金管理

现金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保证企业在高效率、高质量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持最低现金持有量,提高现金流转速度。一是要合理确定现金的最佳持有量。企业管理层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准确的认识,通过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对现金的持有量有准确的预测,如可以通过成本分析模式、现金周转模式、存货模式等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现金持有量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二是要加强企业现金管理制度。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最易受到侵蚀的资产。因此,企业自身要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提高现金管理质量。如可以规定现金使用范围、规定库存现金限额等手段,提高现金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三是加强现金内部控制。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现金支出内部控制。严格现金支付程序,在严格授权审批方面,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现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制度,通过“一支笔”模式或是预算管理模式,来加强授权管理的严肃性。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更要杜绝以往家族性企业中存在的多头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实行现金集中管理制度。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实行统收统支模式,企业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集团财务部门,各分支机构或部门不单独设立此物账号,一切收入都直接进入企业的总账户,一切现金支出都通过财务部门付出,现金支付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经营者或经营者授权的代表手中。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则要实行财务公司模式。公司除了经营联合贷款、报销债券、不动产抵押、财务以及投资咨询等业务外,具体负责公司内部各成员间的财务协调和资金调度,提高现金管理效益。

3.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当说赊销对于企业扩大销售、降低库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存在的隐性的财务风险也是巨大的。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于提高赊销的科学性、规范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是要建立信用机制。企业采取赊销政策时要能对合作伙伴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机制,合理确定赊销范围和对象。二是提高收账效率。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当区别不同的客户,采取相应的方式予以催收。如定期向客户寄发账单,提醒客户;又熟悉业务的催款员与客户联系,了解货款到期情况;停止发货指导客户旱情大部门或全部货款等等方式。同时要关注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收账方式,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总和要达到最小。同时为了鼓励营销人员和财务人员积极催收应收账款,使收账政策取得较好效果,企业要制定合理的收账绩效考核办法。提高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健全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制度与控制制度。按照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企业要对坏账发的可能性进行估计,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缓解坏账损失对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冲击,正确反映各期财务成果的真实水平,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损失程度。

3.3 加强存货控制

存货管理水平高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并且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风险、收益的综合水平。一是要准确核实存货管理的成本。企业要要针对存货成本中取得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三个方面的内容,要进一步进行核实,降低存货的成本数额、提高管理效益。二是确立经济订货批量。通过构建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等方式,确定企业最为合理有效的成本最低的订购批量,式企业存货控制在一个较为科学的水平,提高存货对流动资金管理的效益。三是确定存货资金定额。在当前经济不景气、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企业更应按照“以销定产”的方式来确定产成品资金分配,并依次向前确定生产资金和储备资金,以避免盲目生产造成存货资金的浪费。

3.4 创建新型管理模式

发挥当前网络技术发达、计算机功能强大的作用,提高管理效率。在现金管理方面,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建立企业内联网,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现金供求信息实时传送,解决企业现金统筹管理的信息保障问题。同时通过构建相应的模型来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降低收账费用,发挥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作用,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联系,提高收账效率。在存货管理方面,随着市场需求呈现小批量化、个性化的特点,企业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对企业物流链中相邻环节在物资流动上作恰当地点、恰当时间和恰当数量的安排,可以将企业的存货库存量压缩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甚至有接近或达到零库存的可能。这样,企业存货管理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存货周转情况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杨光.企业流动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2(9).

[2]左蕾.中小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J].山西科技,2011(6).

[3]刘艳昭.企业流动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0(31).

上一篇:青岛文昌路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评... 下一篇:Z市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