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探析

时间:2022-08-02 05:58:00

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探析

摘要:随着煤炭企业管理范围的,管理内涵的延伸,特别是企业的集团化管理,要求企业管理应适应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和谐发展。要不断加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各方面的精细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煤炭企业 全面预算 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煤炭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给行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资源配置的优化,及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确保资金有序高效运转,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从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作用、基本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施好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浅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是由多项预算构成的体系,是企业经营决策和目标规划的数量说明和具体化,是用数量形式集中又全面地反映企业在未来一定期间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成果,是业务计划价值化、数量化的表述与安排,是业务计划的数学化分解,它提供了一个衡量实际业绩的基准点,使经营决策方案在全面预算中得到体现并落实。全面预算的“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内容全面。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都离不开预算,涉及到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费用预算,及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资本预算。其次,参与编制的人员全面。企业经营目标及各部门具体预算的编制,都要求领导、业务人员全面配合,包括财务人员,计划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层等大部分人员。再者,预算的全程性。全面预算不只是设定预算指标、编制预算,更重要的是利用预算的执行与监控、分析与控制、考核与评价,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综合性系统管理方法;它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思路”和“经营责任”;是相关单位间的业绩“合同”和业绩“承诺”;成为企业内部的一项“管理机制”与“管理控制”工具。

二、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计划,煤炭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生产经营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职能部门)构成的,达到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要求企业须遵循目标一致的原则,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目标。而明确目标是否达到,就需要靠预算这一度量手段,来度量目标完成情况。预算作为计划的数量化,即明确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总目标,又明确了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和努力方向,使企业的经营计划有个全面的框架,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各尽所职,努力完成自身的工作目标,最终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沟通和协调,提高执行效率的作用,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明确各单位的分工,可减少各单位操作中的矛盾,避免部门之间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提高运作效率。预算指引企业成员行动方向,使企业内部全体人员更加明确该如何达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不同级别、不同单位之间预算信息的传递、协调,有利于企业的整体活动,使部门行为更加有序进行。通过预算编制协调企业资源,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并通过预算的执行控制、分析、调整,使企业实现整体战略目标。

(三)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监督控制各子分公司、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下达预算目标,可以控制和约束各部门的行为,并且通过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及时调整及纠正偏差,确保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考评与激励等方式,使企业内部责、权、利关系得到全面规范,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同时,实施全面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减少企业风险。

(四)全面预算有利于提高积极性,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为企业对各部门的考核提供了依据,企业可以根据全面预算的完成情况,在分析各部门实际偏离预算的程度和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在企业范围内统一调整预算或改进自身的工作,分清责任、评定业绩、实行奖惩,调动各部门为完成预算目标工作的积极性。

三、当前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经营计划混为一谈。2、预算基础体系不规范。3、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4、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调整。5、缺乏预算的业绩评价。

(二)煤炭企业实施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1、保持两个目标一致,即全面预算总目标与企业经营的目标一致。为了把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客观有效,最大化发挥其管理作用,必须注意保证两个层次的目标一致,第一层次是把全面预算的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持一致,第二层次将各预算单位的目标和全面预算的目标保持一致,防止企业内部单位、部门、责任中心,在编制预算时偏离了企业的经营目标,使个体的利益最大化,而没有实现整个企业集团的利益最大化。

2、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预算成员单位在从编制、执行到评价的全过程,要进行有效沟通。预算成员单位的有效沟通,程序上可以利用预算的筹备会议,充分传达预算的精髓,通过预算的编制准备会议,将全面预算的总目标和各成员单位的目标细分,通过编制协调会议,把预算的详细数据进行调整确定,并汇编通过,最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领导审批。

3、建立完善的编制、评价体系。在编制预算时参考本企业相关的历史信息,对照行业的先进标准,结合预算年度的实际情况,提出系统、科学、合理的有效编制和评价标准体系,使预算的编制有充分的依据,操作有准确的度量。

4、建立责任会计的辅助核算体系。责任预算的数据归集和考核对象,是各级责任中心。责任中心的基本类型有:利润中心、收入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建立起科学的责任中心体系,根据预算单位的数量,及其权责的范围、下放给各级管理人员决策责任的性质,及层次来划分,最终通过各层责任中心预算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

四、总结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是煤炭企业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战略中不可缺少的财务控制手段之一,其适应了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强化煤炭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煤炭企业实施时间还不长,还有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管理体系。深入有效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资源使用率达到最大化,经营管理踏上有序可控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昌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刘会丽.煤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有关问题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3]彭丽鹤,徐若鸿.如何编制企业财务预算[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吴昌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下一篇:浅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