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导入及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01 11:38:12

浅谈课堂导入及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上一堂好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时机,简明导入,切准要害,选择好对象,巧妙提问,才能准确而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取得满意而又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导入;提问

新课标下,“有效教学”这一提法更是得到了广大老师的关注。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依然无法完全做到有效,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于是乎设计好教学的导入和提问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近年来在课堂导入和提问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现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以与同行商榷。

一、课堂导入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导入会为整堂课教学环节的展开起到很好的铺垫或领起作用,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快速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课堂导入成了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可用复习铺垫、作业讲评、多媒体展示资料等多种手段。但如果课堂导入设计不得当,往往会成为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势必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就如下面三种情况:

(1)课堂导入时间太长。

例如在讲解《祖孙之间》时,为了创设情景,教师播放影片《家》片段,大约用了10分钟的时间,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影片的欣赏上,而对教师接下来的提问很难有所反应。

(2)有的课堂设计的导入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但故事内容与要讲的课文内容相距太远,学生听完故事,兴趣盎然,却并不了解老师这样设计的意图,老师着急,学生茫然。

(3)课堂导入无关痛痒,如在讲解李白的《将进酒》时,导入却讲成这样:中国的哪条河最能代表华夏的颜色?那无疑是黄河。中国的哪位诗人最能代表浪漫主义风格的巅峰?那无疑是李白。当李白与黄河走到一起时,那会是怎样的画面?这些问题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并无任何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导入却成了无效。

上述的几种情况,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要把握好导入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也不是件很难的事情,我想我们只要记住下面这些原则,有效教学就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1)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导入只是呈现新课的一个信号,形式不宜过于复杂,切忌喧宾夺主。当学生情绪安定,注意力集中,兴趣也被激发后,导入工作也应随之结束。

(2)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要有整体意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一个整体,互相关联,缺一不可。导入的目的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服务的。若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了与其它环节的衔接,忽视了教学中心内容,那么,课堂导入再精彩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中能够快速而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导入方式,有效展开教学,以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开展,就是获得了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当今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提问开始的。

1.选择好提问角度

课堂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尽量避免学生一看书就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提问。而采取比较新的问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把握好提问难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大了难以回答,这时就要划整为零,提出一个个的小问题,然后各个突破。如《记念刘和珍君》第七部分第二段中心意思较难理解,可以这样设计提问:此段有几个句子?每一句表达了什么内容?关键句是什么?然后再问全段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问题太简单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的心理,造成学生不善于动脑分析问题;如果问题过于难,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则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3.提问要突出重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彼此关联,前后呼应,重点明确,使所有问题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统,让学生对整篇文章产生深刻完整的印象。如果只抓住一些枝节性的问题大提特提,或者不注意局部重点在全文中的位置,就颠倒了提问角度的主次轻重。

4.提问要新颖有趣

课堂提问不能停滞在“对不对”、“是不是”的浅层,而应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如钱梦龙老师在教《石壕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有的同学表示同意,有的表示反对,各自在文中找依据,最后统一于“诗人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我们不能不为钱老师所选择的这一新颖有趣的提问角度而拍案叫绝。

5.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要有评价

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鉴别。

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想成为“巧问”的“智者”,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否则,就会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无效现象。

总之,上一堂好课,犹如创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如何谋篇,如何布局;如何开篇,如何收笔,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把握好时机,简明导入,切准要害,选好对象,巧妙提问,才能准确而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取得满意而又有效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 362601)

上一篇:心痛定联合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105... 下一篇:脑卒中致完全性失语的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