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纯中药养血疏肝散结汤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19 10:55:15

自拟纯中药养血疏肝散结汤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纯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养血疏肝散结汤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为基本方,辩证加减。结果:141例乳腺增生患者,痊愈27,显效61例,有效4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45%。结论:自拟养血疏肝散结汤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增生;纯中药;养血疏肝散结汤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40%,约占乳腺疾病的70%~78%,其高发年龄段为30~45岁的女性[1]。乳腺增生是妇科门诊一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个易诊、难治、易复发的疾病。据了解,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大多采用内分泌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碘制剂、动手术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易复发[2]。本人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41例乳腺增生患者根据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原则,运用纯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乳腺增生的中医临床分型:有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冲任失调三型。以肝郁气滞型最为常见。本人只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做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就诊并经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患者27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是愿意服用中药煎剂治疗的141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对照组是愿意接受性激素及中成药治疗(口服安宫黄体酮,每日10mg,月经前服10~14天,乳康片每次3片,每日3次。)的138例。

1.2 诊断参考标准 (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临床上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临床乳腺检查可触及大小不等,边界不清,质地韧而不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的结节,有触痛,部分病人有溢液或瘙痒。所有乳腺增生患者排除乳腺恶性疾病。

1.3 疗效评价标准[3] 痊愈:疼痛消失,肿块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肿块消失或缩小。有效:疼痛消失,肿块缩小。无效:服药后疼痛无减轻,肿块未见缩小。

1.4 辩证分析肝郁气滞型 一侧或双侧可扪及大小不等的串珠状节结肿块,多为绿豆大小节结,或条索状质韧不坚硬,按之可动,不与深部组织粘连。疼痛与月经关系密切,一般在经前加重,经后渐减轻,伴有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胸胁胀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1.5 治疗方法 自拟养血疏肝散结汤

1.5.1 基础方药如下:柴胡15g、当归15g、白芍20g、青皮10g、香附10g、元胡15g、白术15g、茯苓15g、薄荷6g、生姜6g、大枣5枚、炙甘草10g、川穹10g、丹参15g、白芥子10g、桔梗10g、枳壳15g、仙灵脾10g、菟丝子10g、牡蛎20g。

1.5.2 方解:方中重用柴胡、当归、疏肝养肝是为君药,白芍柔肝止疼是为臣药,青皮、香附、 元胡、 协助疏肝理气止痛之功为佐药,白术、茯苓、 炙甘草、健脾理气是为使药。川穹、丹参养血、活血,引药入经络,仙灵脾、菟丝子调补肾阳、肾阴,牡蛎软坚散结,兼补肾纳气。全方共奏养血、疏肝、理气、止疼、散结之功。

1.5.3 用法:首先将中药置砂锅中用凉水750ml浸泡2~3小时,大火煎沸,然后小火煎煮40分钟,清出药汁约200ml,再添水煎煮40分钟,清出药汁200ml,两次药汁相混,澄清分2~3次服用。病轻者4~8剂而愈,重者8~12剂,有块者需服30余剂。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x-±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141例乳腺增生患者,痊愈27例,显效61例,有效48,无效5例,总有效率96.4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2.2 治疗后月经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月经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的“乳癖”范畴,其病因病机是肝气郁结,痰凝血瘀,冲任失调,其中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为本病之标[4]。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蕴结于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冲任下起胞宫,上连,冲任之气血,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气血滞,积瘀聚于、疼痛而结块。

3.2 乳腺增生是一种妇女常见的疾病,以35~45岁为发病高峰。这段时间是女性生育期最旺盛的阶段,表现为的不同部位单发或多发生长一些肿块,质地柔软,边界不清,可活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在月经前、劳累后或是生气(中医称气郁)等情绪波动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而在月经后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做B超及钼靶拍片可以有效做出诊断。应该提醒的是,乳腺增生后期有恶变可能,其几率是3%~4%[5]。因此,患有乳腺增生且时间较长者,应采取积极治疗,以免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3.3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自古就有“治癖先治肝,气调肝自平”“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乳腺增生的治疗主要是减轻疼痛,消除肿块。从中医的整体出发,临证辩证施治,消除病因。重在疏肝解郁,养血柔肝,肝有血养,肝气自舒畅,乳痛自减,其次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除肿块。自拟的养血疏肝散结汤是纯中药制剂,在治疗时根据伴随的其他症状能灵活应用,使月经量少,经色异常、周期异常的患者经过治疗都有所好转。且明显减轻了疼痛,消除了肿块。因此,养血柔肝、疏肝理气、调达气机为治乳癖的重要治则。

综上所述,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以肝郁气滞型最为常见,治宜养血、疏肝、理气,止痛、散结。自拟养血疏肝散结汤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及其合并症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荣. 乳癖消配合乳腺中频电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80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17.

[2]林毅,唐汉钧. 现代中医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3

[3]厥华发,陆德明.治疗乳腺增生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6(2)

[4]罗元恺. 中医妇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3

[5]吴祥德,董守义.乳腺疾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6

上一篇:血液透析使用各种血管通路的体会 下一篇:心痛定联合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