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01 10:03:05

新疆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是连接工农、跨越城乡、惠农利民的民生工程。在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好新疆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基础设施,关系新疆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稳定和谐繁荣,关系新疆长治久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新疆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现状

1.新疆干鲜果蔬贮藏保鲜现状

截至2013年底,全疆机械制冷的干鲜果蔬贮藏保鲜能力为219.71万吨,各地州市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各地州市现有果蔬保鲜能力见表1。

南疆各地州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贮藏保鲜能力最强,以企业建的保鲜库为主,占贮藏能力的90%以上,主要贮藏保鲜香梨;阿克苏地区的储藏保鲜能力较强,70%的苹果和香梨采后可以及时入库;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围绕木纳格葡萄基地也形成了一定的贮藏保鲜能力;和田地区与喀什地区的贮藏保鲜能力较弱,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北疆各地州中,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储藏保鲜能力最强,主要保鲜葡萄与各类蔬菜;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也开始加快贮藏保鲜业的发展;其他地州的贮藏保鲜能力较弱。吐鲁番地区在46万亩葡萄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定数量的保鲜库,鲜食剩余的葡萄采用凉房制干;哈密地区的保鲜能力较弱。

2.新疆干鲜果蔬制干现状

(1)特色制干果蔬种植面积、产量快速增长,规模化产业基地已经形成。2000年以来,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新疆特色林果业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新疆农业产业四大基地之一的林果产业的政策和措施,新疆林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面积和产量从2000年的250万亩、不足100万吨,发展到2012年的1843.51万亩、595.71万吨。干果及干鲜兼用果树面积、产量达到了1461.79万亩、370.94万吨,分别占新疆特色林果业总面积和产量的79.29%、62.78%。辣椒面积115.01万亩,产量302.85万吨,其中工业用辣椒(制干、酱)82.71万亩,产量218.60万吨(40万吨左右干辣椒)。

(2)林果业特别是干果已经成为新疆特别是南疆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南疆超过或者接近百万亩种植规模的干果树种有红枣、核桃、杏(干鲜兼用)、巴旦木,一大批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优势品种如无核白葡萄干、灰枣、骏枣、杏干、核桃等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干果在国内外市场上表现出良好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南疆,红枣已从以前的小杂果跃升为新疆第一大果树树种,面积553万亩,核桃也已达到430万亩以上,从而改变了过去新疆以鲜果为主的树种结构,降低了市场风险和销售压力。随着林果业效益的提升,预计干果的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

全区林果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不足30亿元到2012年达到348.15亿元,林果业在全区农民新增收入的份额已经超过20%,特别是在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的一些县市,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喀什地区的叶城县、和田地区的和田县、策勒县等,农民来自林果业的增收已经占到增收的30%甚至50%以上。林果业已经成为新疆农业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

(3)干鲜果蔬制干设备和工艺水平逐步提高,标准化制干生产开始起步。随着新疆干果面积和产量的快速增加,先进实用的制干生产技术开始得到推广应用,技术培训力度也不断加大,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干制果品质量逐步提升。特别是2012年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以来,新建果蔬烘干房197座,对皮山县杏子、阿克苏红枣、温宿县核桃、精和枸杞等主要干果在烘干设施改进、工艺条件优化等环节进行了技术和工艺的研究、示范及推广,制定了标准化制干生产技术规程,改变了新疆一直沿用的地面摊晒易褐变霉变、品质低、卫生差等现状,显著提高了干制果品的质量。

二、新疆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存在的问题

1.干鲜果蔬贮藏保鲜存在的问题

(1)产地贮藏保鲜能力弱,采后损失严重,影响农民增收。我国瓜果蔬菜的采后损失率高达20%~30%,而发达国家在5%以下。全疆现有贮藏保鲜能力219.17万吨,2012年全疆瓜果蔬菜的总产量为2214.45万吨,贮藏保鲜能力只占瓜果蔬菜总产量9.89%,如果贮藏保鲜能力不增加,随着果品产量的快速增长,这个比例还会降低。由于新疆地处偏远,产区分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加工转化能力不强,产地贮藏保鲜能力弱,销售渠道不畅,订单农业比例低,各类水果、干坚果、蔬菜、薯类、甜瓜等损失严重,采后损失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产业链条短,效益不高。目前,新疆大部分农户的农副产品收获后就进入销售,市场好的时候还能保证一定的收入,遇到市场饱和的情况就只能贱卖,贱卖不成就眼看着大量腐烂,连初级农产品的自然产值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延长产业链产生增值了。

(3)缺乏科学的农副产品贮藏保鲜知识。新疆农民缺乏贮藏保鲜的基本知识,一些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对保鲜贮藏的种类、时间缺乏了解,凭主观臆断,导致农产品腐烂变质、贮藏保鲜失败,不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挫伤农民从事农产品贮藏保鲜的积极性。

2.干鲜果蔬制干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投资严重不足。由于果品干制烘干房建设一次性投入大,使用周期短,农民没有足够财力建设,企业投入积极性不高,造成目前南疆重种植基地建设、轻采后初加工烘干环节的局面,忽视了制干对林果业发展及加工业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疆农民和专业合作社新建的188座热风烘干房、9座多功能烘干窑,烘干能力只有0.5万吨左右,不足总产量的1%,加上部分土制简陋烘干房,烘干房建设数量和质量远远落后于林果产业大发展的局面。

(2)干制果品质量问题突出,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于烘干房基础设施建设极度缺乏,目前,新疆果品干制除吐鲁番葡萄采用凉房干制外,其余果品主要方式仍然是千家万户农户房前屋后、戈壁荒滩自然摊晒,直接后果是遇到阴雨天气,霉变、褐变、裂变严重,蚊虫病害滋生,品质严重下降,降低了新疆特色干果及加工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干果品质不能满足市场及加工企业需要。

(3)科技支撑力度薄弱,制干技术研发、储备不足。目前,新疆果蔬干制从设备和技术层面来说,还处于传统落后阶段,许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设备简陋,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制干产品质量低下,损耗严重,遇阴雨天气,损失率高达50%。由于制干主要由农户完成,企业参与度低,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上几乎没有投入。政府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很少,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干工艺和设备,技术研发与储备不足,严重制约了新疆林果业的大发展。

三、加强新疆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相关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建设领导机构,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定期研究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实行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对特色林果业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干鲜果蔬主产区,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产地初加工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本地区产地初加工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资金到位。层层建立目标和工作责任制,将产地初加工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事项,对在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和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给予表彰奖励。各级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作为全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发展和经营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新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2.加强新疆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要是面向新疆干鲜果蔬的生产,将一部分干鲜果蔬进行制干或干燥,对另一部分产品如苹果、香梨、葡萄、石榴、桃、哈密瓜、白菜、土豆、萝卜、胡萝卜、大蒜、大葱、甘蓝等进行贮藏保鲜。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产地果蔬产品的规模、数量、种类,建立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产地干燥设施和贮藏保鲜设施。

(1)加强干鲜果蔬干燥设施建设。将一部分杏、酸(西)梅、红枣、葡萄、核桃、枸杞、辣椒、洋葱等适宜制干或需要烘干的干鲜果蔬及时进行干燥或烘干是产地初加工的重点内容之一。综合新疆农村的实际条件、干燥速度及干燥产品的质量,产地初加工以选用热风烘干房为主。热风烘干房是通过加热并维持一定风速的方式,加快物料表面水分蒸发速度、促进物料内部水分向外扩散、及时排除水汽并维持烘房内较高温度和较低相对湿度的干燥方法。该方法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煤和电。该技术可以控制干燥热风的温度、湿度、风速,干燥时间短、干燥物料品质好,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经济效益好、容易推广等特点。根据各地州(县市)的生产发展、需要进行干制或烘干的干鲜果蔬现有产量、产量增长预测情况等,进行烘干设施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以南疆5地州为重点,全疆进行普及。

(2)加强干鲜果蔬保鲜设施建设。对一部分苹果、香梨、葡萄、石榴、桃、杏(干)、葡萄(干)、核桃、干枣、巴旦木、白菜、土豆、萝卜、胡萝卜、大蒜、大葱、甘蓝等进行采后贮藏保鲜,是产地干鲜果蔬初加工的另一个重点内容。综合新疆农村的实际条件,建议选择机械制冷保鲜库在产地推广。机械制冷保鲜库是通过制冷机组降低库内温度,从而降低被贮藏物质的生命消耗,达到延长贮藏时间并维持完好商品性状的贮藏方法。机械制冷保鲜法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电量。该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库内温度,调节湿度,贮藏保鲜质量好,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经济效益好、容易推广等特点。制冷机组大小型号都有,可满足不同要求。农民、农协或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新建或利用闲置库房、房屋改建,也可以搞组装式机械制冷保鲜库。

3.加大政策支持

设立自治区干鲜果蔬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专项财政扶持资金,用于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干鲜果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资金重点向南疆贫困地州倾斜。随着自治区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专项资金投入,逐步提高补助比例。专项资金重点用干鲜果蔬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落实各项有关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做好农机购置补贴中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补贴工作,争取建立农产品加工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对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低能耗、低水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加工机械装备,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扩大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为发展产地初加工业创造有利条件。将干鲜果蔬基础设施用地纳入当地土地使用规划中,争取设施运转用电、用水享受农业用水、用电优惠价格。

4.建立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

(1)利用多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利用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建议自治区科技三项费,扶贫开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扶贫信贷),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机补贴,科技兴农等专项资金要拿出一定份额支持产地初加工发展。充分发挥援疆机制,引导援疆资金投入到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中。同时,自治区要采取财政投资补贴的方式,加大对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业的扶持,吸引国内外投资商、各类工商业、大型加工企业和集团来新疆投资,充分利用和引导民间资金发展产地初加工,提升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加大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应扩大对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的信贷业务,对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转化、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和购置产地初加工农机设备、运输工具的贷款,适当放宽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扩大面向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小额信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和贷款额度。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大中专毕业生和贫困农民提高小额免担保贷款,帮助其投资建设干鲜果蔬产地初加工基础设施,解决就业问题,让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允许农民以果树、土地使用权和保险冷藏库、烘干房抵押申请贷款。

上一篇:康有为:失败的政治家,成功的融资家 下一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