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时间:2022-08-01 09:07:22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 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和理念,满足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要求,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任何创新的服务模式都会起到提升图书馆职能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手段

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学院名大都冠以学校主要专业的名称,如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也突出了学院专业特点。以笔者所在的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馆藏文献的中文图书为例,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22个基本大类中,T(工业技术)大类图书占了最大的比例(40.18%),工业技术中的二级类目TU(建筑科学)类图书占了全部馆藏的17.74%,也是整个二级类目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图书;其次是F(经济)大类,占了10.43%;再次是I(文学)和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图书,分别占8.96%和7.83%, TH(机械、仪表工业)类占5.16%,这些都是与我校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直接相关的图书。此例可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基本上形成了以专业性图书为主,基础教育类图书为辅,以综合性图书为补充的较为合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基本上能适应高职院校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目标。

1.服务模式的创新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布局要考虑到读者使用的方便与人性化,图书馆的一楼一般是读者最先到达,也是必须经过的地方,一般可以设为综合服务区,便于为读者提供尽量集中除借阅以外的各种读者服务,包括办理阅读证、还书、理赔处理、参考咨询、书目查询以及投诉接待等“一站式服务”以及图书馆各业务部门间的随时沟通。

2、信息服务理念、手段的创新

2.1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平均水平较低,比起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更需加强对学习的引导,只有积极、主动开展培训、导读、新书推介等服务,平时多找机会开设文献检索、专题培训讲座,引导学生成立读者协会、举办读书讨论会,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

2.2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电子阅览室”,不但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主页提供各种数字资源的服务,而且设置专人提供导航服务,现场指导、实时帮助读者提高获取数字资源的能力和技巧,并提供复制、下载、打印、文献传递等服务;数字资源培训利用区还是学院文献检索课的实习基地;也可以利用它定期培训读者获取数字资源的能力。

2.3开放式服务、远程服务、上门服务,是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中正在实施和拓展的服务项目。为了真正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放式的大流通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通常布局,从而减少和解除了读者查找和阅读中的障碍。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学习技能为主,技能的培养多数都在企业中进行,有较长的实习期,一般有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实习期间的学生,一方面需要用知识指导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比在校时更大,对图书、信息的需求欲望更加强烈,图书馆远程服务和上门服务的管理服务和理念,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2.4针对型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建立,图书馆开始冲破传统服务模式,紧密地配合社会需求,提供特色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将要考取多项职业的技能证,图书馆应及时提供必要的相关文献。又如学校在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图书馆应及时了解教学计划,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利用率。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率。

3、特色资源建设的创新

3.1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当然要突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这是与非职业院校的最大区别。这个收藏展示区追求的是“特色”,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图书馆就要建成以建材建筑专业为主,其他专业及基础学科为辅,综合素质教育作补充的突出学院建材专业职业技能教育的馆藏结构体系,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科研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那么,对于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就应设立以TU(建筑科学)大类为主、与建材相关的其他专业为辅的职业教育专业文献资源。

4、引进西方的高校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引进西方的高校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学科馆员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员,他既是馆员,又同时对学科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一种复合型馆员,其重要职责是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包括协助教师专门为某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源和建立学科资源导航。

只有在管理和服务上不断创新进取,完善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手段,扩大服务内容和深化服务层次,有了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实力,才能根据学院建设及发展的需要,全方位、多元化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才能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许德宽.院校内涵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

[3]茹美霞.图书馆信息服务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探究[J]. 晋图学刊,2011.

[4]周莹.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保障体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

[5]王晓力.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08.

作者简介:杨冬(1972.5--),女,生于,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本文为秦皇岛市2012年度重点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项论文,课题编号201206188。

上一篇:北国秋风入古城 下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健美操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