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08-01 06:29:40

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要:本文讲述了农村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主任

一、引语

众所周知,初中班主任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中坚力量,是班级的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和指导者,此项工作很辛苦,很繁琐,同时责任重大,工作难度也很大,尤其是农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更难[1]。然而,由于历史、社会和现阶段经济文化;nb ,水平有限及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着理念滞后、客观支持不足和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负担沉重及自身条件限制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文以笔者从事多年初中班主任工作的见闻体悟为依据,总结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浅谈一点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二、主要问题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理念滞后

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产物,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对农村初中的学生而言,教师和书本是其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也是影响较大的信息源。一方面,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主要表现为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易受外界不良诱惑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很多问题,如早恋、上网、盲目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另外,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且在外务工者很多,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及时的引导,加上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家长对子女的就业预期偏低,导致供养孩子上学的动力不足。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方式都亟需改进。

(二)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客观支持不足

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客观支持主要来源于学校、政府、家长和社会,具体的支持形式包括经济、政策、科技支持和工作配合等,而当前学校是最主要的来源。但由于每所学校的年级和班级数都有一定规模,加上农村学校的实力有限,因而班主任工作的客观支持不足也是阻碍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比如说,笔者以往组织班上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或实践活动时,经常感觉缺乏活动经费、安全保障、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技术支持等。另外,在农村初中里,班主任工作的薪酬比一般课任老师的多不了多少,同时其他形式的激励也远不如城里的,而工作强度却很大。

(三)当前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负担沉重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突飞猛进,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外出后留下年幼的子女,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即使一部分母亲在家监管孩子,但受离婚浪潮的冲击,也不得不随夫外出打工,另一部分留在家乡的家长很多迷恋于赌博等玩乐,教养孩子的有效时间不多。因此,本应由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就基本上落在学校老师的头上,特别是班主任老师[2]。然而,农村留守学生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面对本就纷繁复杂的班务工作的班主任,又增添了一项更艰巨的任务――对留守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教育。

三、对策研究

(一)与时俱进,以理念创新带动班主任工作的革新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文关怀,摒弃“先生”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与学生平等交往,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生活上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善于跟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朋友、知己,学习上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做好学生和课任老师的纽带和桥梁,处理好“严”与“爱”、“管”与“放”的关系。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的组织和联系作用,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风气。

(二)加大政府和学校及家长与社会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消除班主任工作的“畏首畏尾”心理

政府方面,应在政策、经济和科技支持等多方面给予学校和班主任工作支持与指导。对表现优秀的班主任不仅校方要给予表扬奖励,政府相关部门也要给予更多的宣传和奖励,同时做好班主任的技能培训工作。全力支持学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管理支持机制,加强软硬件配套设施和服务建设,规范学校周边的商业和休闲娱乐行业,保障良好的教育和社会治安环境。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权衡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利弊关系和比例关系。

(三)充分认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规律,抓好主流人群

现阶段的初中生大部分是农村独生子女,大多具有生理上早熟,个性心理开放,加之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子女,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些学生在校表现为自私、懒惰、怕苦、怕累,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善意批评,有较强的个性,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易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3]。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要摸索掌握这生理上早熟、个性心理开放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掌握学其学习和生活的行为规律,适应其个性发展。

在农村初中学生中,留守生和后进生是两大主流人群,而且这两类学生通常存在很大的“交集”,只要抓好这两类学生,那么整个班主任工作就会很轻松。其中留守生占有70%左右的比例,且这些学生需要班主任的特殊和更多关注与指导。后进生主要有三类:一是学习差生。表现为无心向学,学习成绩极差;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现为沾染上不良习气、不遵守校规班纪,随心所欲;三是“二合一”的双差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班主任要积极动员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交流,主动去关爱、帮助他们,让其体验到来自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当中[4]。

参考文献:

[1] 孙长义. 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J].吉林教育,2010,(10):120.

[2] 罗昌素.浅谈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J].教育论坛,2009,(4):24-25.

[3] 冉守廷. 浅谈农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1):43.

[4] 别玉来. 浅论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技巧[J]. 新课程,2010,(4):151.

上一篇:探究英语教学的因材施教 下一篇:“讨论与交流”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