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

时间:2022-08-01 05:22:44

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

摘 要: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们往往用具体的、常见的、已知的信息作为始源来认识或理解抽象的、生疏的、未知的物体。隐喻是从源喻到目标喻的映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隐喻机制。本文作者首先从社会背景、文化价值观和自然和科学知识三方面阐释了建立概念隐喻机制的基本因素,接着结合具体例子,尝试性地探讨了概念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概念隐喻 隐喻思维 英语教学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英语表达方式。例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的网络化成了人们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表达方式:

1.White House counts two million cyber-tourists.

2.Prime minister rides the info-highway.

对以上两个句子,我们都能读懂,因为我们都能明白“cyber-tourists”、“info-highway”是隐喻。实际上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至今的2000多年间,各路学者对隐喻作出了种种解释,其中最为普遍接受的是修辞说。1980年Lacoff & Johnson在他们共同出版的Metaphor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全新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这些隐喻现象。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实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而不是如修辞说所提的是一种少见的为了达到某种特殊修辞效果而是用的语言技巧。所以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帮助学生了解概念隐喻机制,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概念隐喻

以Lacoff&Johnson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隐喻学者们认为概念隐喻是一种具有体验性的认知方式,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又直接经历的缘故,人们往往用具体的、常见的、已知的信息作为始源来认识或理解抽象的、生疏的、未知的物体。以一组隐喻为例:

IDEAS ARE FOOD

1.All this paper has in it are raw facts,half-baked ideas,and warm-over theories.

2.There are too many facts here for me to digest them all.

3.I just can’t swallow that claim.

4.Let me stew over that for a while.

5.She devoured for thought.

6.Let’s let that idea simmer on the back burner for a while.

从上例来看,人们是通过FOOD这一个具体的、常见的、已知的概念来理解IDEA这一抽象的、生疏的、未知的概念。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用大写字母来表示,说明它是概念层中潜在的、固有的,并且不一定会在语言中出现,而隐喻表达式(或语言隐喻)则是概念隐喻在语言中的现实化。

概念隐喻通常表示为A IS B的形式,目标域A是通过始发域B来理解的,这种理解是基于A与B之间的一系列映射,理解概念隐喻就是理解其中的映射过程。IDEAS ARE FOOD的映射过程如下所示:

source:food?摇?摇?摇?摇?摇?摇 ?摇target:ideas

the preparation of food the creation of an idea

the cooking of food the formation of an idea

the digestion of food the comprehension of an idea

the swallow of foodthe acceptance of an idea

the flavor of food the quality of ideas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并非有关FOOD的所有知识或经验都会映射到概念域IDEA上,而是那些主要的要素被映射到了IDEA这一概念域上。因此,理解概念隐喻就是理解其中的系统映射过程,当然这种映射过程并不是有意识发生的,而是无意识的、自然的过程,我们所在语言社团也共享这种常规化的映射,而且我们在隐喻语言表达中也不会违反它,这是由概念隐喻的常规性特征决定的。

根据概念隐喻的体验性特征,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又直接经历的缘故,人们往往用具体的、常见的、已知的信息作为始源来认识或理解抽象的、生疏的、未知的物体。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就有必要熟悉和了解英语中那些为英语第一语言者所具备的常识性的知识。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常识性知识构成的基本元素,以求准确地了解概念隐喻。

二、概念隐喻机制建构的基本元素

(一)社会背景

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争分夺秒地生产商品,创造财富。在越短的时间内生产越多的产品,就意味着越多的财富。所以在这种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把时间是为金钱。这种文化直接反映在了人们的语言中,这些语言都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隐喻。例如:

TIME IS MONEY

1.Do not waste your time.

2.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s?

3.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4.Is that worth your while?

从上面这些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有关MONEY的珍贵性被映射到了TIME上。

(二)文化价值观

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有文化有关。例如,

1.I am feeling up/down.

2.Don’t let me down.

以上的句子就是基于隐喻HAPPY IS UP,SAD IS DOWN。

又如在英语文化里,形容人勤劳,人们常用“work like a horse”。理解这样的短语,就必须了解英语文化中,马是一种特别勤快的动物。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形容人勤快往往使用“牛”。例如,“他就是头老黄牛,一会都不休息。”(He works like a horse and never takes a rest.)所以要准确理解“work like a horse”这样的短语,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显得尤其重要。

(三)自然和科学知识

自然知识中包括的天文、地理、植物、动物、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概念隐喻机制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人们在体验和掌握了关于容器的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后,一般情况下倾向于用物理的经验来组织非物理的经验,如情感、心理和文化经验。它们都可能是人类最基本的经验过程。例如,

1.Put the toy car in the box.

2.Insert those ideas elsewhere in the paragraph.

3.You still haven’t given me any idea about this issue.

例1不是隐喻,而是一种直接的经验过程。例2―3则含有隐喻IDEAS ARE OBJECTS。

三、隐喻与英语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一大重点,也是难点。原因在于词汇往往是一词多义的,这就增加了学习词汇的难度。但是,词的多义性本质上源于词的隐喻性表达,使词汇字面意义代表的概念被映射到该词所真正要表达的抽象概念意义上,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根据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记录,“green”最早仅指颜色,“绿色”,如例(1)。而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环保运动再让“green”添加政治色彩,表示“环保的”如例(2)。其实这两种意思的出现,正好由隐喻来解释。我们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植物都是绿色的,所以人们经常会说“绿色植物”。而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人类生存必需的氧气。所以说绿色的植物对人类的生存极其重要。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大量工厂的出现,工厂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又会导致全球气温的升高,从而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危害。于是各国政府都提出在经济建设的时候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要保护环境,于是“green”就出现了“环保的”这一层意思。显而易见,“green”的意义变化和发展,都体现了它在新的情境中被隐喻化的特征。因为情境随人、事、地、时的变化而不断新生、为语词产生新义不断提供条件。

1.I love green trees.

2.The next Labor government is the first green government Britain had ever seen.

再如英语词“bank”,它最基本的意思是“堤、岸”。它还有另外一个词义,“银行”。这两个词义之间是否有联系呢?概念隐喻理论可以给我们合理的解释。当“银行”“bank”作“堤、岸”解释时,“bank”的作用是把水拦在河道里,而且往往堤岸上会有出水口,需要放水的时候,就把出水口打开,需要储水的时候就把出水口堵住。“银行”基本的作用之一是储蓄,作用之二就是放贷。河水中的水流是“current”,与此对应的银行里流通的是“currency”;水可以“流动(flow)”,和它对应的银行里的钱可以“流通”(money flow);水在零下的温度下会“结冰(freeze)”,冰不能用来直接饮用。银行里的资金账户可以“冻结”,被冻结的钱英语用“frozen capital”,被冻结的钱也不能提取使用。冰在一定的温度下会解冻融化“thaw”,融化后就可以饮用。钱被解冻后“thaw”才能提取使用。

面对词语在使用中普遍被隐喻化的现象,英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从而使得学生高效率地掌握词义,而不需要再死记硬背。

四、结语

概念隐喻理论在外语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中我重点讨论了培养学生建构概念隐喻思维的三大基本因素:社会背景、文化价值观和自然与科学知识,以及运用了一些例子阐释了概念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巨大贡献。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把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相信我们的英语教学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寅.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语言体验性论文之六:从神经学理论论证隐喻和语言的体验性[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金黛莱.概念隐喻机制的建构和英语学习者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山东外语教学,2011,(1).

[4]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001,(2).

[5]朱建新.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外国语文,2009,(6).

[6]文旭,叶狂.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1).

上一篇:日语主观性的表现形式 下一篇:元认知策略与日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