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分析

时间:2022-08-01 03:35:57

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着力于研究商业银行如何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框架下,将内部评级法融入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诸多环节,更有效地识别小企业信用风险,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本,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平衡。

关键词: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4-052-04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08年10月17日,银监会在其网站上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第一批监管规章,标志着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在新巴塞尔协议所提供的内部评级法框架下,正确处理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分类;不同的风险分类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和计量模型的使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正确处理归入零售暴露小企业贷款资产池的开发等等,处理好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都有显著的重要性。

二、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理论分析

(一)内部评级法概述

内部评级法是一种二维评级体系,即对于客户和债项自身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主要包含三个主要因素:风险构成要素、风险权重函数、最低资本要求。即确定每类资产的风险构成要素值,并带入风险权重函数,计算得出最低监管资本要求。

(二)小企业贷款风险权重函数与资本要求

内部评级法下,一部分符合相关规定的小企业贷款归入公司风险暴露,一部分归入零售风险暴露。

我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指引》划为公司风险暴露的条件是小企业年销售额(近3年销售额的算术平均值)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该类公司敞口风险权重函数如下:

监管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RWA)×8%

RWA=12.5×EAD×K

(2.1)

(2.2)

(2.3) (2.4)

其中:S为年销售额,以百万欧元计量,5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如果S越小,也就是小企业规模越小,销售额越少,相关系数下降越大,最高幅度可达4%,其他数字不变时,资本要求K就会下降。相关系数是指贷款之间是否会互相影响。相关性小的原因在于小企业贷款数量多,两家小企业之间影响比较小。然而随着销售额的增加,说明其规模也在越来越大,当增加到5000万时,就脱离了调整系数所带来的资本节约的好处,从而获得和公司贷款中其他贷款相同的K。

除了划分为公司风险暴露之外,我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指引》中,小企业贷款也可以划为零售风险暴露,条件是商业银行对单个债务人授信总额不超过500万元且该债务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或授信总额不超过500万元且该债务人年销售额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并且在商业银行内部按照组合方式进行管理。该类零售敞口风险权重函数如下:

监管资本=风险加权资产(RWA)×8%

RWA=12.5×EAD×K

(2.5)

(2.6)

(2.7)

由于零售贷款不用计算期限,因此与划入公司中小企业贷款类的小企业不同,其没有期限调整因子b,在资本充足率要求指标K中也少了最后一项。相关性(R)的调整幅度比较大,除了系数分别从0.12和0.24降低为0.03和0.16,指数的幂分别从-50PD和-50调整为-35PD和-35。

(三)小企业贷款理论适用性分析

小企业贷款归入公司风险暴露和零售风险暴露在六个方面有所不同。

第一,期限因素不同。零售风险暴露不考虑期限因素。公司风险暴露考虑期限因素,并且一般以2.5年为限。

第二,评级方法不同。零售风险暴露没有初级法与高级法之分,但是提供过渡期供银行进行内部估值的准备。公司风险暴露存在初级法与高级法之分。

第三,处理方式不同。零售风险暴露将拥有相同风险特征的贷款作为一个风险贷款池来处理。每个风险池所呈现的风险特征要随时间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并且有规律可循。而公司风险暴露是单独处理每笔贷款的。

第四,评级政策不同。除非制定书面政策和程序,并向监管部门证明必要性和审慎性,不然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池通常不允许。这是因为零售风险池涉及到的贷款数目就会很多,不利于评估的稳定性。而非零售评级的限制更少,包括评级人员对计量模型评级结果的和评级认定人员对评级发起人员评级建议的否决。

第五,评级更新政策不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规定,公司风险暴露的债务人和保证人评级至少每年更新一次。而每笔零售风险暴露特征的变化情况则应持续检测,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各类资产池的损失特征和逾期状况,至少每季度抽样检查一次资产池中单个债务人及其贷款情况。

第六,违约定义不同。零售风险暴露是在债项层面进行定义的,零售风险某个债务人的某笔贷款发生违约,并不代表银行应该将该债务人在银行的其他贷款全都认定为违约。正因如此,银行往往是基于风险分池,而不是通过对债务人的评级来管理的零售风险暴露。此外,零售贷款者某笔贷款的违约并不影响他们在其他款项上的还本付息。而对于公司风险暴露,应在债务人层面认定违约,同一债务人的所有债项的违约概率相同。

在内部评级法的框架下,商业银行将小企业贷款归入零售风险暴露更为合适。

首先,小企业分布具有面广、分散的特点,行业内的小企业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所以批量处理更具规模经济;如果单笔处理,会浪费极大的人力与物力。

其次,小企业抵御外部冲击能力弱,暂时出现现金流周转不灵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按照公司风险暴露的违约定义,很容易将小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暂时性问题认定为违约,从而影响小企业其他债项的信用评级。如果将其归入零售风险暴露就会缓解这样的情况。

然后,银行可以通过小企业贷款,建立起零售风险池的操作,有助于提高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的水平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最后,将小企业贷款归入零售风险暴露,有助于商业银行节约资本,投放其他业务。同时,也能激励商业银行加大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有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

三、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实践分析

(一)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的最新实践:零售风险池

2008年10月17日,银监会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在零售风险暴露,尤其是零售贷款风险池方面,做出了细致的规定。所谓零售风险池,也就是商业银行在零售风险暴露中建立多个分池,按照特定划分标准将风险特征相类似的资产放于同一个分池之中,批量进行处理的做法。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对单笔授信额度小、数量多的小企业贷款进行分类处理,形成规模经济,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银行识别对某个分池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并加以防范。

零售贷款风险池的划分应该基于三个原则,即有效的同质性、有效的稳定性和有效的全面性。

首先,有效的同质性是指每个分池应该体现具有相同风险特征的零售资产。所谓“有效”就是需要有个“度”。即如果分得过细,每个分池内风险暴露个数太少,达不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如果划分过粗,每个分池内风险暴露个数太多,会使风险特征失去区别。要达到同质性,可以通过划分层次的多少和指标的独特性来控制。

其次,有效的稳定性是和安全性相联系的。如果划分指标的设计使得小企业贷款在各个风险池之间流动性过大,就很难评估某个分池的具体风险暴露。另外,还要顾及分类的集中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规定,若单个资产池中风险暴露超过该类零售风险暴露总量的30%,商业银行应向监管部门证明该资产池中风险暴露具有风险同质性,并且不会影响估计该池的风险参数。这是为了防止占比过大的分池一旦发生变动,对整个零售风险暴露所产生的影响。之所以要强调“有效的稳定性”,是因为要注意一些指标的实际经济意义。应该较少使用货币单位的指标,比如销售额或者贷款额,因为这些是名义指标,而非实际指标,会受通胀率等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削弱其区分度。

最后,所谓“全面性”是从两方面来解释的。一方面,是说所有分池要能有效地全面覆盖所有的零售风险暴露。组建分池是将零售风险暴露分成若干个小部分,便于管理。因此要保证划分指标时的一致性,减少随意性。千万不能遗漏某个风险暴露;另一方面,是说制定指标要考虑全面,不能只注重行业或者雇员人数,要综合考量债务人和债项两方面因素。

制定风险分池时,要注意综合考虑债项和债务人的风险特征。对于小企业而言,企业类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因素,比如属于成长型还是科技型小企业,前者还款来源主要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的收入,后者还款来源主要是专利技术等。这种性质上的差别不仅决定了他们还款的保障不同,还能够使银行提前考察风险预警指标,比如企业营业收入或者专利保护时间。对于小企业贷款而言,数据的缺失性也需要作为一个因素。对于那些不能够确定的数据,商业银行宁可谨慎地将其作为数据缺失处理,也不要为了提高小企业的评级,而接受虚高的利润数据。

零售风险池分类的第一层指标取决于银行看重的因素。比如银行希望得到违约客户和非违约客户的特征,那么就可以以“是否逾期”作为第一层指标。对于小企业而言,我认为第二层指标为“行业”比较合适。因为第一,逾期是针对债项而言的,那么之后结合债务人指标比较合适;第二,虽然小企业分散的行业多,但是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受到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比较类似。第三,小企业贷款有互相担保的现象,因此按照行业进行区分有助于从已经逾期的同行业小企业数据中预测其他小企业是否有违约的可能。第三层指标可以就同行业小企业进行区分,即从小企业信用评分或者是银行内部违约概率入手。这样有助于在同行业中发现业绩优秀与经营良好的小企业,加强对其发展的关注,可能将其培养成为以后的大客户。第四层指标就可以从债项入手,评估银行内部的违约损失率。第五层和第六层就可以从抵押和担保入手,估计银行的第二还款来源,符合银行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但又不至于过渡依赖第二还款来源,而忽视小企业的潜力。我的思路可以用图形表示如下:

零售风险池的设计指标还有很多,但是需要综合考虑债项和债务人的情况,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二)内部评级法下小企业贷款流程再造

传统的流程包括客户营销、调查评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五个方面。可将其合并为贷前管理、贷中管理和贷后管理三个方面,在内部评级法的框架下,对小企业贷款流程再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⒈贷前管理:简化贷款申请程序,定位企业经营特点,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第一,加快审查程序。小企业贷款具有“短、频、快”的特点,时效性比较强。因此客户营销和调查评价阶段,商业银行可以简化申请程序,合并执行若干个流程。比如信贷人员对于小企业客户进行营销时,可以同时进行授信的预调查;或者银行对小企业授信的调查与审查可同步进行,即信息的输入和分析同步进行。

第二,从非财务风险调查和财务风险调查两个方面完善贷前调查。非财务调查过程中要注重从工商部门、税务局等机构核实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真实的社会信用状况、缴税记录、年检记录等。财务风险调查过程中,非常需要核实其报表的真实性,反复比较三张财务报表,结合现场调查,筛选可靠的信息。比如通过对比海关方面的信息,验证是否夸大其业务量、虚高利润;关注异常的利润数字或成本数字;对主要业务部门进行走访,了解其实际销售情况等。

第三,将打分卡与内部评级法结合,完善风险识别能力。目前商业银行运用打分卡对小企业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判别。所谓打分卡,就是建立一系列对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管理、发展前景等进行考量的指标,对于每个大类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依据某些标准进行打分。但是这种信用评级机制也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对企业规模的强调不够。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财务指标、流动性等很多方面与大企业迥异,因此应该为小企业开发一套特定的信用评级体系。除此之外,打分卡技术是一种静态评级,一旦贷款发放之后,不利于动态监督。

为了改进打分卡机制,可以将内部评级法与之结合。因为首先,打分卡的结果往往是静态评级。而内部评级法通过对于模型数字的输入和强大IT支持,能够实现对小企业的实时动态评级。其次,内部评级法与打分卡技术能够彼此互补。违约概率是科学度量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指标,符合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弥补了打分卡过于主观的缺点。最后,国际银行的先进做法,比如瑞士联合银行和花旗银行,也从实践层面上证明了内部评级法与打分卡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

⒉贷中管理: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客户审批效率,缩短银行决策半径

第一,运用内部评级法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机制,随时更新小企业客户的信用数据,将潜在风险包括于价格之中。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意识,并未科学量化银行面临的风险。

所谓风险定价机制即在贷款定价中将银行所承担的成本、预期损失和风险溢价包括其中。对小企业贷款而言,经营费用可能比重更大,资金成本可能比重较小。贷款风险定价机制需要银行提供内部准确的资金价格和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前者是定价的基础,后者是成本细分的依据。

内部评级法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内部评级法将贷款定价的基础建立在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通过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所得到的预期损失越大,贷款利率越高,从中银行能够得到的风险补偿也就越大;另外一方面,内部评级法有助于银行了解贷款的成本结构,提高经营效率。银行可以从资金成本、经营费用、预期损失和风险溢价四个方面将成本进行分割。如果资金成本比重过高,银行可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比如扩大存贷利差、提高杠杆比率等;如果经营费用比重过高,银行可以简化经营流程,减少重复操作环节等;如果预期损失比重过高,银行可以要求小企业提高抵押担保改进债项评级等。

第二,注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小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比较封闭。信息不对称现象存在于两个层面,一个是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即商业银行对小企业客户的了解有限;另一个是基层行与审批行之间,即基层行在资料传递、上报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的缺失和扭曲。商业银行有必要下放审批权,缩短决策半径,提高审批效率。

⒊贷后管理:关注信贷预警信号,积累企业信用数据

在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评估中,就能发现信贷预警信号,比如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小企业商品销路受阻,与宏观环境的变化、小企业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行业的需求等因素有关;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下降,表明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下降。商业银行需要辨别这个比率是暂时地减少还是小企业自身因素导致趋势性减少;留存收益占总资产比重下降,表明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如果小企业的流动资金临时出现问题,留存收益不足也表明其偿债能力将出现问题等等。

内部评级法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收集和储存关键借款人和贷款特征的数据,以便对内部信用风险计量和管理过程提供有效支持,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内部评级、评级日期、得出评级的方法和关键数据、模型等等。这对于贷后管理也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编,罗平编审.外部信用评级与内部信用评级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翻译.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9).

3.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巴曙松,牛播坤,向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路径的国际差异比较及其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6(4).

5.岑伟.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中小企业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2005(11).

6.陈颖,鲍正新.零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研究[D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www.省略.2008-08-01.

7.戴国强,吴许均.基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贷款定价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

8.韩文亮主编.商业银行科学决策的基石―上海银行研究资料集萃[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孙 艳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工商金融部门管理培训生

上一篇:社区银行与关系型贷款:优势及成因分析 下一篇:本刊荣获“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