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8:32:56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权配置制约激励和约束

1内部审计权的配置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运行造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所有者成了委托人,管理者成了人,这样便出现了委托——关系。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出发,委托人和人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于是产生了“人”问题——人具有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搭便车等行为。为了协调委托关系,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做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完善的公司财务治理成为必不可少的前提。内部审计从权利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财权,是财务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由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是为了检查单位内部各项既定的政策、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企业的目标是否达到。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认识内部审计,提高内部审计的高度,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内部审计是一种财权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指内部审计的管理权,即内部审计隶属于哪一个管理层,探讨内部审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基础;第二层次是指内部审计的执行权,即内部审计由哪个部门或哪类人去执行才能够很好的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以及如何执行。

1.1目前的实践中关于内部审计的管理权有以下几种模式

(1)董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在英美等公司治理结构较完善的国家较多使用这种模式。它以董事会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通过设独立董事、建立董事会下的财务总监负责制等实施内部审计,以提高内审独立性和治理效率。其特点包括:①董事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由董事会一致同意确定,由其对公司会计信息、资金营运及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对经理层实施监控;②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③财务总监负责制。财务总监的人选由董事会决定,并对董事会负责,作为董事会的派出机构专门对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2)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这种模式在德国最为典型。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监事会下设董事会,因此,由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更具权威性和独立性。监事会中有相当数量的独立监事(独立于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监事),以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

(3)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并行。指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共同领导内部审计。从组织地位上讲,审计委员会低于监事会,但它不受监事会的直接领导,不对监事会负责。这种模式是对前两种模式的折衷。由于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划分比较困难,可能出现重复监控、互相推卸责任等现象,并且在二者意见出现分歧时,对于机构内其他部门来说可能出现双重指挥,由此而带来的矛盾使内部控制实际上变得无效。

1.2目前内部审计的执行权的行使模式

在单位内部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团队,对内部审计份内的事务进行监督。在单位内部由相关人员兼职执行,这种模式的效率不高。

从权利配置的效率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最优的权利配置应该是成本和效益、效率、效果相统一的配置模式。配置的模式的管理权和执行权应该结合着思考和应用。因为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先天需要权威性和独立性,故管理权配置模式是统一领导和权责结合的权利安排模式。内部审计管理权应当隶属于公司的最高权利部门,同时独立于相应审计的执行部门。

2内部审计权的制衡

当内部审计权以一种方式配置后,如果只管权利的安排而忽视权利的制衡,其权利就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内部审计权的制衡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内部审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的矛盾,以保证内部审计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内部审计的效益、效率、效果。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讲,内部审计权利的制衡应从其独立性的角度来思考。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该贯穿实质独立和形式独立。实质的独立是一种制度独立,从规范的角度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最重要的措施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可行的模式有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和工资福利管理独立化。

从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来看,主要有两种途径:内选和外聘。实行聘用制,聘期分为定期和短期两种,定期每期为3年,短期可根据工程情况而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也实行从委派部门系统内部调选;如系统内无合适人选时,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实行一次考选分批聘用的机制,考选和聘用是基本的原则,建立内部审计人才库是重要措施。

从内部审计人员的福利和工资来源看,主要有受监督部门承担和上级部门承担两种模式,前者又分为受监督部门直接承担和间接承担。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由管理内部审计的部门支付,不与受监督的部门经济效益挂钩。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出差费用由上级管理部门按规定标准给予报销,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由公司总部拨款,管理部门负责发放。并且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比照企业副职的平均年薪,结合相关规定考核后与被监督部门协商确定,每年由被监督部门上缴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统筹发放。

3内部审计的激励与约束

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公司运营方面,看公司的资产是否得以保护;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及时。内部审计必须查找风险,确保内部控制的建立,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内部审计是企业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促进经济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内部审计把其对象作为其“对立面”,很少以积极方式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是在出了问题后通过审计来指出问题的所在,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并对其进行后续审计和跟踪以及在将来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在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因为法律要求设置而不得以而行之,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规划,在观念上认为内部审计不产生经济效益而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在机构改革和重组过程中,随意撤消,精简抽调。机构设置基本上平行于或低于其他职能部门或在财务部下,使其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有的企业片面以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企业的内部经济问题,影响职工团结,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所以对内部审计进行激励和约束是搞好财务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内部审计的激励不足,而约束太多,导致内部审计在很多公司形同虚设。

内部审计激励和约束的措施有:

(1)合理定位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的四大职能:①监督职能。通过审计监督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揭露违法、违纪、营私、舞弊、贪污盗窃、损失浪费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达到加强控制、严肃企业制度,强化企业管理的目的;②控制职能。在经营企业中,内部审计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控制形成相比,更具有全面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且内部审计独立于其他控制系统之外,是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它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具有超脱地位,内部审计人员是代表企业决策管理层,站在企业的全局分析和考虑问题,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③评价职能。内部审计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条件了解和评价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运转状况及资源优化配置状况。通过审计,评价企业运行效果,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向企业提出改进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内部审计重点要放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抓住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问题,就抓住了要害;④管理职能。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本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方针、计划编制、组织机构、技术研发、资源分配、内控系统等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价,确定经营管理的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通过合理界定职能和安排权利,充分发挥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

(2)提高内部审计地位。内部审计地位不高,会直接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缺失。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离开独立性,审计结果将毫无意义。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是其监督、控制和评价职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

(3)加强政府部门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力度。内部审计作为一个对企业管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作用的职能部门,但是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和规范却很少见,应当加强内部审计的政府指导,制定统一的具体的职业要求,使得内部审计得到应有的职业尊重。

(4)提高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已颁布了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关于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应当颁布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

(5)促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对内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和内部审计在公司的实际地位和实际效果。而决定企业管理者对内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又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哲学观念、品德和对公众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态度,以及他们自身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品德、价值观和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其他人员对内部审计的看法。若企业管理者拥有正直的品格、良好的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和要求,内部审计就会得到企业其他人员广泛的支持。反之,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就会比较差,实际效果也很难让人满意,所以提高公司管理当局的水平也至关重要。

(6)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作为一名称职的内部审计人员,能否顺利、出色地完成其使命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和审计职业判断水平,是否熟悉企业经济活动,是否了解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的投资、融资规则和惯例,是否具有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等。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学历偏低,而且知识更新较慢,基本技能不足,不能适应内部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

(7)提高内部审计的审计方法、审计手段。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在沿用老一套的查帐方法,以帐论帐,把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作为审计的重点,忽视对企业资本运作的整体分析、资金未来效益的预测,致使审计效果较差,深度不够,内容单一,范围狭窄。在内部审计手段方面,虽然企业财务基本上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内部审计仍处于原始的手工查帐状态,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运用较少,效率较低,审计手段滞后于会计信息产生的技术手段。

(8)建立内外部审计协调的定位和良好人际关系。为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将协调定位在国家审计机关对组织实施政府审计时要求内部审计提供的合作,而应以内部审计为出发点,考虑由于审计范围可能存在重复而需要内、外审计之间的沟通。另外,内部审计活动特别强调与各方面的沟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这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获取信息,了解被审计部门的情况,并最终落实审计结论和建议具有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就是基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而产生的需求。

4启示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内审地位组织结构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许多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基于管理发展需要,逐渐提高和重视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和作用,如: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专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计划、执行和结果的提出,并负责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内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情况,具有相对独立于管理层的地位。当前我国很多政府机构为了加强内部的经济监督、管理与控制,也设有内审部门。相对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而言,内部审计受组织内部的干预、控制、阻挠的可能性很大,其所处的位置使其地位极其尴尬;国家《审计法》规定各单位和组织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内审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其权力与职责没有法律条文的严格规定,因而其法律地位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再加上政府部门的特殊之处使内部审计不稳定的地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组织结构对内部审计地位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部分政府机构的内部审计在组织机构中处于第三管理层(见图1)。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内审部门只能对第三层面及其以下的各组织职能部门行使经济监督、评价、风险管理及服务等职能。如果上级领导层重视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作用,则内部审计的权限可上滑至第二管理层面,但如果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内审的监督控制权限可下滑至第四业务层。

政府部门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辅助最高管理层实施组织内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内审部门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和独立性就应予充分保证。借鉴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中实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政府部门可以设计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图。新的组织结构图在党组织委员会下设立一个审计委员会,全面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向内部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结果,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结构中跃居第一管理层,从而促进内部审计对该组织机构进行全面的经济监督、评价、风险管理和服务。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图,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因难。—般正职领导全面负责党委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向正职领导报告审计结果是较现实的操作,并且正职领导负责可以降低群体意志表决带来的工作低效问题,还仍能保证内部审计在组织结构中居于较高的管理层,取得较稳定的相对独立的地位。

2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对内部审计地位的影响

政府部门行使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如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对国民教育的管理、对国家税收的管理等,因而被赋予执行相应管理职能的权力。政府部门管理层的管理涉及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很广泛,主要包括对业务、人事、外事、财务、后勤及纪检监察部门的管理。影响到内部审计地位的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包括:

(1)管理层的道德品质。政府部门的高层领导正直、公正、实事求是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性。高层领导及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和间接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监督、指挥、控制、管理工作,其思想品德、办事作风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态度,高层管理者的独立性品质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精神上保持独立性的保障。

(2)管理层的管理水平。高层领导在机构的管理过程中,是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还是较主观臆断,是强调机构的风险管理和防范还是鲁莽行事,是授权监管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协调和统领的作用还是事事亲历而为之,是通过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及学习创新等现代管理理念来履行组织目标还是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等,直接影响内部审计职能及作用的发挥。若高层领导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摒弃主观臆断等管理方式,内部审计就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内部审计作为现代组织机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大有作为,其地位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3)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前面讲到高层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能够监督、评价的管理层面,高层领导还可以借助内部审计这把利剑,对组织内部涉及经济活动的人、事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如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投资资金的投入与产出、财务收支的规范化管理等。高层领导在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被审部门之间发生摩擦或较尖锐的矛盾时,可以协调和化解矛盾,充分肯定内部审计部门的成绩,树立审计部门的威信,内部审计的地位就会得到提高,从而充分发挥其监督、评价、服务等职能。否则内审工作受到严重的阻碍,其职能就难以得到履行。

3内部审计为组织创造的价值对其地位的影响

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创造价值的形式有多种:查出违纪违规事件,如:私吞或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私设小金库、乱收乱罚等;进行组织机构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提出完善内部管理的控制制度建议和措施;开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供人事部门参考;监督和控制投资资金的支出与效益,节约投资,促进效益的提高等。内部审计为组织创造的价值越大领导层就越会注重到内部审计在组织的监督与控制中所起的作用;其他职能部门和员工便更信服内审活动,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份量;对被审单位而言则有更强的威慑力,促进其自身的控制与监督;对内部审计人员而言,也会增强他们对内审工作的信心与激情,因而内部审计为组织创造的价值大小影响到内部审计的地位。

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为了提高其在组织内部的地位,必须充分履行其为组织提供增值型服务的职能,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通过内部监督,查错纠弊,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运转的良性循环,为本组织机构平稳发展和目标履行保驾护航;②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风险评估,警示机构领导层,促进机关的内部管理与控制,避免管理控制漏洞缺陷带来的损失。如通过参与某些项目、工程的有关规章制度、计划方案的制订,提供相关的审计建议;③通过参谋、沟通,将调查、了解、评价、分析、判断经济活动信息传送给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决策层出谋划策,促进管理,提高效益;④通过咨询服务,拓展内部审计其他服务功能,为本组织带来服务增值。

4内审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内部审计地位的影响

内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执行者,他们直接与被审单位打交道,其言行举止和业务技能是审计部门地位的保护和维持的直接透视窗口。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对内部审计地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和政治品质。为了维护内部审计的地位,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做到清正廉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尽量保持形式上和精神上的相对独立性;要具有职业谨慎的品质、保守涉及个人隐私、集体利益的秘密;涉及威胁被审对象的权力、岗位、声誉等棘手问题审查时,审计人员还要与被审对象斗志斗勇,在工作中做到细致具体全面,要有胆量和乐于奉献牺牲的精神开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对内审受制、受约束的状况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对决策权和处罚权的缺乏要有正确的认识,坚决履行好被赋予监督权、评价权、建议权,当好管理层的参谋。

(2)专业技能。内部审计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内审人员专业技能包括要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与原则掌握;审计技术方法恰当运用;审计线索、信息的敏锐涉猎;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收集,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等。出色的专业技能,才可能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受到被审单位和领导的青睐。

(3)沟通协调能力。内部审计人员的协调沟通能力体现和贯穿整个内审过程中,直接影响到内审部门与被审单位、其他部门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结果传达到组织内部的高层领导的结果。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准确定位,确立大服务观念,用战略管理的眼光,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对存在的问题予以严肃指出,并热情地帮助其整改纠正;更多更及时地向领导提供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和决策所需信息,促进和加强本组织机构的规范管理。

(4)学习创新能力。内部审计要在法治化、信息化的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自强不息,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加强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使内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断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及国际内部审计的新理念、新方法,逐渐运用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取代现在的财务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逐步掌握运用计算机审计取代手工审计的技术手段。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要把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作为内部审计地位提升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创建学习型内审团队。

参考文献

1石贵泉,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一、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问题

很多文章提到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问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其履行职责的基本条件,一方面是内部审计的职能、职责和广泛的工作内容,需要有专门机构来完成它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审计的独立性,决定内部审计不能与其他部门职责相混淆。这种独立性表现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可以直接向决策层报告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结果;可以按照制度规定独立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可以不受干扰地独立、客观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可以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可以对有关问题向决策层提出意见建议,并对落实情况追踪检查。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有在财会部门设置的,有在纪检监察部门设置的,也有在其他职能部门设置的,情况较为复杂。

有些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会计部门放在一起,难以对校本级财务做到监督检查,也不可能如实向上级报告自己的不足或违规之处。如果监督检查所属部门,由于下属单位执行的财务制度和要求,一般是按照学校财务部门的规定与要求去做的,即使存在不合理、不合法,或管理上的漏洞与问题,内部审计人员也难以正确履行审计职能。

还有的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监察部门在一起,则是把性质不同的两种工作职能混为一谈。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对高校内部的财务收支和其它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是以增加价值与提高单位运行效率,帮助单位实现目标,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纪检监察部门是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廉政建设方面而进行的监督和检查,是以规范人的行为为目的。而且,内部审计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由谁监督。

其实,既然是内部机构,那就与单位内部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部审计不可能是世外桃源。因此,能独立设置当然更好,如果不能,其实放在哪个部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其机构能否发挥作用,看其职能能否发挥作用。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问题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应该能够满足以下审计需要:如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懂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成本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要懂得计算技术与数理统计上的对比分析等专业方法;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及财务政策。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要对高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有识别能力;要能评估发生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大小;要能提出好的建议,避免风险的发生,或使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失最小。开展采购比价审计、工程决算审计,要了解物资的市场行情,工程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工程的计量标准和计价方法等有关物资与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测算专业技术。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要懂经营、会管理、善分析、能预测,具有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风险管理评估水平。

目前,一些高校在审计人员的配置问题上很随意。有的单位把内部审计工作由某个财会人员来兼职,或由监察人员来兼职,或由某个部门的管理人员来兼职,或随便抽调几个人组成审计机构,这样做不但不能履行好内部审计职能,也影响其本职工作,两项工作都做不好。所以,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履行好内部审计职能和职责,不但需要懂财会的专家,也需要懂经济、懂管理、懂工程的专家,并且应是专职的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内部审计人员,这样才能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内部审计职权定位问题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职权有三点之说,也有两点之说,目前比较集中意见是监督和评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也都把职权定位为这两点。根据规定,高等学校要按照《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开展审计工作,其职权范围除硬性规定以外,还有机动一条,就是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由职权范围最后一条可以看出,审计职权范围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职权范围和审计效果是一对矛盾,审计范围大,效果可能就会减弱,这是由内部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力的有限性决定的。规定中主要是对高校财务收支、不同形态的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风险管理以及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的审计。主要针对经济活动的事后审计。就高校而言,审计职责应该前伸。对财务预算管理,应该从预算的制定开始就要严格审计,高校的预算执行一般问题不大,关键在预算的开始,一些不合理的东西都是从预算就开始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对外投资项目的审计也要在决策之初进行审计。但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抓住重点;二是与财务职能严格区分开来。

高校内部审计是学校的职能部门,有着其他部门不可代替的作用。内审部门既可以参与改革措施的制定,又可以监控改革措施的执行,并能针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层反馈,提出完善改革措施的建议,避免改革失误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的途径

(一)建立高校内部审计刚性体制,切实提高内部审计地位

从国家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并从体制上使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强化重视,并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内部职能部门协调等方面创造条件,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加强审计力量,优化审计人员结构,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要配强配齐审计人员,要使审计人员有与其他部门同等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要加强审计工作规划的制订和审计人员梯队的建设,使审计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

(三)选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

审计工作要从重点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选准突破口,先点后面,以点带面,最后达到面面俱到。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实现审计工作最优化。同时要拓展内部审计领域,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整体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新形势发展给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品德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范围的扩展,要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力。要自警自励,永葆旺盛的精神状态。

(五)优化内、外部审计环境,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增值评价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中对内部审计作了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定义拓展了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空间,突显了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领域的巨大潜力,明确了内部审计是增加商业银行价值的工作目标。

就国内外对于内部审计增值研究的成果来看,大致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内部审计增值的涵义研究、内部审计增值的途径研究及内部审计增值的评价方法研究。与以往对于内部审计增值问题的研究思路不同,本文立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建立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并结合平衡计分卡的建模思想,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增值评价模型。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利益相关者模型

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职能部门,其利益相关者应是对内部审计活动产生影响的,或是受内部审计活动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本文所使用的米切尔评分法是由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1997)提出来的,该方法要求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属性中至少一种:合法性、权利性及紧迫性。通过利用米切尔评分法对内部审计的利益向相关者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应包含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被审计单位、金融监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六大部分。

对于不同的内部审计利益相关者,其对于内部审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决定了内部审计增值内容及形式上的多样性。董事会关注于内部审计在银行经营决策的可行性和决策执行的效益性等方面提供的确认服务;监事会关注于内部审计对全行的财务活动、经营决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提供的确认服务;高管层关注于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业务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提供的确认和咨询服务;被审计单位关注于内部审计在揭示经营行主要业务的风险状况和重大风险事项、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及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提供的确认和咨询服务;金融监管机构关注于内部审计在监督银行整体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等方面提供确认服务;外部审计机构则关注于内部审计在降低外部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减少重复性工作等方面提供的确认服务。

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的分析,本文建立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利益相关者模型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增值评价模型

平衡记分卡是管理者衡量企业职能部门能否为企业增加价值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职能部门,同样可以使用平衡记分卡来评价内部审计部能否增值。然而,图3中示的平衡计分卡基本评价模型并不能够全面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的增值效果,必须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才能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增值作用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评价。

基于上述分析,利用本文第二部分所建立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利益相关者模型,参考平衡计分卡的基础评价模型,结合现代内部审计发展和现实需求,提出了六位一体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增值评价模型,如图2所示。

图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增值评价模型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增值评价模型中各部分对应的具体指标包括:

(1)董事会/监事会。具体指标有:董事会/监事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履职满意度、上报董事会/监事会的内部审计报告数量和报告质量、审计计划完成率等。

(2)高管层。具体指标有:内部审计建议的采纳率;内部审计建议新增或完善规章制度的数量、对内审部门投诉的数量、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履职满意度等。

(3)被审计单位。具体指标有:揭示风险金额、揭示风险问题数量、整改建议数量、揭示问题属实率、审计时间及频次等。

(4)金融监管机构。具体指标有:内部审计完成监管要求项目次数、对完成监管要求项目审计成果的满意度等。

(5)外部审计。具体指标有: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利用率、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所减少的外部审计时间和成本、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满意度等。

(6)创新与学习。具体指标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结构、内部审计人员所取得的职业认证数量、内部审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和频次等。

四、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增值评价问题,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并结合了平衡计分卡的建模思想,最终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增值评价模型。由于时间及个人能力所限,本文提出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的评价模型以及对应指标还有待完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和审计实践中不断的修正改进。(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西安分局)

参考文献:

[1]孙丽.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3.

[2]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

[3]柳红.内部审计增值性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 平衡计分卡 绩效

一、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固有的缺陷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设置相应内部审计机构,导致我国的绩效审计发展的十分缓慢。在国外,他们的内部审计绩效体系较为完善较为成熟,我国的内部审计绩效研究目前还处于低级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提升空间,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过分注重企业短期效益,忽视长远盈利,导致管理者急功近利,不能统筹规划从全局上考虑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范围太狭窄,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评估,没有注重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没有将各个部门的目标联系统一起来,互相都是孤立的,这样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的体系。

(三)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结果基本上并没有被好好利用。绩效评价结束之后,并没有一定的惩罚和奖励措施,员工的积极性不能被带动起来。主要原因是未建立健全的规章和制度,从而没有一个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

二、影响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的外在因素分析

(一)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不断变化是影响内部审计部门评价的外在因素之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自正式批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以来,不断对其修订,以使内部审计准则满足广大审计工作者的需要。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在按照条例的前提下,修订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内部审计的工作和内部审计部门以及每一个外部利益相关者都紧密相联系。他们对内部审计的不同期望,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外部审计人员从某些性质上来说和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一致性,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基于内部审计的工作必须是有效的,能够为外部审计人员所借鉴的。企业的客户则期望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每笔交易的安全性,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关注的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比如企业上游的供应商担心解企业的资金链是否能运转良好,能否及时的支付货款。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评价要结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保持绩效评价的灵活性,根据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变化而变化。

三、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理论概述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绩效管理体系,它之所以叫做“平衡”是因为它从内部流程、财务、学习与成长、顾客四个方面来对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考评,使管理者对公司战略性的领域做出全方位的思考。在图、表、卡的详细解释和说明下,让管理者清晰明企业的战略的规划。它改变了传统的绩效评价采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的方式,通过财务和非财务的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四、平衡计分卡体系的优点

平衡记分卡作为一种高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它还体现了先进的审计管理思想。其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可以被克服。平衡计分卡反映了组织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把企业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短期的战略规划很好的相链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略管理体系,实现了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平衡计分卡能够使组织高效的运行,使整个组织的行动力空前一致。平衡计分卡是将四个层面的相互结合起来的,能够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要素结合起来,高效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为企业未来的发展铺下道路。

(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员工的培养,如何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如何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是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平衡计分卡较于传统的绩效评价能鼓励员工创造性的完成目标而非被动,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有的时候员工比管理者更能够发现问题所在,这样能够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

五、内部审计部门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构建

(一)财务方面

财务目标是组织的最终目标,它关系到学习与成长,客户,内部流程这三个方面的策略是否成功实施。在企业绩效考核中,财务指标可以直接反应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股东和投资者最为关注它。但是审计部门不能够直接创造价值,只能够通过间接地为企业提供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来帮助企业增加价值。

第一,外部人员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价后,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其工作成果,无论从工作时间,工作成本,工作量上都大大减少,总之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益。第二,由于内部审计独特的工作性质,审计人员对企业各个方面都很熟悉,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直接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向管理层提出积极性、建设性的意见,并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最后,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对特定作业任务效率与效益性进行评价,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作业数量,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 学习与成长方面

平衡计分卡关注的是企业长期的发展,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才可以更好地为企业贡献自己,使得企业可以更长久的发展下去,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管理,同时能够调动他们积极改进内部审计技术,主动获取内部审计前沿动态,提升自我价值,降低了离职率,保证内部审计队伍的团结性与稳定性。在这个层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员工保持率、新产品的销售比率、员工满意度等。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内部审计部门平衡计分卡考评体系的构建[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0,10.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一、基于BSC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应用于组织各部门的平衡计分卡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部门自身特点设计绩效指标的途径,但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并不是对所有部门的绩效评价都适用。因此,必须针对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特点对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作出相应调整,以便实现平衡计分卡在绩效评价中的价值。考虑到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的独特性,在评价高校内部审计绩效时可以忽略财务维度的评价指标。这是因为内部审计部门创造的效益是间接的、隐形的,无法进行准确的衡量。如内部审计部门对被审计部门进行监督,这种威慑作用可以敦促被审计部门控制成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而这类隐形的价值提升是很难进行量化的。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内审工作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审工作是由分管内部审计工作的副校长进行指挥和监管的,高校的党委和相关校领导负责指定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指导方针,检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要求、工作计划,并对重大的审计项目进行审议,对内部审计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应当设立高校管理层维度指标对内部审计绩效进行考量。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也就是高校同内部审计部门平级的其他部门。由此可见,客户维度主要是针对高校被审计部门设计的。与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相似,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学习与成长维度主要针对的是内部审计人员方面提出来的。

因此,可以构建一个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二)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修正后的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并结合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特点,本文选取的高校内审绩效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及运用――以D大学审计处为例

(一)D大学审计处基本情况介绍 D大学审计处隶属于某部属重点高校,由党委和主管内部审计工作的校领导直接领导,平行于财务部门,独立性较高。审计处依照国家法规政策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及其下属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学校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目前审计处主要负责的审计类型是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

(二)评价方法及运用 由于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指标的特点,且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具有一定资历的专业人士针对实际情况对各指标权重作出主观判断,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进行考量。

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分层思想,本文将审计处内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分为综合绩效代表的目标层、四个维度构成的准则层以及具体指标层三个层次,如表2所示:

根据分层后的指标体系,可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量化。

(1)指标权重的确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共选取了包括两位审计师和两位审计专业研究生在内的四位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数值方式给出判断,并写成矩阵形式。表3中aik表示相对于M而言,Ai和AK的相对重要性。专家根据经验和所掌握的信息两两比较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根据九分制评分法给判断矩阵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评分。

另外,还需要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当一致性比率CR

按照以上思路,可以得出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的确定过程和结果如下:

首先,计算准则层各个维度相对于内部审计总绩效的权重。

一致性检验:λmax=4.0155,CI=0.005167,CR=0.005741

由表6可知,高校管理层、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比重7.59%、19.62%、37.34%、35.45%。

随后,计算各维度的指标相对于其所在维度的权重。

一致性检验结果:λmax=6.0557,CI=1.24,CR=0.044919

最后,根据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相对权重W,和指标层各个指标相对于该维度的相对权重Wij,计算得出各指标相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总绩效的权重,即Wij=WI×WU,如表11所示。

(2)指标评分。根据指标赋值法对定性指标划分为五个档次,每个档次赋予一定的取值范围,即A(90~100分)、B(80~89分)、C(70~79分)、D(60~69分)、E(60分以下)。同时对定量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由熟悉内部审计流程的两位资深审计师按照五个档次划分定量指标的数值范围,然后根据A(90~100分)、B(80~89分)、c(70~79分)、D(60~69分)、E(60分以下)进行打分。最后得出各指标的评分表如表12。

(3)内部审计绩效综合评分结果。综合评分计算结果如表13所示。

(三)评价结果分析 从评价结果各因素的权重来看,用于评价内部审计绩效的高校管理层、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高校内部审计绩效的影响程度分别为7.59%、19.62%、37.34%、35.45%。这个结果与高校整体情况相符合。其中,内部审计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权重较高,说明这两个维度的因素对高校内部审计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高校内部审计绩效的根本推动因素。因此,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若想提高内部审计绩效,应主要从改进内部审计流程和提升部门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入手。另外,从高校内部审计的两方面主要客户来看,被审计单位维度的权重大于高校管理层维度。这说明被审计单位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应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而高校管理层主要是在总体方针政策和战略目标上对内部审计部门产生影响。

从评价的得分结果上来看,D大学审计处的内部审计绩效情况总体还是令人满意的,但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首先,高校管理层维度的得分比较高,这说明该校审计处在组织结构上独立性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管理层提供使其满意的信息。其次,在被审计单位维度的评分方面,不难发现,虽然该校审计处能够对被审计单位保持客观公正性,但审计处仍然只扮演着传统意义上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角色,尚未提升到为学校的总体战略服务的高度。另外,在内部审计流程维度方面,该校审计处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但存在一定程度上人手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校为审计处安排了研究生助管和本科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助理审计,这些学生均为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在读生,笔者就曾在该校审计处做助理审计的工作。此外,虽然该审计处的工作成果较好,且失误率较低,但工作的效率还有待提高。最后,从学习与成长维度看,审计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比较高,所有工作人员都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且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占很高的比例。另外,该校审计处比较注重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人员也都积极为自己充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但从得分情况来看,该校审计处的审计工作与科研结合的还不太紧密,因此,在这方面仍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该校审计处的内部审计绩效还比较理想。对于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进行客观的考量和评价有助于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提升和完善,同时,也为高校管理层提供了了解学校审计部门工作情况的平台,促进学校不断发展,为高校总体的战略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秦扬勇:《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韩晓梅:《企业内部审计绩效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吕洪涵:《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研究》,《中国审计》2007年第6期。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建议

1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1.1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亦被称为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督导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等,是关于如何治理公司实体、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程,即运用权力指导公司的方向,监督管理人员的行动,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和按照公司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公司。“治理”一词源于希腊语和拉丁文,指的是掌舵、指引和统治;用轮船掌舵人来比喻公司领导者是再贴切不过了,因为掌舵人的职责就是要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来预测风向、潮汐和水流,好的导肮,往往是在他领导最得力的时候人们却不易察觉到这种指导作用的存在。

1.2内部审计

美国著名的内部审计学家劳伦斯,索耶(1990)在其著作《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功能,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组织中内部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各种评价活动,审计人员对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独立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各种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

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届年会对内部审计进行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状况的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淮则委员会会通过。

2我国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现状

2.1内部审计的内容、范畴未达到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要求2003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按照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要求,履行下列职责:①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单位,下同)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②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③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④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⑤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⑥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⑦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

2.2内部审计方法技术落后于公司治理环境下内部审计发展新趋势

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的传统的方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公司中应有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应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财务收支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身机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

在我国审计发展的二十年中,虽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能够对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一定指导,但是该规定的内容缺乏具体业务操作的指导,因此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大多数公司长期以来都是运用查帐手段为主进行审计,分析方法也是以财务分析为主,没有很好地把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评审技术、价值工程、经营分析等技术方法运用到审计实践中去,造成审计分析问题层次浅,系统性不强,难以很好地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成果,使得内部审计的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3建议

3.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首先,把好内部审计人员来源关。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可塑性。本人认为为了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获得内部审计人员:①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工商管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②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③本企业其他部门的管理或技术人员中的优秀人才。

其次,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组成结构。内部审计效能的发挥程度,不但与内部审计人员的个人行为相关,而且与其所组成的群体行为也直接相关。所以内部审计人员的组成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配备内部审计人员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结构:①人员业务水平结构,即高级、中级和初级审计人员的配套和合理的比例。②人员的专业技术结构,要尽可能做到“四师”配套,即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和律师四方面的人员组成;③人员的年龄结构,要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人员和富有革新精神的青年审计人员合理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再次,以激励和惩罚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学习。这需要公司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进行内部审计考核和选拔,及时更换不适合做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迫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另外,对审计成绩突出的内部审计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3.2大力开拓审计范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总体上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周志》中的"哈尔滨工业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但在写作目的,选题等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

〖BT1〗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探讨会计,财务管理前沿理论问题;

2.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并

解决财务,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BT1〗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论文选题应尽量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会计实践中的问题;

2.应注意选题的创新性,题目应尽量避免与往届重复;

3.选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应适当,避免过于简单,达不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工作量;

也尽量避免难度过大,影响完成质量;更应避免选题面过宽,过大,无法纵深探讨.

以下论文写作方向和题目,可供大家在选题时参考:

1.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目标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3.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4.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5.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6.企业责任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7.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9.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问题的实证研究

10.激励股票期权理论及应用研究

1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12.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3.企业重组的会计问题研究

14.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管理

15.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分析与财务决策

16.企业财务控制机制研究

17.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

18.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19.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资本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2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22.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3.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4.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5.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6.企业财务网络化管理研究

27.企业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2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29.会计会计报表系统设计

30.计算机会计学中总账的设计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2.独立审计质量控制

33.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管理

34.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独立审计风险的实证分析

36.审计风险及防范的实证研究

37.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

38.电子商务下的审计风险及控制

39.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0.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41.债转股问题及对策研究

42.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43.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管理

4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45.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46.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47.企业对外投资财务控制研究

48.企业生产环节财务控制研究

49.企业销售环节财务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总体上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周志》中的"哈尔滨工业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但在写作目的,选题等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

〖BT1〗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探讨会计,财务管理前沿理论问题;

2.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并

解决财务,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BT1〗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论文选题应尽量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会计实践中的问题;

2.应注意选题的创新性,题目应尽量避免与往届重复;

3.选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应适当,避免过于简单,达不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工作量;

也尽量避免难度过大,影响完成质量;更应避免选题面过宽,过大,无法纵深探讨.

以下论文写作方向和题目,可供大家在选题时参考:

1.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目标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3.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4.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5.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6.企业责任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7.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9.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问题的实证研究

10.激励股票期权理论及应用研究

1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12.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3.企业重组的会计问题研究

14.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管理

15.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分析与财务决策

16.企业财务控制机制研究

17.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

18.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19.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资本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2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22.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3.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4.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5.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6.企业财务网络化管理研究

27.企业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2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29.会计会计报表系统设计

30.计算机会计学中总账的设计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2.独立审计质量控制

33.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管理

34.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独立审计风险的实证分析

36.审计风险及防范的实证研究

37.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

38.电子商务下的审计风险及控制

39.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0.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41.债转股问题及对策研究

42.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43.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管理

4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45.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46.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47.企业对外投资财务控制研究

48.企业生产环节财务控制研究

49.企业销售环节财务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1建立系统设计前期研发机制

以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咨询项目研究为依托,建立系统设计前期研发机制。通过将ERP业务审计研究、智能分析审计体系研究、公司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特性及其审计研究等项目列入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咨询项目计划,联合国际知名的审计软件开发商、公司系统信息化建设单位,深入研究审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各方面问题,根据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最新发展,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领先实践,研究提出了ERP业务审计系统、智能连续审计系统(审计监控预警系统)开发建设的技术路线、系统架构与功能,为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2建立系统建设过程管控机制

得到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获取多部门业务数据,是推进审计系统建设的管理难点。为此,审计部门紧抓机遇,以公司开展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专项治理活动为契机,将审计系统建设所需数据集成需求,纳入公司重点工作平台,大力推进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获得各部门的充分理解和对数据提供的大力支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与公司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周、月例会机制,及时研究讨论系统开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系统建设过程管控,提高系统建设质量;根据各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业务骨干开展技术攻关,持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提高系统易用性水平,为建成好用、实用、高效的审计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

3建立系统应用情况考核机制

通过制度指导、强化考核、典型示范、知识普及,推动各单位积极应用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方式。一是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各单位做好系统应用工作、健全系统运维体系、加强应用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制定系统应用定期考核、量化评分机制,发文通报考核情况,不断缩短考核周期,持续加大考核力度。二是将信息化纳入审计工作管理对标的四项重点之一,引导所属各单位着力推进审计信息化,深入思考,及时提炼工作经验,通过典型经验的机制,共享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培训的常态机制,培训工作纳入每年年度工作计划,公司总部、分部、省公司(直属单位)各司其职,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加强系统应用知识、管理制度的推广、宣贯力度。

4建立审计信息化理论研讨机制

组织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总结、提炼审计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开展理论研讨,撰写工作论文;抽调部分单位的审计信息化骨干组成评审专家组,对各单位提交的论文进行评选,提出修改完善意见,遴选优秀论文报送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参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并在审计门户系统开辟专栏共享研究成果,在公司系统培育学、用信息系统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效果

1构建了体系完整的审计信息化体系

审计门户系统、审计综合管理系统、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的相继建设应用,初步搭建起审计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审计管理和审计作业的信息化。审计门户已成为审计人员应用系统,以及公司各单位交流审计工作信息、共享审计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审计综合管理系统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实现了审计项目从计划到项目终结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促进了审计管理的信息化;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实现了审计业务对财务、工程、物资、设备、人力资源、营销管理等电网企业主要业务的全面覆盖,彻底改变了传统计算机辅助审计仅限于财务领域的状况,标志着审计信息系统与各主要业务应用系统的紧密融合,通过信息共享和互联,改变“信息孤岛”状况,初步实现了“信息共享,全程控制,在线监督,辅助分析”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

2促进了审计部门履职能力的提高

审计系统功能设计体现的是经过凝练的专家经验,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高效率的辅助分析工具。通过对最直接、最有效、最核心的审计专家经验知识进行归纳、提炼,所建立的一系列审计分析模型,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标准化、高效率的审计方法和工具,全面提升了内部审计在提供专业咨询、鉴证意见和增值服务方面的职能。审计人员应用系统探索开展非现场审计,在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应有效能的同时,利用审计监督视野广的优势,通过对跨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及时为公司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高效提升了审计工作价值。

3保障了依法治企工作水平的提升

目前,审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直属单位,支持每年开展各类审计项目,管理各类审计记录、底稿及审计报告。审计人员通过积极应用系统,探索在线审计、远程审计工作模式;借助系统提供的大量审计分析功能,减少审计查证、分析时间,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进审计工作质量,为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繁重审计任务,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有效协助公司管理企业风险,改善内部控制,支撑了科学化决策和现代化管理。

上一篇: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 下一篇:浅谈审计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