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8-01 10:56:13

高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摘 要: 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给汽车维修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汽车维修业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在人才、设备等多方面全面升级。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拿”来就能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企业的升级提供专门人才。学校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研究,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培养出贴近社会和企业要求的动手能力强和适应各岗位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高职汽修 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

一、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是满足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力保障。实训基地是配合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而设置的,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锻炼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场所,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硬条件,也是实现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物质基础。通过实训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训中学习、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没有实训基地或是没有职业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的理念就是空中楼阁。

只有建设实训基地,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巩固办学成果。

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根据当前汽修行业对汽修人才的需要,高职汽修实训基地在建设理念上应实现“三结合”,即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在结构和功能上实现“思学做创、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大力创建示范性实训基地,实现办学和生产相辅相成,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

(一)设计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优化实践性教学内容,并编写操作性较强的实训指导书。

优化实践性教学内容是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保证,我们先期需要进行大量走访、调研工作,邀请业内人员开座谈会,针对行业和市场进行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需求,突出重点,增加为企业所认可的教学内容的比重,以此为切入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使汽修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我们要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操作性较强、项目化的实训指导书。

2.实训课程内容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构建。

把实训课程设为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帮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产品为载体,设计实训课堂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指向为学生获得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物品、一个故障或一项服务。

3.实用化的实训课程情境创设。

实训课程以建构主义、情景理论为基础,强调在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练就职业能力。为此,我们要结合实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包括与工作实际情景相一致、与生产一线相匹配的“硬环境”和从思维与教学的角度构建的“软环境”。

“硬环境”讲求实用、实效,划分为三个区:教学演示区、操作练习区、查询讨论区。教学演示区设有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工作台;操作练习区,全部采用实物、实景,操作、训练设备与实际岗位需求对接;资料查询区备有各车型的技术资料和维修手册及电脑网络设施。

“软环境”强调职业氛围的营造,使每一处设施、文字、图片都成为有特定意义的载体,激活环境的教育启迪功能。学生在实训中有直接进入职业场景和职业角色的感觉和体验,接受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的熏陶,促进学生自我感性地成长。

(二)开发实训基地的条件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汽修企业工厂多种实习基地。

我校目前在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已建成汽车项目化教室,这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但设施还未能达到高职教改的水平,在实训基地的器材和设备的购置中要紧跟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职教规律,满足教改的需要。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布置要便于教学的开展,要尽量与企业的真实环境相同,使学生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另外,我校现配备仿真模拟教学设备,这有助于汽车高新技术的理论教学,促使学生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不仅要在校内实训练习,还要在学期中间进入汽修厂或4S店顶岗实习,使在校内学得的阶段性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应用和巩固,这符合技能学习巩固规律。校内成绩考核与汽修企业实习过程考核相结合,能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有效利用。

2.专兼结合的实训队伍建设。

为建设实训课程急需的教师队伍,采用专兼结合、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是发挥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的作用,每学期开学前就把将要开设的实训课程所需的校外指导教师数量、拟指导项目、时间要求等与企业磋商预定,并把能工巧匠的示范操作摄录成音像资料,便于学生观看临摹,使兼职教师逐渐成为实训课程的主讲教师。二是制定专职教师培养规划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教师通过下厂锻炼、拜师学艺、技能考级等各种途径实现技能达标,逐步形成专兼结合、质优量足的实训教师队伍:其中专业教师5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中级维修工3人。

3.立体化的实训教材建设。

组成由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成的教材开发建设项目组,进行立体化教材开发与建设。其一,编制与理论教材配套、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实训教材。其二,开发电子网络教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形成符合信息传播媒体,由平面变立体,由静态变动态,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地演示汽车的内部构造、运动原理、拆装步骤、操作要领。其三,设计仿真与虚拟试验,可模拟再现实训情景过程,使实训教学突破空间、时间、条件的限制,学生可在电脑上拆装汽车、宿舍里排除故障,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实物教具和实验材料,而且为学生营造了探索性学习环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4.建设多功能区域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以方便开展现场一体化实习实训课题教学为目标,摒弃“在黑板上修汽车”的传统教学形式。根据汽修职业岗位中工作任务的技能要求、维修流程,调整设置实训室,强化工作过程项目实训条件建设;根据过程项目设置实训项目;根据技能要求购置设备。汽修实训室按照工作过程化具体安排工位,以汽车4S维修站的维修保养车间为参考,结合教学情况,尽量贴近维修生产一线布置。

四、结语

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汽修行业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理论基础,而且有实际操作能力,这就对高职汽修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着手硬件和场地,而且要在先进的实践理念指导下综合有效地运行设备,最终建设成生产性汽修实训基地,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安南.浅谈辽宁省高职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7(02):5-6.

[2]杜世禄.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下一篇:汉字活教,轻松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