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的会计人员生涯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01 09:28:04

基于质的会计人员生涯发展研究

摘要:根据会计市场的实际状况,总结了现有对会计人员生涯发展的研究方法,指出了其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客观真实地收集被研究者的真实材料,反映被研究者的真实现状,比量化研究所得的数据更具意义,得出的影响会计人员生涯发展因素更可靠。

关键词:会计;生涯发展;质的研究方法

一、前言

会计职业由来已久,它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会计越发达。会计与医师、律师一样,是典型的专业性职业。在全球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或总裁中,有近30%是会计专业出身[1]。可以说,会计职业是通向高层成功人士的起点和摇篮。1997年美国会计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占2%,平均年收入115000美元,仅次于医生和律师。[2]

目前针对会计人员的研究主要是从职业道德、会计行为、能力和会计环境角度进行的研究。

1.从职业道德角度进行的研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冲突往往缘于利益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加强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具有利害关系的群体或个人)的力量,通过相关各方的权力制衡,可以优化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改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以减轻会计人员的道德压力[3][4]。

2.从会计行为角度进行的研究。不良的会计行为是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内外监督体系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的有限理性、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道德缺失等原因产生的。因此,应采取增强会计心理承受力、加强会计情绪调整、追求会计需求与价值观的统一;通过社会、自我对会计道德进行调节;通过行政制约、法律限制、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加强会计监督等来规范会计行为[5]。

3.从能力角度进行的研究。会计能力素质包含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学历、职称、资格与经验;开拓创新精神;终生学习能力;预测决策能力;收集提炼信息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对财会人员素质进行评估。

4.从会计环境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会计环境,包括政治经济体制、法律体制、社会习俗、教育文化、科学文化、企业管理与战略规划、会计职业教育与自律、会计思想与会计人员等诸多内容。这些会计环境都会对会计的行为产生影响。

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待增强针对性;②对会计职业中的个案研究较少。目前,会计职业生涯的研究主要是从群体角度出发,阐述某类人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而对个体的研究很少,本文就是基于此不足进行了研究。

二、会计人员生涯的研究方案

1.研究方法的选择。本文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最广义的解释就是,产生描述性资料的研究,描述的内容包括人们说的话、写的字和可观察的行为。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强调的就是在自然情景下的自然式探究,因为研究现象的意义就来自于情景本身的脉络中。研究者要将所发生的事情放在一个丰富、复杂的背景下进行整体的、关联式的考察。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方法,提倡研究者对研究情境的参与,与研究对象的共情,通过对相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让事物的本质,通过研究者的移情解释而逐步地呈现。质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是自下而上扎根的过程,即,扎根理论。它强调要客观真实地收集被研究者的真实材料,反映被研究者的真实现状。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具有平民意识,能发现、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发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

由于本文是对会计人员职业生涯的研究,更应是现实中的一个个具体个案,对于当事人职业经历的研究,涉及到对象的心理历程、情感与不同的应对方式与建构。其个体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以及对于个案的深度意义进行探索的要求,都需要比量化研究所得的数据更具意义。质的研究有许多方法,结合本研究实际,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质的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针对一个个例(可以是个人、机构、团体,也可以是事件)作缜密的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即,通过聚焦在特别的事例上来研究一种现象;对每一个事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自然背景下的现象;呈现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观点。把个案研究法作为本研究的重要方法,还在于该方法能挖掘出鲜活的“私人叙事”。个案研究法把研究带回个体的生活世界当中去,所运用的访谈方法可以更灵活地把握被访者的生涯故事和职业发展的心路历程。

2.研究对象的选择。在李亚真[6]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选择意向的调查中,选择去企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毕业生占调查总量的58%。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会计相关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流向企业单位或会计中介机构的人数也是占绝大多数;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相对简单,会计人员发展的路径相对狭隘,所以初步将研究的会计人员工作单位定在企业单位或会计中介机构。鉴于此,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企业和会计事务所。

在选择个案时,还要考虑选择哪一地区的会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经济与会计的关系,“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而我国长江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经济发展区又以上海为龙头,所以将会计人员的地域锁定在上海和江苏。将研究对象选定在这一区域,另一方面是因为笔者目前在上海学习、在江苏工作,选择这两个地区开展研究比较便利。

考虑到本文研究目的之一,对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国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基本上还是对向上流动的职业生涯表示认同,所以进一步将研究对象限定在目前位于企业中高层的会计人员。选择中高层会计人员还有一个原因,如果将向上流动比作生涯的阶梯,那么每上升一个台阶,都会有不同的原因,这可以扩充个案的丰富性。

3.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对于个案研究来说,收集第一手的素材是最为关键的。而质的研究资料多是文字形式描述性的资料,这些资料被称为软性资料,其内容一般包括:现场记录、访谈记录、私人信笺、照片、图表等,这些资料提供有关场所和人群现象的浓密的描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资料的收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①访谈记录。在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之后,访谈时可进行录音,同时在每次的访谈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出访谈记录,积累大量的文字资料。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三次以上的访谈,并从中选取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大部分生涯历程的一次访谈作为分析的基础。②记录访谈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表情、动作和语气等非语言信息。③来自研究对象的朋友提供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信息。④通过电子邮件收集在访谈过程中来不及追问的零星材料。经过这样多渠道的资料收集,得到了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料。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最终对这些丰富的、真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建构。通过反复阅读后,开始登录。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根据目的性抽样的原则,在资料中提炼某些与研究对象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事件。同时,寻找属于职业生涯范畴的本土概念。这种寻找没有一定的标准,原因就是经验可以被看作是解释的“生产性框架”。寻找那些文本中常出现的、有强烈感彩的、能够引起注意的概念。这些概念既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一些关键事件,也可能反映研究者的经验,是两者经验互动的结果。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个人分析与工作小组集体分析的方式。两种方式结合运用,可以从多角度对文本进行透析,避免研究者个体思考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的合理性和开放性。

三、总结

本文探讨了会计人员生涯发展研究的方法,通过个案研究的这种质的方法,更具体,更真实,得出的影响会计人员生涯发展因素更可靠,为从事生涯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宝柱.会计学概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 杨成贤.第一次当会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 陈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4] 余一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 章剑.会计心理与不良会计行为关系及规范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李亚真.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上一篇:物流管理专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与课程体... 下一篇:职业技术学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