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悦纳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时间:2022-08-04 03:32:52

论高职院校悦纳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以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悦纳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即师生间彼此悦纳,相互欣赏,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对方,这既是师生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在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失衡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悦纳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悦纳;构建

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已经把高等职业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各高职院校都在全力以赴地上规模,上水平,力求从硬软件上发展和完善自身,以确立自己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能不能在这个历史机遇与挑战中取胜,师生关系作为校园关系的主体,作为制约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校园稳定的关键性指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

1.师生间情感关系疏远而淡漠。现代教育较注重升学或就业的准备,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偏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思想引导和人格陶冶,教学评鉴也趋于标准化,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师生建立深厚感情的基础越来越薄弱。一味强调管理严格,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适应教育、就业指导教育,更多的是以看管为主,甚至是以罚代管,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教育教学效果欠佳。

2.师生关系中指责有余,宽容不足。社会以及学校过度标准化的评价机制,使得师生之间以深厚情感为基础的传统无法兼容。同时,市场经济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交易观念。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是以肯定人的内在需求为驱动力的,这种作用机制往往被扭曲为个人利益至上。另外,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反抗权威的叛逆倾向和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使得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表现在师生关系中,往往为过分指责和互不理解。

3.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基础之一。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中师生的交流往往集中于专业学科与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情感交流极少。现实中,部分教师忙于科研、应付各种社会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同学生进行思想和学业上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空间受到了严重制约。

二、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失衡的原因

1.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和高校收费方式的变化削弱了师德至上的奉献精神。在传统思想文化的熏染下,教师是“道”的代表、“礼”的化身。但是,教育产业化和大学扩招,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以及商业思维对校园的大肆侵蚀,使昔日为人津津乐道的和睦师生关系日渐解体。在整个社会市场化、商业化的大背景之下,社会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蜕变衍生出很多教育新思维,学生从过去单纯的受益方,变为一定意义上的消费者,师生关系中出现了交换的意味。

2.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快速膨胀与办学条件改善严重滞后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大多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在时间短、中间没有经过一定的过渡时期、没有高等教育办学经验的情况下,教学管理中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以管代教,激化了师生矛盾。此外,教学班编制严重超标准、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工作量严重超负荷,也直接影响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3.教师在管理上以管代教、奉献精神滑坡等现象使师生关系庸俗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面对不断增多的社会机会,开始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从而改变了教书育人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用较多的精力忙自己的事情,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同学生进行思想和学业上的交流,师生间感情生疏、关系平淡。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

4.学生观念的转变以及网络的影响。由于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大多比较任性,成长中的学生具有反抗权威的叛逆倾向,使学生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学生管理困难重重。同时,网络化生存令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从课堂教学中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网络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信息资源,这更导致了师生交流减少,师生关系出现疏离。

三、高职院校悦纳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理解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不只是一般地肯定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且把基本点放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上。高职学生既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既要引导和规范受教育者的学习和发展,又要尊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是构成教师主导性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是衡量教师主导性作用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了它的主要内涵,失去了它的对象和归宿。因此,我们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时候,应该以学生成才为本。和谐师生关系要把以学生成才为本作为核心办学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要树立“双主体”的教育观,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

师生间的悦纳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悦纳。即师生各自能够客观地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有愉和满足感,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同时,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和途径,不断克服缺点,以求得进步。二是教师和学生彼此悦纳,即师生相互欣赏,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对方。从实质上来讲,师生间彼此悦纳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

悦纳型师生关系应本着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原则,在课堂上民主交流,在课堂外融洽相处,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悦纳。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高职院校悦纳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应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制度保障,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一要深刻反思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师职业规范的管理和制度化。教师道德规范的制定,应当从维护教师正当利益的前提出发,增强师德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对学生也应加强学风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风成为维系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基石。

二要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加强制度保障。高职院校要制订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处理好科研、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在规章制度制订的过程中平等地吸收师生的参与,让师生具有平等的知情权、参与权。

三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改变管理群体现状的有效办法,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需求。

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高职院校凝聚力。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也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

2.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自身人格,提高教学水平。现代大学的任务不是集合教师教书或教课,而是教人。教人要以人为中心,着眼点在人的思想、情感、认知、课堂的延伸和扩大。作为教师更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一要学高身正,德才兼备。高职教师对学生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严中有度,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师生均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共同营造思想教育氛围,其主客体的关系根据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只有在博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跳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自尊、自信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上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提出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消除人际关系屏障,拉近心理空间,最终达到互相接纳,这是搞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二要营造轻松的氛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消除学生的顾虑,要敞开心扉,交流思想,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和强化等教育手段,敏锐地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使心理素质教育取得更佳的效果。

三要关心并及时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难题,特别是针对学生学习、成才、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发挥群体相互影响的优势,引导他们自我体验、自主地解决问题,提高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环境下,面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层次的多样化,教师应努力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对学科知识更大的兼容性,从而保证优质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研究、比较、过滤、精选、整合,然后再提供给学生,确保教学的高效和优质。教师还要不断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等,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专家。

3.学生做好“生”的角色,积极配合,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一要怀感恩之心,尊敬老师。这会对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积极的效应。对教师的尊重,不仅体现为课堂上对老师的真诚问候,对课堂秩序的维护遵守,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也表现为对老师教学内容的合理建议,对老师教学方法的友好提醒,对课内作业和实践任务的认真完成。

二要行以学为本,以优良学风巩固师生关系。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以学为本的观念,加强课程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

三要善思多辩,勇于质疑。学生应该主动寻求在课堂内外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加深师生感情,实现知识的创新和超越。

四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品质,培养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学生要学会自我定位,确定学习的目标,安排学习的计划,为自主学习制定方向;学会如何自我调控。思考如何培养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考虑改进的策略,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

五要开拓网络交流新领域。高职院校师生借助电子邮件、个人网页、公共网络交流平台、网络聊天、文件传输等开展即时或延时的交流,通过网络进行的交往,使师生摆脱了实时交往时身份、背景、环境等实体因素的制约,拓展了交往场所、延伸了交往时间、扩大了交往人数、丰富了交往类型,提高了交往效率,增强了师生交流情感、信息、思想、观点等的主体性。

总之,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师生关系必将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构建悦纳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和教师,应当通过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刻苦钻研。实行情感教学、愉快教学,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批判怀疑意识,以及好奇心和创新力;作为学生,应当尊敬和尊重教师,充分理解学校和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意图,在积极参与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自我,得到知识的提高、水平的提高和人格的提高。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彼此信任,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是悦纳型师生关系的真谛所在。

上一篇:高职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认识与实践 下一篇:正确认识“2+1”模式培养目标,树立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