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氧乙烷的危害及安全防护

时间:2022-08-01 04:47:38

浅谈环氧乙烷的危害及安全防护

环氧乙烷(EO)是一种消毒灭菌效果较好的低温化学消毒剂,常温下穿透力强,扩散性好。用于怕热、怕湿和怕压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用品。因管理人员缺乏环氧乙烷相关知识和防护意识,操作人员可能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环氧乙烷环境和慢性接触;由于操作人员不熟悉环氧乙烷的性质和危害,一旦出现环氧乙烷泄漏、中毒等事故就会束手无策。从环氧乙烷的毒性、特点知晓环氧乙烷消毒可能存在风险来探讨防护措施。

1环氧乙烷的理化特性

灭菌剂的穿透性能对于灭菌过程来说非常重要,尤其处理结构复杂的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的沸点为10.7℃,蒸汽压为1094mmHg/20℃。这些物理特性都使得环氧乙烷有非常好的穿透能力,能够有效的接触到待灭菌物品的每一个表面,进而灭活微生物。环氧乙烷气体分子在灭菌过程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这使得环氧乙烷气体在穿透待灭菌物品时,自身不会发生分解或者降解,能够有效的保证每一待灭菌物品表面的有效气体浓度,进而保障灭菌质量。

2环氧乙烷存在的毒性

2.1急性中毒EO急性中毒后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低浓度时对眼、呼吸道和肺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全身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损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肺、肾损害,后肢迟发性、可逆性无力和麻痹。接触大量EO气体后呼出气有特殊的甜味,迅速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并有剧烈头痛、嗅味觉消失、恶心、频繁呕吐、四肢无力、共济失调。重者呼吸困难、发绀、肺水肿、肌肉颤动、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死亡。尚可见心肌损害、肝功能异常。

2.2神经毒性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的环氧乙烷环境中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致支气管感染和贫血;出现肌无力及周围神经损害较明显。接触EO的供应中心消毒人员,发生感觉能力受损和功能紊乱,出现神经衰弱症候群、流泪、咽痛、食欲不振、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轻度外周神经损伤率增加,跟腱反射、膝反射减退, 慢性咽炎、鼻炎、面部痤疮、脱发、肺纹理增多等体征显著增多。

2.3致畸致癌作用OSHA认为环氧乙烷是可疑人体致畸致癌物。EO暴露与自然流产有关。国外专家研究发现,芬兰医院中从事EO消毒的护士自然流产增加。在医院中从事EO消毒工作的545名怀孕妇女的自然流产调查结果显示,怀孕期间接触EO的妇女自然流产率是未接触孕妇的3倍。

3医院消毒中环氧乙烷暴露风险

违反操作规程消毒工作间通风不良,没有用水将环境空气中的EO消除,消毒后没有让消毒物品解析就提前进入下一操作工序,或者为了赶进度违规更改操作流程易引起工作人员EO中毒。贮存EO气瓶(罐)是毒源,任何容器破损都会造成EO泄漏和环境污染。钢瓶平卧放置、震动、碰撞都容易造成泄露。一般容器泄露的量会较大,除了EO直接毒性,高浓度的EO蒸气还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时燃烧、爆炸,EO遇高热时能发生剧烈分解,或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高活性催化剂可大量放热引起爆炸。

4预防中毒措施

4.1合理布局与正确安装设备由于EO灭菌器运作和开启时存在泄露风险,EO 灭菌器安装必须合理布局,安放在通风良好,有一定空间,远离火源和主要通道的地方。灭菌器各侧(包含上方)应预留51cm的空间,便于维修及定期保养。EO灭菌器应安装专门的排气管道, 接口连接采用高压接头。排气口呈负压,保证EO 气体不会回流至工作环境。工作间应装配通风设备加速室内空气更换,要求空气交换>10次/h,并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确实流经EO灭菌锅后再排出室外,不留死角,有效隔离是防止中毒的有效措施。

4.2专业培训与正确使用维护设备对EO消毒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掌握灭菌设备和EO的性能和使用方法。EO消毒场所内要设置禁火标记,所有工具应不产生火花,机械设备应良好接地。EO室操作人员应穿棉工作服,不得穿化纤料工作服和带钉的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易燃易爆物品要求,做好EO的管理,将EO存放在阴凉(低于40℃)、通风、无火源、无转动之马达和电开关处,避免阳光直射及高温源。EO气体罐存放时固定站立,避免猛放、平躺或震动,不能存放于电冰箱中。

5个人防护

5.1避免吸入过量EO蒸气更换气罐或搬运时,操作人员应轻拿轻放,勿猛烈碰撞。佩戴眼罩、胶皮手套、口罩或防毒面具。在消毒袋外打开安瓿时,事先将安瓿放在冰浴中10~20min。吸取或分装液态EO时,须先将容器用冰水冷却,操作人员应戴防毒口罩。若不慎将液体落于皮肤黏膜上必须立即用水冲洗。在保证灭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EO用量,并用加热、通风、驱药设施;灭菌通气结束后,开门后不要立即取物,在通风环境中开门取物。取物时操作者最好带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工作毕,沐浴更衣。

5.2意外泄露的现场防护发生意外泄露时,应按照暴露EO气体浓度选择防护设备。气体浓度1440.00mg/m3以上区域或未知浓度状况下,采用的防护衣具包括气密式连身防护衣,正压全面式自携式空气呼吸器(置于防护衣内),防护手套、防护靴;气体浓度1440.00mg/m3以下区域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19.5%者,采用防护衣具包括非气密式连身防护衣,全面式或半面式空气滤清式口罩(适用EO者),防护手套、防护靴。

5.3环氧乙烷中毒急救如发生意外接触时进行紧急现场处理再就医。皮肤接触时,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眼睛接触时,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操作人员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编辑/孙杰

上一篇: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普胸外科术后血胸的手术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