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分析

时间:2022-08-01 02:04:55

合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分析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科的课程,既是高中阶段教学活动的重点,又是文综考察中的难点。在我们国家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改革与现实教学情况相冲突的问题。教育部门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系列困难,提出了在教育活动中,坚持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即“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根据合作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展开讨论,提出优化地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际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合作教学

一、合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基本概念

“合作学习”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面推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学科的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合作学习”的教学观念,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地理学科属于文科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科,被称为“文科中的小理科”。在地理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大量的公式计算。在“等高线”“等深线”等相关计算中,必须要采用一定的理性思维。新课程标准形势下的高中地理课教学模式下,开展合作教学模式的教育创新,是对高中地理课堂的一种高效创新。复杂的教学环境对广大的地理学科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效展开“合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可行性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包容度

在我们国家的新课程标准下,开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合作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工作创新,很有必要。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加以尊重和理解,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布置与之匹配的课后作业,从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预设更大的包容度。

对于偏科较严重的“理科男”,高中教师可以在课后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在课后针对学习效果较差学生学习方式的进行分析,对症下药,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差异化教学,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将地理课程中的“地球自转公转”“时区计算”等教学难点开展多媒体教学,将互联网教学方式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2.立足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内容重点设置

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过程中,发生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摩擦。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吸收学生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建议,在合作教学的模式下,弄清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难点。然后,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重点的具体设置。

3.安排小组和活动,开展“预见性的”地理教学设计活动

对于新形势下的教学环境来说,高中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开展“预见性的”地理教学设计活动,将地理学科中的教学难点设置成一个课题,有序开展各种各样主题的地理实验。

教师在解答地理难题的时候,还能够把各种抽象的地理现象,转变成具体的物体运动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找到相关地理课题实验性学习的最后答案,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最大成功。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迅速,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和工业化大生产蓬勃发展。在全日制中学中开展地理学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工作,重点是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划分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合作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应该从最大程度上深入挖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已知条件,进行定向思考,从而找出解决地理难题的普遍性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全科.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4):115―118.

[2]旋晓伟,王 林,王晓青.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01):125―128.

[3]孙丽君,周申立,卢 敏.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2(12):125―126.

[4]张彦晓,梁彦庆.PBL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03):115―117.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发达国家PPP运作经验及其启示 下一篇:树起一面面可亲可近的“精神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