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时间:2022-07-31 11:16:24

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挑战.面对知识更新的快节奏,要求学生要顺应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具备自我学习、自主摄取知识的能力.

一、通过实践,创造自学动机

古有孔子对学习的独到观点,那就是对变化莫测的事物来说,只是通过认真学习来搞清楚是不容易做到的,还要加入一些让人“玩乐”的因素,方能达到领悟的效果.对于高中物理来说,知识本身就很抽象难于理解,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物理规律的延伸本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加入“玩乐”的成分,也正是“玩乐”,才有了学生实践的过程,给了学生自学的经历.尤其物理课本中包含很多抽象的概念、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不进行讲解,而是先为学生打造“玩乐”的机会.例如,在讲“摩擦力”时,由于摩擦力的知识学生不容易懂,尤其是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弄清楚.在教授课本内容前,笔者没有在开始上课时就告诉学生关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而是提出让学生用手在自己的课桌上来回滑动,同时提醒学生:a.让学生的手刚刚与课桌接触,体会当手向前运动时,由于桌子挨着的位置有什么感受;b.让学生略微用力把手压在课桌上,体会此时手由于桌子的作用所得到的感觉;c.让学生用力把手指压在桌子上,体验这时手的感觉;d.让学生把整个手掌用力压在课桌上,再次体验手的感觉;e.让学生用相同的力在桌子上运动,体会手的感觉.笔者不是急着讲解理论知识,而是先给学生创造“玩乐”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知识的奥妙.这时笔者组织学生谈一下“玩乐”的体会,最后总结出摩擦力的大小的决定因素.这样的物理课堂,让学生在“玩乐”中体会物理知识的本质,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设置情境,创造自学欲望

要想使学生具备自学的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欲望又发起于学生对知识的需要.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去自学,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充当导演的角色,在备课阶段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从各个方面进行疑问设置,为学生创造自学的平台.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促使学生积极翻看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内容进行自学.例如,在讲“功”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关在解放前上海滩扛货的工人扛包的情境:大家都看过《上海滩》,在解放前上海的码头生活着一种专门为商家货船装卸货物的工人.由于都是穷人,为了养家糊口,这些装卸工每天天一亮就开始装卸重量足有100kg的货物,在码头上奔走于仓库和商船之间,可是却挣不到多少钱.但是,如果根据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功,作为付钱标准的话,这些辛苦的工人每天就连一个铜板也不会拿到的.同学可能要问,工人们累死累活的,为什么就得不到报酬呢.我的回答是:这些工人根本没有对货物做功.创设这样的情境,自然会使学生产生疑问,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为学生进行自学创造了条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悬念自然就在学生心中产生,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这样,学生要想得到答案,自然会去学习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和课外的有关书籍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利用实验,激发自学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武器,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演示实验.物理实验都是真实的,具有直观的功能,加之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思考,能使学生主动地研究课本内容,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笔者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演示,引出楞次定律.实验仪器是用一根支架支起一根玻璃棒,然后在玻璃棒上两端各固定一根铁质圆环,只不过左边的圆环是开口的,右边的圆环是闭合的.用一块条形磁铁向着左边开口圆环快速运动,结果整个装置保持原状.当把条形磁铁向着右边闭合的圆环快速运动时,整个装置就开始向远离磁铁的方向旋转.当把条形磁铁快速远离闭合圆环时,整个装置就又跟随磁铁的方向旋转.学生观察着圆环的运动,同时思考着,这时已经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了想知道为什么的想法,接着教师再次进行演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再由教师进行讲解,最终由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得到楞次定律.通过引入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知识的欲望,不仅直观展示了实验过程,更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情境,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乐”中实践教材的知识,为学生开启自学的大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为来年许下愿望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