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提高“双文”素养

时间:2022-07-31 09:21:17

诵读经典,提高“双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提高自己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可是,当前的小学生人文素养欠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不够。如何解决这种问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一、以趣、情、行促进诗文诵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动之以趣——愉快诵读

诵读内容应当丰富多彩,诵读形式应当多种多样,评价应当突出鼓励和赞赏,提倡愉快诵读,提倡在各种活动中诵读,在不加重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开展诵读,让学生把诵读经典当做一件乐事。我们的体会是:诵读,要动之以趣,使学生愉快地诵读。诗歌教学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厉;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具体来说,一是有适当的阅读量,积累对诗歌的感性知识,并逐步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评价尺度。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以分为背诵篇目、熟读篇目、浏览篇目三个部分。二是在读法上不强求一致,吟咏、朗诵、默读,甚至抄读都可以。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地提倡读诗,并营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多引用诗词,学生生羡慕之心,就会去模仿,不知不觉地在作文里、说话中引用诗句,增加文采。“腹有诗书气自华”,到了这样的境界,你要学生不爱诗、不读诗也很难了。

(二)晓之以情——主动诵读

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的意、情、韵,而不要落得太实。所谓诗无达沽,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诗歌最原始、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同样一个意思假如用大白话讲就索然无味了。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会儿抬头看月亮,一会儿低头思念故乡,意思没变,但意境全部被破坏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成白话,更是把它原有的苍凉感,对人生的感悟一下子全破坏了。只有让学生自己诵读,把节奏韵律读出来,学生才能渐渐体会诗之妙。

(三)践之以行——热爱诵读

古诗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应该按照古诗词内容的特点,设计课堂结构和选择教学的方法、手段及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因此,我们选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作为主教材,并根据内容进行一定的归类。如根据季节归类,描写春景的居多,就放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学习;送别诗占了一定的比例,就把它们作为一组来学习;谜语诗饶有趣味,就让学生们边猜谜边学。选取格言警句供学生们诵读,让他们每天与古诗见面;选一些古诗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每日在课前读一读,在晨读时间背一背古诗;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一些古诗,并定期更新,这些做法营造了古诗文阅读和研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既好奇又感到新鲜,愿意主动去诵读。

二、构建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模式:“破诗题,知背景”——“析字词,解诗句”——“明诗意,背诗篇”——“入意境,悟诗情”。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探索、想象和交流,有益于学生古诗文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破诗题,知背景

古诗的内容短小精悍,题目的意思高度概括,往往统领全诗。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从破题入手,即引导学生找准题眼,弄清题目的意思。如韦秀清老师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紧紧抓住题眼:作者为什么要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这首诗?他在怎样的情形下题诗?这就是时代背景:作者在去扬州探望因自己被流放而受株连被贬官的弟弟,途经庐山,在山下的西林寺墙壁上题写该诗。这对理解这首诗的哲理“一个人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中,就会阻碍自己的眼光和智慧”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学过程中韦秀清老师采用一“查”(查古汉语词典,查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二“补”(在“题”与“西林壁”之间补上被省略的“于”字,使之前后意思连贯)的方式来理解题意,了解时代背景。

(二)析字词,解诗句

古诗语言精辟,字、词既讲究平仄、对仗,且语法与现代差别很大。因此,对重点字、词及诗句的准确理解可以说是学好古诗的前提。如王维的《鹿柴》,重点字、词是“空”、“但”、“闻”、“复”、“返景”等。梁宁华老师在教学这课时,采用了“查”(查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弄清每句诗的意思)和“联”(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的方式来理解字、词、句。如“但”: ① 可是、但是; ② 只。“景”: ① 景色; ② 阳光。“复”: ① 复习; ② 又。有些词,古今意截然不同,教师要重点讲解。因为古诗有工整、对仗、押韵等特点,诗句的倒置是常见的,如“两岸猿声啼不住”中的“啼不住”,周焕辉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时把它调为“不住啼”。古诗文语言有跳跃、省略的特点,周贵珍老师在给学生理解时补了一些字,如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她在“鸣”与“翠柳”之间补上一个“于”(“在”之意)字。老师们的这些方法都使得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三)明诗意,背诗篇

“明诗意”应把握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切忌断章取义。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一诗时,吴玉珍老师在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明月”、“疑”、“霜”、“举头”、“思”、“故乡”等词语以及句意的基础上,了解这首诗的前因后果,然后引导学生口述诗意。在理解了全诗的基础上,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反复地朗读中加深理解,进而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品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长期这样指导,学生自然而然就熟读成诵了。

(四)入意境,悟诗情

古诗不仅语言精辟,含义深刻,而且意境深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表意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没有明说的意思,即诗之含义、蕴含的哲理、表达的情感。黄华香老师在教学《泊船瓜州》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用语言创设情境,再现意境或画面,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并与之融为一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感得到升华,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利用课本资源 架设读写桥梁 下一篇: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