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本资源 架设读写桥梁

时间:2022-02-12 09:06:35

利用课本资源 架设读写桥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正确领悟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阅读可以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获得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写作是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阅读是知识的积累,写作是知识的运用。阅读和写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经验,也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写作需要两种东西,一种是思想内容,一种是方法。它们的来源都是阅读。而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范文,这些范文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是学生最好的阅读载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好好地认识它们,正确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表达情意的方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必须在“读”“写”之间架设起桥梁。

一、向课文借题目

我们所接触课文的课题是以各种形式命名的。有的是以写作对象命名,比如《小摄影师》《风娃娃》;有的是以主要内容命名,比如《黄山奇石》《坐井观天》;有的是以中心思想命名,比如《称赞》《农业的变化真大》;有的是以课文的争议处命名,比如《酸的和甜的》;有的是以时间命名,比如《植树节》《难忘的一天》等等。教师在教学课题的时候,可往这方面引导,对课文题目进行归类,引导学生学习作文的命名,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命名难的问题。

二、向课文借形式

学习了课文《黄山奇石》之后,学生知道了课文的结构,第一自然段是写黄山所在的位置,总的介绍黄山岩石的神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分别详细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这四块奇石;第六自然段简略地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可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也来写一篇作文《黄山奇石》,要求第一自然段直接抄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详细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第五自然段简略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这四块奇石。通过这样的结构形式的训练,学生知道了写文章要有总起句,要有详有略。

学习了《欢庆》之后,提问学生:“还有谁也会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他们是怎么庆祝的,请你也模仿课文说一句,要求用上恰当的动词。”有的学生说: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有的学生说:苹果露出红彤彤的脸颊;也有的学生说:橘子挂起金黄的灯笼;还有的学生说:城市亮起五彩的霓虹灯,等等。有了这些的铺垫,学生就可以模仿课文写一写《欢庆》了,很快,有学生便写成了一首儿歌。

欢 庆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苹果露出红粉的脸颊,

橘子挂起金黄的灯笼,

城市亮起五彩的霓虹。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三、向课文借语言

语言的学习过程应该包括理解、积累、运用三个过程。我们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这些规范、生动、丰富的字、词、句,再通过背诵、摘记等方式积累,最后创造一定的环境进行运用,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学完《秋天的图画》后,我引导学生去写一写《秋天的果园》。文中说是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 “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 “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些富有想象力的动词和表示颜色的词语,多么有诗意,多么逼真啊!我就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运用到《秋天的果园》里。

四、向课文借内容

学生写作文常常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如果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围绕着课文内容的某个点,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再加以指导和梳理,学生便有话可说了。

1.文体的改编

学完古诗《山行》后,我让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因为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古诗所提到的事物和人物,以及这些事物究竟是怎么样的,人物又做了什么和有什么感受,学生有所感悟,写起作文来就轻松了。

2.抓住空白点,创造想象

课文中总是有好几处空白点,就是和课文内容有关,又没有直接写出来的地方。抓住这些空白点进行训练,既是对文本进一步的感悟和拓展,也是练笔的好机会。

教学课文《从现在开始》的时候,我出示了猫头鹰当万兽之王宣布命令的图片,但课文中并没有用一些具体的词语写出猫头鹰神气的样子。这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猫头鹰的头、脖子、眼睛、身子和翅膀分别是怎么样的;通过先说后写的段落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昂首挺胸”“威风凛凛”“扇动着翅膀”等词语。

语文教材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阅读指导的方法也很多,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的结合点,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出语文教学中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的训练点。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及时捕捉 巧妙利用 下一篇:诵读经典,提高“双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