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时间:2022-07-31 03:50:07

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队伍正在发展壮大起来。他们在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岗位和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融资成为中小企业最关键的问题,制约着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1.融资通道窄、限制多。证券市场的门槛高,公司债券发行准入又造成障碍,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市场来筹集资金。另外,企业债券的发行又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办法,每年政府部门来确定债券发行量,基本上会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重点原材料与城市公共设施项目,这是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种种的条件对民营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来融资造成了很大障碍。

2.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稳定、长期的资金。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偏见,这是客观现状造成的。再加上信息不对称,银行贷款的确面临着企业逃避债务的道德风险,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上获得企业详细信息,这对一个面对中小企业的银行来说是很有难度的,所以信息掌握的难易、多少就成为贷款对象的一个选择标准。银行更乐于把流动贷款发放给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只是发放短期贷款,造成中小企业缺乏长期稳定资金。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偿债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3.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选择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双方,存在信用关系,而且处于一定的社会联系中。某种程度说,这种社会联系的确能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收益。该社会联系一旦和还款行为挂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无形的担保。民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信、收入状况、还款能力等情况更容易了解,比起银行,更有条件获得详细的企业信息,这就避免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出现的淘汰问题。

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自身方面原因。(1)财务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忽视了会计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而且大多数财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而按照银行贷款的有关规定,银行为企业贷款有一整套严密的审查制度。(2)规模小、实力弱这种先天不足特点直接导致市场失灵。就是市场作用对某些领域无能为力,即市场发挥作用没有达到经济效率的结果。(3)诚信意识不强,资信程度不高有些小型的企业,本身思想意识中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对负债的运用也并不十分认真负责。从而导致商业银行严格审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2.银行方面原因。(1)传统观念的影响因为银行的特殊性质,中小企业的所有制成分比较复杂,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管理的要求高于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的信贷管理的条件更高。因而,难以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2)银行的体制改革,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2000年我国加入WTO以后,迫切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和世界商业银行在制度上进行接轨,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也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强化风险管理、加强风险核算等。银行为了满足改革的要求,即便当满足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贷款之后,还有一定的指标剩余,也很少放贷给中小企业。(3)贷款审批的程序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适应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程序是十分严格的,办理一笔贷款通常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特点是:数量不多,但到位要快,于是矛盾也就随之产生,融资也随之遇到了困难。

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中小企业要成立完整的财务管理机构。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教育,重视财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让企业在不断出现的新颖中发展壮大。新产生的融资方式有租赁、典当融资、票据贴现融资等多种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加以尝试。

2.加大自身规模,加强自身凝聚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中小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公司管理结构,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良好银企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平衡与协调银行的资金出口与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使资金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并强化企业自我积累机制,为公司的高效运行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提高自身融资能力,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树立诚信理念,提高自我形象,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能力。从根本上说,企业诚信是社会道德在企业经营中的表现。“诚信”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责任、是义务,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可缺少的资源,是不断增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另外,培育企业的诚信文化。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诚信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建立起真正的持久的诚信理念。

对于融资难的问题,各行各界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先从企业自身和银行以及担保机构等各个方面入手。然而,解决这一困难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多方共同努力,中小企业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光明。

上一篇:汇率波动与三大造船指标的关联度分析 下一篇: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