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时间:2022-07-31 10:38:20

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摘要】阅读本书让我认识到脱离实践的法学研究都是空中花园,以理论解释理论,书本堆积书本都只是一种泛泛而谈,可左可右。《中国法律中国社会》一书运用了大量的法律和案例,这都是单纯的读和论所不能获得的,我们是否应该打开自己的眼界,在读书的同时逃离读书的枷锁,用更宽广的方式证明思想的对错。

【关键词】中国法律 中国社会 道德

一、对《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内容的浅显认识

如若谈到法律的形象,映入脑海的画面大抵是冷冰冰的法条,衣冠楚楚的法官,高谈阔论的律师,面红耳赤的争论者,是似乎陌生也似乎熟悉的生活场景的一部分。如若用词来形容,肯定也离不开公平,正义等词汇。然而法律在实然中究竟是何形象,在应然状态下又应该是何形象,这不仅仅是对法律外在的认识,更是内在的真实的需为遵循法律的人们所传达的法的机能、理念与灵魂。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就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论述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于本书中天况先生大量引进历史文本,案例考证等,与我们描绘一个有生命力的中国古代社会,梳理的是法律实际上的运作而非冰冷的条文,是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而非冷漠的旁观。

他反对分析法学派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强调“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瞿先生是从社会制度中去推导理解法律的规定,而不是从法律的规定中得出当时的社会制度。

基于《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对中国古代法律及其基础的梳理,我今日企以中国法律内在包含的儒家思想为基础,与各位分享我读本书后反观当下法治剥离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儒家思想而谈依法治国的缺陷的两点反思,才疏学浅,愿将感受同大家分享,望批评指正。

二、基于本书儒家化的法律与社会的两点发散性思考

(一)以法律打破伦常或肯定伦常造成民间道德沦丧

中国社会是乡土的,费孝通先生如是谈。“中国人没有离开过土地,由于天时控制着的,依靠经验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对有经验长者的依赖和尊重。”由此而逐渐演变形成的家长制一贯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当然经验的影响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儒家坚持“亲亲”、“尊尊”的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都深刻的影响这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走向。虽然,自近代起宗法制与家长制随着封建君主制的消亡而沉寂与历史的泥沼之中,原本的阶级制度归于消亡,家族服制观念逐渐淡漠,但在中国社会延续数千年的伦常、孝悌、仁义、诚信等观念或说品德并没有随之而消亡,而是深深的植根于中国社会之中,没有断绝,直至今日今时依旧鲜活。这些观念具体就表现为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兄弟守望,夫妻相扶等等。这些在当下还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观念约束着,引导着人们在尘世的生活。可以断言,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不断绝文化、精神乃至道德思想的传承。这种不计社会的道德本质而仅仅以经济发展,或以西方自由主义、权利主义为旗帜的立法或是法治推进是值得法学人反思的。以法律肯定伦常也是令人不解的,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然是由不同的,多种多样的规则和规范共同作用的。法律自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存在,但法律是不可能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万能论是绝不可能得到认同的。然而当下却有越了越多的中国人有了所谓的“法律意识”,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生活的每个时刻呼唤法律。子女探望父母需要法律督促,宠物大小便主人应当处理需要法律规制,见死相救见危相助需要法律鼓励。有时在指责道德沦丧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反思,是不是法律的不当介入导致了固有儒家法下的道德体系的崩塌,中国社会还没有进步到有一种新鲜的更符合中国本土的法律观念形成时,盲目的以法律肯定一些既存的道德,而其他没有得到法律肯定的因其无理无据而被厌弃从而造成了道德的缺失;这是不是我们举起了法律的武器,但是脱下了我们传承的道德的盔甲。

(二)法律的信仰

阅读瞿同祖先生《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时,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相同大家探讨。那就是就是中国古代百姓对宗法的信仰与尊重。在本书第一章第三节,刑法与家庭主义中,天况先生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在阅读中不难发现亲属间杀伤处罚之严,乃至变态不合情理,其体现出伦理是大于法理的,这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对于人的处罚以及法律的规定是不完全符合朴素公平观念的。但就是这种不符合我们所认同的正义公平观念,乃至觉得有些许胆寒的法律却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遵从,并有效的保障了社会秩序。抛开许多学者常说的愚民政策不谈,从中国社会的家族本质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法律,会发现其不失为维护中国社会家族、阶级秩序的良好工具,是中国独特的社会土壤中蕴育出的独特果实,我们可以合理的相信,中国古代法律的合理性蕴育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壤中,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需求。这种符合性对解决我国“有法不依”的现象是有所启示的。

“任何规则必蕴含着一定的法理,载诉这一定的道德关切,寄托着深切的信仰。凡此种种,一言以蔽之,曰法意。”曾经,晚近中国法学先驱不辞辛劳,不惧艰险向西方发问,积极移植先进的法律制度、这就同时需要对这些制度背后的知识、学理乃至道德和信仰因素进行有选择的继受,也是与中国传统人文法律观念调和的过程。就现实来看,这种调和是不尽如人意的。我国的法治是外发型的法治,很多时候存在着制度已然改变,而法律观念难以承继的问题。许章润先生对此评论道:“百年间先生法制建设的顿挫,‘有法不依’现象的普遍存在,反映的不仅是规则的无效,同时彰显了意义的危机,世道人心的紧张。”旧有的法律道德观念被打破,新发展的法律道德观念“水土不服”,于是人们没了信仰,没了恐惧,法治由此难以前行。

在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后我们是否能够从中反思,要建立法治关键在于建立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而法律信仰的建立应该是要植根于中国社会本土的,中国人的法律信仰必须以中国文明为意义空间。作为法科学生,在全球视野、多元文化下对先进文明的借鉴时,也不能不当更不敢忘记向中国古代社会汲取养分。

上一篇:云南水库移民安置政策与效益研究 下一篇:高校体育学构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