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教育之我见

时间:2022-07-31 08:37:56

终身体育教育之我见

学校体育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使广大在校学生通过接受一定形式的体育教育,从而具备足够的运动能力,养成一定的运动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最终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高中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广大学生从学校体育教育转向终身体育的转折点。结合近几年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的新观点,以及体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搞好高中体育教学,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终身体育,需要我们完成两个突破,即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建立适合当代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教学思维模式;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只有实现这两个突破,才能使体育教育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从而最终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

一、终身体育的含义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地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状况、满足精神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了实践的环境,人的一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就是学校体育。因此学校体育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二、如何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1.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思维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

在我国传统教学观念中,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阶段都有细致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评价体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这种缺乏张力的教学计划和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运动的兴趣却没有能起到提高的作用。北京理工大学1993~1998年的一份跟踪调查报告显示:每周坚持三次以上一小时锻炼者,一年级占33%,二年级占28.1%,三年级占20.6%,四年级占13.2%,研究生占10%,毕业后占7.2%;偶尔参加锻炼的(除上体育课外),一年级占62.6%,二年级占63.6%,三年级占41.7%,四年级39.8%,研究生占30%,毕业后占16.8%。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少,除去学习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等客观因素外,运动兴趣不够强烈、缺乏科学的运动观也应是主要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学生需要,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有资料反映67.2%的学生是因为没有体育特长而未养成锻炼习惯的,要培养学生的运动特长,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思维模式,建立适合当代大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

2.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以培养和发掘学生运动兴趣为目的的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思维模式,其主要表现就是能够使广大同学在运动中充分感受体育的乐趣,具体而言就是充分的运动感、放大的空间感、人际交流的自由感、掌握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对新运动体验的满足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1)教学内容的准备上,充分利用信息差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让广大同学充分体会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的满足感。一般而言,信息差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另外,要确立明确、集中、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明确,又不可搞“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范围内灵活波动,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有可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目标的设定上应将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新奇感。

(2)教学内容的实施上,充分利用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运用新颖、多样、有效的教法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师生尽量做到共娱共乐,在学生出现技术上的错误时,教师应尽量运用“无错原则”,积极创造一种平等和谐与相对宽松的环境,帮助学生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学校体育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主学习》(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第9期28~31页.

[2]王海源.《析德国学校大众化健身体育的发展观》(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第9期58~59页.

[3]张元河.《成功体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中国学校体育》.2003(3).

作者单位:河南省嵩县第一高中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把握教材 下一篇: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