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7-31 07:22:03

“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对“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引入可视化教学法进行了阐述,以典型工作任务和会计岗位为切入点,以教师工作任务图和学生业务流程图为工具,挖掘学生视觉和想象的潜能,强化学生会计操作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可视化;可视化教学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会计专业受职业敏感性和信息保密性的约束,建立满足会计专业所有学生实训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异常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校内开设《会计手工实训》课程。该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2013年前年度在指导实训过程中,教学方法以讲授和演示为主,学生学习做账登账的方法以记忆背诵和模拟为主,很多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例如差旅费报销业务,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全面和展示清晰,学生理解和有效记忆效果差,学生听老师讲解后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有遗漏,另外也缺乏各个会计岗位人员业务的并行性和衔接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引入了可视化教学法,把枯燥的文字和复杂并抽象的会计问题用图像、图形、图示、发票和凭证等按照业务的流程或关系组合在一起,最终展示在一张大纸上,这张可视化的流程图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了较强的刺激,大大加深了对业务的理解,另外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参与整个差旅费报销流程图的制作,在大脑中留下了印象深刻,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实训的效果和质量。

一、可视化教学

可视化(Visualization)这一专业术语是在1987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研讨会上,美国学者麦考尔米克在他的报告中提出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知识可视化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已较多。

可视化教学就是利用一定的由文字、符号、数据、图形等各种信息组成的可视化工具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图像化、流程化,变枯燥的文字为视觉的可视化工具组合展示,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从“被动接收”转移到“主动参与”,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二、可视化教学的实践应用

我在山东职业学院会计学专业2014级六个班和2015级四个班的《会计手工实训》和《会计分岗实训》课程中采用了可视化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工作任务图

1960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这个材料有很高的概括和包容水平,能清晰地把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根据这一重要的教学策略,我在开学第一天,就在教室里悬挂这一学期《会计手工实训》这门课程的工作任务图,该任务图是用简单的图示对这一门课程进行了高度概况,给学生先行的信息。告诉学生我们这学期要干什么?今天进行的工作任务在这个任务图的什么位置?图1是《会计手工实训》课程的工作任务图,图2是《会计分岗实训》课程的工作任务图。

(二)学生的业务流程图

这门课开课的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单位组建、岗位划分和角色扮演。组建了实训企业即山东泉城家电有限公司和五个外部单位,分别是供货商、经销商、服务企业、银行和税务局,然后将实训企业泉城家电公司财务部划分了七个会计岗位,分别是出纳、往来会计、税务会计、材料会计、成本会计、费用会计和主管会计,最后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被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上进行角色扮演。

《会计手工实训》这门课程一共提炼了20个典型工作任务,教师每天早上会向学生布置一到两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按照任务引入、学生试做、示范改错、学生再做、检查总结、考核评价六部完成工作。

每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后,例如:提现流程、采购流程、销售流程、差旅费报销流程、编制报表流程等等,教师要求每个团队都要画出流程图。下面图3和图4是学生最终考核阶段抽签完成的流程图。

在可视化教学法的运用和探索中,我发现该方法可以引领教师把教学关注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传递”转移到“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形成”,可以指导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从“被动接收”转移到“主动参与”,从“孤军作战”转向“团队合作”,从“文字笔记”转向“关键词笔记”,从“线性笔记”转向“可视化笔记”。该方法增强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进而提升岗位迁移能力、职业素养和生命的成长,实现教学效能的倍增,打造高效课堂。

三、结语

(一)提高教学效率效果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我们教师采用各种视觉表征,对会计实训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梳理,然后以工作任务图形式展示出来,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图胜千言”,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迅速了解老师的意图。另外,学生自制的典型工作任务流程图有助于学生思考、整理、构思、发现问题,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把握重点,进而将知识内化,技能提升,可视化教学法改变了学生认知方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了老师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创新。

(二)开发形象思维能力

儒家经典著作《荀子・儒效》中“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句话道出荀子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他认为实践是学习和认知的必然归宿。

我们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还要具备记账、算账和做账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取要通过手工模拟操作,学生在制作各个典型工作任务流程图过程中,学生的大脑潜能得到了巨大的开发,在会计主管的统筹计划安排下,各团队成员积极谨慎思考每一个步骤、会计岗位和会计凭证单据衔接关系,各个岗位的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会了“如何思考”和“自我管理”,通过两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设计会计某个任务流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句说,一个人如果只独自学习,不与学友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这与今天学校教育提倡的“伙伴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是一致的,团队合作学习以合作精神为出发点,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协助、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影响、互相欣赏、互相激励进而达到共同提升学习能力的目标,体现“合作学习,共同提升”的价值观。例如在进行“现销”这个典型工作任务时,首先我让团队的六位同学分别担任出纳、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主管会计、经销商和银行职员岗位,然后同学们在既定的情境中把这个业务表演一遍,根据身临其境表演的深刻印象,接着进行“现销”业务可视化流程图的绘制,最后同学们根据反复修改后定型的流程图再进行一次角色扮演,这个情境式表演和可视化流程图绘制的过程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同学间的合作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人只有成为主人时,他的动力才会被挖掘出来。通过一个一个典型各种任务的合作和交流,各个团队的学生大多具有了敬业精神、合作态度、按计划执行任务、管理好时间、勇于担当等职业素养。

(四)提升了学生的信心

可视化的流程图比语言描述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品随时随地在教室中进行张贴展示,不仅可以让他们每天通过观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这些展示让学生有被关注感、认同感、荣誉感和骄傲感,特别是受到老师的赞扬后,他们心里有一种震撼,这种震撼会激发他们下一阶段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未来工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胡金杰,陈志祥.可视化教学与团队研讨式学习模式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12(10):76-82.

[2]毛昕,黄英,那履弘.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技术[J].工程图学学报,2009(3): 173-178.

[3]李芒,蔡F君,蒋科蔚,王妍莉.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法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3):16-22.

(作者单位:山东职业学院 铁道运输与财经管理系)

上一篇:校园足球氛围构建下大学生足球运动兴趣的调研... 下一篇:刍议医院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