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艺术社团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

时间:2022-07-31 04:50:52

地方工科院校艺术社团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

摘要 地方工科类院校的艺术社团发展日渐成为工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偏重理性逻辑教育的工科类院校日趋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艺术社团就成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对几所地方工科类院校的艺术社团的调查,本文将对工科类院校的艺术社团现存问题和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作用进行阐释。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我国众多高校设立了以音乐教育为主的艺术社团,自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院校的各种艺术社团有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在文化校园的舞台上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丰富了校园的业余文化生活。而如今,各所院校的大学生艺术社团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同时也提高了校园文化的艺术品位,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拉近了人与艺术的距离,使学生的艺术修养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地方工科院校艺术社团的现状及问题

正在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地方工科性的院校由于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重点,往往容易忽略学生人文艺术方面的发展和培养。没有独立的艺术学院分支,没有完备的艺术社团管理体系,无论是教师力量还是资金供给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补给空间。

首先,体现在艺术社团的参与人数。就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十余个社团中固定人数在50人以上的只有合唱队和舞蹈队等少数几个社团,其余社团的规模较小,有些甚至还处在雏形阶段。全校参与人数不到全校总学生人数的10%。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同时鉴于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更高要求,10%的比例明显偏低。而且队员的普遍艺术水平一般,缺乏专业的培训和练习,大部分学生是首次加入这样的艺术团体,单凭个人的一时兴趣和好奇心理,抱着尝试的态度,没有明确的目标,进入社团之后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其中具有执着艺术的追求和持久爱好的学生不多,而大部分学生仍然无法按时参加长期规律的训练导致最终半途而废。并且在新老交替的时候也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这使得艺术社团无法保持稳定的参与人数。

其次,管理的体系和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除了稍大型的社团直属大学生艺术团直属管理,有额外的学分奖励制度以外,大多数社团都采取独立管理的办法,单独招募并单独选举负责人,可以参加一些商业演出。显然这样的办法对于小型社团在学分方面缺乏公平性,而对于大型的社团,也缺乏了走向社会,参与到现实的社会竞争进行自我磨练的机会。另外,从社团本身的管理方式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的社团有尾大不掉的缺陷,缺少一套完善的出勤制度和奖罚制度,保证较高的出勤率都来自学生的自律性,受外部条件的制约。

再者,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极其欠缺专业老师的指导。从目前的状况看工科类院校在艺术方面的投入有限,大部分院校无法为社团安排充裕的师资力量。优秀的老师可以带动整个团队的气氛——使每个学生都充满活力和激情;可以提升整个团队专业素养——创作出更多更好反应时代主题的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艺术作品。

最后,工科类院校艺术社团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某些院校宁可投入大把的资金改善硬件设施,打造更加良好的校园环境,却由于艺术社团对于学生影响不明显或者艺术成果见效慢等原因不愿加大对于社团的资金投入。使得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艺术社团都不得不由于场地和资金条件的限制而解散。

总而言之就是一缺师资,出不了精品;二缺资金,有想法,没钱搞;三缺理念,校园艺术作品走不出去。

2 艺术社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2.1 艺术社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艺术社团起到了艺术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从教育目标来看,文学艺术能培养深刻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表达能力;政治、历史知识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哲学使人思维深刻。文化素质则对人才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文化艺术活动这种大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可以从情感、意志、品质、作风上陶冶大学生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2.2 艺术社团对学生道德修养提高

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具有决定的意义。艺术作为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性是进行艺术教育的灵魂。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基本心理、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德育主要靠感染、影响、启发其自我思考、鉴别、认识,提高德育修养。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就是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与各类艺术社团活动不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兴趣爱好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爱好特长也得到了发展。自中国古代,君子就自幼擅习礼乐射御书数,才女也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今闭塞的课堂环境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纯粹的灌输和理性思维训练难以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在现代的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紧张的中学大多已和艺术教育绝缘,而大学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最后一块净土,大量发展艺术社团可以弥补中学艺术教育的缺陷,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2.3 艺术社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艺术社团带来的全新希望,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些继承了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取其精髓,去其糟粕,重新被赋予顺应世界主流的时代精神。艺术中就拿音乐来说,李岚清有一句话:“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所以,艺术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而艺术社团就是这样一个媒介和舞台,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这样的目标。另外,艺术社团除了包括艺术教育的方面还包括人际交往,社团管理的方面。如何把社团经营好也同样是一个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想象力,以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摸索出新的方法。

2.4 艺术社团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据调查,参与文体艺术活动的学生通过艺术熏陶,更容易形成稳定、开朗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这些恰恰是成为一个合作者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当今社会强调分工合作,既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又不能忽视周围人的价值。在各类的艺术活动中,无论排练合唱、舞蹈,还是合奏曲,都需要队员的齐心协力,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否则创造出来的作品就会欠缺和谐美。而摄影武术等个体性较强的活动,依然缺少不了对美、对和谐的把握,需要在和他们人的切磋比较中获得提高。

3 艺术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3.1 提高学生的艺术兴趣

大学生是艺术社团的主体,是艺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更多的人对艺术有兴趣,社团的建立才有意义。怎样使得对艺术人文缺少了解和兴趣的学生踏入这个多姿多彩的艺术殿堂,使有兴趣和艺术特长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是学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邀请知名艺术家或艺术团体来校展演等都是通过实践验证值得借鉴的途径,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大师、了解和欣赏艺术的机会。或者定期组织学校里有艺术才能的学生和老师共同举办一些小型晚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挖掘有艺术潜力的学生,让非艺术专业的老师同样成为学生的榜样。还有和其他院校联合举办艺术展演、展览等形式都是激发学生艺术兴趣的方法。

3.2 扩充师资队伍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文件,艺术教育的编制教师要达到学生总人数的0.15%~0.2%。而事实上大多院校都不具备这样的教师配备标准。普通高校的教师原本就是严重缺乏,再处于管理体制更加阻碍了师资建设。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大力支持艺术社团的建设,给予艺术教师特殊政策,扩大艺术教师的编制,并改善他们的待遇以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3.3 改善艺术社团活动环境

艺术社团的活动教室不足,常拿教学楼教室充数。设备简陋,艺术器材匮乏等问题都是许多院校的不重视所常常存在的问题。这些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社团的发展。学校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这些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社团的效率。

4 结语

艺术社团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毋庸置疑。笔者认为工科类院校加大对于艺术社团的重视和投入是艺术社团发展的最好强心剂。除了上述促进方法,怎样实践出一套有效的艺术社团管理办法仍然有待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黄昌海.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现实作用与深远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2] 刘建强.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现状与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2(3下).

[3] 连志华,胡广涛,刘毅.音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辅助功能[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3).

[4] 蒋志勇.浅析艺术教育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5).

上一篇:校园网运维现状及统一运维方案浅析 下一篇:CS体系的传统二层结构与流行三层结构的比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