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本位测量及其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7-30 09:27:37

课程本位测量及其有效性研究

摘 要: 近二三十年来,在学习障碍领域中课程本位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介绍了课程本位测量的概念和特点,总结了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课程本位测量的有效性研究,为我国学习障碍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本位测量 学习障碍 有效性

2004年IDEA修正法案正式提出RTI模式,作为鉴定特殊教育学生的部分证据,以协助鉴定学习障碍学生的资格,允许它作为早期介入的方式。在RTI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有一套标准化的、高敏感度的测验工具监测学生对教导介入的反应。20世纪80年代,以Deno为首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障碍研究中心发展出了课程本位测量(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CBM),用以监测学生的进步情况。

一、课程本位测量

(一)课程本位测量的概念

课程本位测量是一种特殊的方法,通过对学业技能(包括阅读、拼字、书写、数学等课程)直接地、持续不断地评估,看其是否达到所设的长期目标,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普通教师和特殊教师评估教学的成效,作为监控学生表现的一套模式,协助教师确认教学是否有效,以及调整教学的时机。实际上,Deno等人发展课程本位测量的最初目的是帮助特殊教育教师,为他们提供进度监控的数据。

(二)课程本位测量的优点

1.课程本位测量的最大特色是用学校中的实际教材内容评量学生的学业能力,把学校课程与评量联系起来。传统测验的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测验结果只作为学生安置的一个参考,没有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实质性的方法;课程本位测量的内容来自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能力,评量的结果可直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

2.通过长期目标评价学生的进步。课程本位测量注重对整体效果地测量,事实上,Fuchs和Deno在1992年就把课程本位测量看做“整体效果测量”。比如,在课程本位测量中,短期测验的可替代形式是从学生对长期目标的表现中来的,而不是从学生当前学习的内容或技能中来的。这些表现说明学生对长期目标或整体效果做出反应。

3.对学生分数频繁的监测和描绘图形。学生每周接受一到两次的评估,结果描绘在一个间隔相同的时间序列图上。课程本位测量包括形成性评价,因为测量的数据反映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教师能利用这些图形上的数据判断学生的进步是否达到既定水平,是否满足预期效果,在特殊教育中直接帮助特殊教育教师制订并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

4.评估兼具流畅性和正确性。Shinn把课程本位测量定义为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实施短时间的流畅性评量。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流畅性是课程本位测量的一个重要特征。流畅性代表学生在解题或测验过程中的解码能力,研究表明解码能力差的学生,其学习会受到影响。White和Haring认为学生答题速度慢,即使结果正确,也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4]。

三、课程本位测量的理论与有效性研究

近年来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许多研究显示课程本位测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效。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大多参考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为我国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课程本位测量在阅读方面的应用

1.相关理论

课程本位测量应用在阅读技巧的测量主要包括:字词朗读、文章朗读(ORF)、回答问题、重述故事、填漏字测验和选字测验,最常用的整体效果是熟练的口语朗读流畅度测验和选字测验。虽然对口语朗读测量的方法很多,但当中一致的是:把一分钟所朗读的单词量作为学生阅读熟练度可靠且有效的指标。[1]所选的朗读段落要符合其学年水平,并且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根据每次的测量建立年度目标。在建立年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能接受的阅读率。在建立了基线期表现和期望目标后,就可以在图表上把点连成线――目标线。如果学生目前的表现低于目标线或最近4次的数据点都低于目标线,教师就需要改变教学计划。如果学生当前的表现高于目标线或最近4次的数据点高于目标线,就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年度目标。这样就能定期评估学生的进步,教师也能通过改变教学计划,刺激学生有更佳的表现。选字测验是课程本位测量在阅读技巧上的重要应用,同选字测验的要求大致相似。

2.有效性研究

(1)美国的相关研究。

Shinn等人以三年级和四年级的238名学生为被试检验课程本文测量中的口语朗读流畅度测验的信效度,结果显示CBM口语朗读流畅度测验对阅读熟练度和理解能力有很好的指引作用[6]。Baker和Good对50名双语学生和26名使用英语的学生进行研究,表明口语朗读测验不只是对使用双语的学生有效,同样对只用英语的学生也起作用[2]。

研究证实选字测验能有效地测量阅读理解能力。Hinofotis和Snow选取有不同语言背景(包括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等)学生,对选字测验和英语学习者布局测验做对比研究,发现两者有中度相关。大多数教师认为对英语学习者而言,选字测验比口语朗读测验更好,因为它能更好地评估理解的概念[2]。

(2)台湾的相关研究

王梅轩、黄瑞珍以108名二年级学生对象,研究课程本位测量在阅读领域的信效度,发现阅读测量能区辨不同阅读能力水准的学生。萧素祯以普通学生和阅读障碍学生为对象,发展监控阅读障碍学生的模式。也有研究者发现长期监控疑似学习障碍学生的口语朗读流畅性测验得分,判断其对教学介入是否有反应,可作为RTI鉴定模式的工具[3]。

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只有一个个案研究,研究者参考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教材编制了课程本位测量卷,研究发现课程本位测量的有效性高[4]。

(二)课程本位测量在数学方面的应用

1.相关理论

最初,明尼苏达大学学习障碍研究机构并没有把数学列入进去。1989年Shinn描绘了发展课程本位测量计算常识评量的一般程序,包括单一技能测验、简单的混合计算测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事数学研究如混合问题是很重要的工作。因此,研究者开始发展在各个年级水平上,最重要的计算技能,并纳入课程本位测量的体系中。每个年级,可替代的形式是相同类型、相同比例,只是用不同的数字。问题随机呈现,测试人员指导学生完成第一题。不管学生能否正确完成所有,都要尝试。

在数学概念和应用上需要对学生进行监控。与计算测验一样,要发展符合年级水平的数学概念知识/理解和数学的应用。

2.有效性研究

(1)美国的相关研究

Hosp,Hosp和Hlwell(2009)概述了数学课程本位测量的主要特征,认为它执行简单,对个案、对小组都适用,包括早期识数、计算、概念和应用四个部分[5]。Shapiro的研究结果显示课程本位测量与联邦成就测验有中度且积极相关,并且课程本位测量能有效预测高危学生的成就。Keri对146名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数学概念或应用的测量,显示课程本位测量的这两个测验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成就,并能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Kyle研究发现数学课程本位测量不能有效地预测学生地危险状况,但是通过使用其四个测验,课程本位测量对低危险群的学生更可靠、更准确[6]。

(2)台湾的相关研究

崔梦萍等人的研究显示数学课程本位测量的信度在.63―.76之间,效度分析以数学能力诊断测验及数学月考成绩为校标,相关系数分别为.60―.84之间和.40―.75之间,即数学课程本位测量有良好的信效度。张朱利运用数学课程本位测量以三名国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学习障碍学生分数单元文字题及计算题错误类型、数位分数学习表现、概念分数学习表现,结果三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7]。

四、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学习障碍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在学习障碍的鉴定上,主要使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结合学生平时的课业成绩。一旦鉴定出是学习障碍,学生就被贴上标签;如果随后的干预方法没有及时跟上或者没有效果,对学生就会有很大影响。一般被鉴定出有学习障碍是在小学阶段,很容易就错失最佳的干预期。

与传统的测量注重结果不同,课程本位测量直接将教学干预引入测验的过程中,便于对学习障碍早诊断、早干预。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课程本位测量是一种操作性强、应用前景广阔的有效评估模式。美国已经形成了有关课程本位测量的系统理论,并把它应用于RTI中,进行学习障碍的鉴定与干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台湾地区开始关注课程本位测量,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在学习障碍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两年来,我国内地学者开始关注课程本位测量,有明显的成效。未来,我们可以在阅读和数学,以及其他领域进行实践探索,丰富我国学习障碍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Stecker.P.M.,Fuchs.L.S&Fuchs.D.Using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to Improve Student Achievement: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5,42(8):3.

[2]Wiley.H.I.,Deno.S.L.Oral Reading and Maze Measurement as Predictors of Success for English Learners on a State Sandards Assessment.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2005,26:2.

[3]吴美燕.教学反应模式在鉴定国小四年级阅读障碍学生可行性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硕士论文,2008,未出版.

[4]张旭,段莹莹.课程本位测量对识字困难儿童的个案干预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10,7:87-91.

[5]Menesses,K.F. Using Curriculum-based Measures to Predict Math Performance on A Statewide Assessment . A Dissertation for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h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2011,unpublished.

[6]Hancock,K.M.The Utility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to Predict Student Risk Status on Standardized Academic Achievement Measures.A dissertation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2009,unpublished.

[7]张朱利.通用概念教学策略与课程本位测量对国小学习障碍儿童分数学习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硕士班论文,2005,未出版.

上一篇:西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浅议现代考试研究方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