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经济区发展相似性与合作发展路径探讨

时间:2022-07-30 08:50:54

我国中部经济区发展相似性与合作发展路径探讨

内容摘要:我国的河南、湖北、山西、安徽、湖南、江西中部六省在区位优势、产业、资源以及市场等各方面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再加上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初缺乏整体布局和合作意识,六省展开激烈竞争,造成资源内耗、产业结构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展开,中部六省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重视共同规划、消除人为壁垒、加强中部区域间经济往来,只有合作才能走向共赢。基于此,本文对中部经济区发展相似性与合作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部崛起 中部经济区 发展相似性 竞争 合作

中部经济区主要是指中部六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土地面积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人口众多,几乎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0%。中部六省地域相近、人文相亲, 地理区位、资源状况、政策效果、经济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思路都很相似,呈现明显聚类特征,这就导致在“中部崛起”战略刚实施时,中部六省都想抓住该机遇,首先在中部崛起,各自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沟通和协调较少,形成了争相竞争成为中部崛起“支点”的情形。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相似性的表现

(一)具有相似的区位优势

中部经济区六省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既不沿海也不与国外接壤,是国内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枢纽,中部地区交通的优势是其他区域所不能比拟的。东西有陇海铁路、南北有京九、京广铁路,横贯纵穿全国,多条干线及支线交汇贯通;公路交通也很发达,拥有几十条高质量省际高速、通往全国各地的24条国道、还有不计其数的省道,中部六省拥有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另有无数支流相连,以六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多条航线通达海内外,水路交通畅通无阻。民用机场以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开在国内有上百条航线,空运便利。中部地理区位的特点和优越性是推进我国中、东、西部经济联系与合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二) 都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

中部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河南省是我国华夏文明源头,是中华文化的主脉,历史遗留文物古迹众多,下辖各市都有可供探究的遗址及传说,河南省在史学界有“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的美誉,其他各省也各具特色,比如著名的荆楚文化、湖湘文化以及江西的红色文化,还有以晋商和徽商为代表的特有的经济现象。中部人民勤劳智慧,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名山大川、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瑰丽独特的自然风光等成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三)都以农业为产业结构的基础

中部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一直被誉为是中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以小麦和水稻为基本作物,温带和副热带适宜的气候,平原、丘陵、草场和湖泊等多种农业资源丰足,农业历来就是六省的重要传统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很多产业都以农业为基础。中部地区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充足,是农业的根本保证,六省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用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科技兴农,中部粮食产量和输出量连年增加,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积、粮棉油和畜牧饲养产量居全国前列。

(四)产品具有同质化特征

中部是一个巨大的工业区,都拥有充足的有色金属、磷化矿、水资源和煤炭资源,这就导致六省之间三次产业中具有代表性行业的相似系数很高,产业竞争无秩,比如山西是闻名全国的产煤基地,河南、安徽也都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其他重复的产业还有有色金属冶炼、电力、钢铁和农产品等,各省几乎都是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加工工业方面六省出现严重重复投资。产品雷同,缺乏多样性,势必缺乏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生产出的大量相同的产品,导致供给过剩,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经济效益的极大损失。

(五)具有相似的成本竞争优势

与西部相比,中部经济区具有交通优势,劳动力流动快;与东部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劳动力报酬低。所以农业生产、能源和矿产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六省都抓住该优势条件,从自身做起,在中部崛起的巨大契机下,学习引进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不仅在产品生产中提高了技能,而且企业的经营管理技能也日益改善,经济发展快了,投资环境好了,FDI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和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在中部崛起之初,中部各省在各自制定战略中对中部区域合作关注较少,把工作重点都放在建立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上,而忽视了中部本区域六省的相互依存性,在中部跨省区域合作方面没有实质突破,有效经济联系较少,呈离散趋势,无法充分发挥本区域内部资源与优势。在中部崛起实行一段时期之后,中部六省越发认识到合作是共同发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在整体的考虑下,从大局出发,最终六省会在合作中获得长远利益,只有合作发展、携手共进,才能使中部共同崛起目标早日实现。

中部经济区合作发展路径

中部六省要开展合作,使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通过“极化效应”、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通过“涓滴效应”加强各省发展战略的理性和协调性,获得正的外部溢出效应。

(一)加强产业合作,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

首先是农业的发展,中部六省要确保农业大省的地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同时对林牧副鱼产业也要加以重视,加大在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力度,做好服务工作。对于工业的发展要重点通过自主创新走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促经济发展的道路,加快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有特色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集群,使中部地区的工业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工业投入中生产要素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资金,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服务业在以往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合理先进的产业结构应以服务业为主,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所以中部地区要转变观念,形成通过自主创新推动服务业成长的内在机制,消除服务业服务质量差、价格高以及垄断的现象,使现代服务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要实现中部区域合作,产业合作是重要的方面,六省要采取措施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根据各省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商讨规划共同发展相同产业,提高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做强自己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各省优势产业通过统一规划和合作,可以资源共享、生产要素可以跨省自由流动,资源与要素在六省得到共同利用和配置、通过产业和企业得以重新优化组合,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六省共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

(二)完善中部经济区各市场合作建设,充分发挥统一市场调节资源的优势

应管理和建设中部经济区相互关联的各市场,比如在产品市场中辅助市场调节消费者需求和企业供给矛盾,使产品实现均衡价格,并监督企业的生产行为,反商业欺诈,避免出现假冒伪劣商品和损害消费者利益及市场公平的行为;在劳动市场中使失业减少,就业增加,并使劳动的供给与劳动的需求相适应,使劳动力价格能够由供求决定,并能在社会价格总水平上升时增加,避免劳动价格扭曲现象的发生;在金融市场中扩大金融市场融资途径,利用国内闲置资金或民间资本,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为中部区域合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形成区域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合理利用资源和实现区域合作的基本途径。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以及金融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调节供求均衡,使产品、劳动、土地及资本能在六省区域共同市场中顺畅流通并合理组合,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建立。六省政府要消除行政分割的制约,切实为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提供制度保障和便利,发挥资源合理利用的突出作用,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的浪费,实现中部六省优势互补。中部六省采用同一市场准入制度,打破各省行政区划以及不同规章制度对资源和要素流动的阻碍和制约,使六省企业和行为主体能够获得公平的机会。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需要做好中部六省市场体系建设的对接合作,创建统一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消除不接受本省之外的产品与劳务的现象,把中部各省市场体系有效对接,把信息和技术运用到区域市场构建和合作发展中,并重视各省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完善市场体系还要加强市场基础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和制度,使市场活动有序进行,深入探索建立人才资本产权的激励机制,另外还要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公开对称的信息,并强化商务信用意识,加强信用建设,为构建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提供信用保证。

(三)加强沟通,建立并完善统一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总体指导原则和方向为依据,根据中部区域实际情况和特点,创立区域统一协调发展体系,及时讨论、合理规划,使各省利益统一、共同发展。这也需要有专门机构对中部合作体系进行有效监督与指导,在合作具体实施方面协调各省切实落实、加强沟通合作,强化监督检查,避免以前的相似性导致的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损失和效率的低下,使中部地区走出“囚徒困境”,在政府、企业的共同合作下获得最大收益,引导和支持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

对于在中部合作中不同个体和地区实施不同的政策,对于那些在竞争中能够处于优势、获得盈利,而在合作中利益将会受损的个体和地区在当期给予利益补偿,让这些地区放宽眼界和思路,看到受损是暂时的,合作的优势在长期之后会显示出来,而且会在将来获得更大的益处。另外在资源共享方面,要充分重视对资源供给方的利益补偿,比如对于贡献新技术、新信息的地区要保证他们的财政收入不减少,对于重新组合资源、重组企业的地区也要保证地区的收益以及企业和员工的收益不减少,本着公平、公正的理念,利益受损地区能在将来收益,当前损失也会得到补偿,在合作中受益的地区更是获得好处。这样有助于区域合作的真正实现,也有助于人们真正理解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好处。

结论

在中部经济区合作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在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之初,行政区经济现象明显,表现为六省受区域利益的驱动,在各省行政壁垒的保护下争相占有经济资源,互不相让,竞争激烈。经济没有依据中部区域成为一个总体,还是按照省级行政区划而分割,各省独立。竞争过程就是博弈过程,为了生存发展,但也会带来经济低效率和资源浪费,行政区经济也是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宗旨和原则相违背的。各省作为经济理性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势必会重视自身,而忽略全局。所以要从根本上使各省认识到“行政区经济”的落后和局限性,把中部六省作为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总体,作为一个总的经济区来共同考虑“经济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行政区经济”。

在合作中实现中部六省共赢。在中部崛起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中部六省有竞争,也有合作。竞争是必然的,在短期内会有某个省或某几个省获得利益,但带来的弊病和对区域未来的不利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实现最终长久的利益,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具有合理科学的规划、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才是中部区域发展的长久之计。尤其是近年来,“中部崛起”战略已实施一段时期,除了矛盾与冲突外,中部六省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合作潜力和空间,六省的发展相互依存。通过联合、合作、互动等市场机制和制度安排,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区域发展目标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建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与中部经济崛起互动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24)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 2003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安虎森,殷广卫.循环因果、劳动力要素转移与中部地区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上一篇:劳动力资本理论视阈下的山西票号顶身股制度及... 下一篇:交易方式变革视角下流通业现代化发展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