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奢华比拼

时间:2022-07-30 08:17:27

民间奢华比拼

因煤而富的榆林和鄂尔多斯,这是两座有着相似“发家史”的城市,其人均富裕程度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在炫目的财富背后,单一的产业结构、飙升的生活成本、疯狂的民间信贷,两座城市同样有着“成长的烦恼”……

提起鄂尔多斯和榆林,到过这两座城市的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车多,而且是好车特别多。豪车遍地,已成为这两座“黑金”之城显示强大经济实力的重要标签。

街头名车博览会

7月17日,夜幕下的鄂尔多斯东胜区华灯初放。宝日陶亥东街一家家常川菜馆前,一辆全新宝马7系和一辆白色陆虎停了下来,几位年轻人下车,说笑着走进了饭馆。

开着宝马去吃路边摊,驾着陆虎去买菜,这样的场景在鄂尔多斯随处可见。

据鄂尔多斯车管所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市机动车超过53万辆。而当地汽车业界人士认为,实际的汽车数量可能在70万辆左右。“因为还有许多车并未上牌。”以目前城区常住人口70-80余万人计算,已接近人均拥有一辆私家车,毫无疑问,人均保有量位绝对是全国之首。

榆林也毫不示弱,截至2010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2万辆,仅2010年就新增84576辆。由于车辆太多,鄂尔多斯主城区的红绿灯的等候时间均为90秒以上,即便这样,每逢早晚高峰“堵车的队伍有时还要排1公里长。”在榆林,每逢上班下班高峰,堵车也成为了家常便饭。

有人将这里称为街头豪车展览会,或许有些许夸张,但在这里见到百万元“豪车”的概率远大于其他城市。公开数据显示,鄂尔多斯煤炭已探明储量1496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2010年,鄂尔多斯GDP达2643亿元,人均GDP达到20800美元,稳居全国第一。巨大的地下“黑金”财富,让鄂尔多斯人拥有几十万、几百万的豪车变得“轻而易举”。来自汽车行业的统计数据,目前保时捷在鄂尔多斯的保有量大约在3000辆,奔驰和宝马保有量在2000辆。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鄂尔多斯仅陆虎就有5000多辆。

“去年,全国卖出的陆虎中,90%都被鄂尔多斯人买了。” 在鄂尔多斯那日松路上经营着一家汽车用品店的王宇颇为自豪地向记者讲述这个“传奇”。“最初是煤老板等一些有钱人买车,直接现金提车,而且都是好车;慢慢的一些获得拆迁补偿款的当地人,也加入了买车的大军。”再到后来,买车在鄂尔多斯就成了一种风气,“不管有钱没钱,一般家庭都会买一辆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贷款买车了。”“有些人还是打肿脸充胖子,贷款了买车,却没钱加油。我就见过有人买了宝马,然后去车行把车改成烧气的了,因为气比油便宜。”王宇说。

如果说9成陆虎被鄂尔多斯人买了,剩下的10%可能多数被卖到了与鄂尔多斯相隔160余公里的榆林。榆林的人们对豪车同样有着近乎偏执地追逐。巧合的是,鄂尔多斯、榆林的车牌代号同为字母K,如果把挂有蒙K和陕K的百万元以上的豪车进行一番统计,数量绝对惊人。

同样,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也是“引爆”榆林豪车市场的主要因素。论豪车的数量和品种,榆林所辖的神木县、府谷县的状况更接近于鄂尔多斯。在神木县城并不宽阔的马路上,玛莎拉蒂、保时捷、宾利等这种300-400万元顶级豪车屡见不鲜,而宝马、奔驰、陆虎等高档车,在县城内更是随处可见。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神木的马路上既能见到几百万的豪华跑车疾驰而过,也能看到驴车、农用三轮车慢悠悠穿过街道。最初,像鄂尔多斯一样,榆林、神木的煤老板们对汽车有着最实在的需要,但这种汽车消费逐渐变为了炫富式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位来自神木的煤老板,用现金一口气买下7辆丰田霸道,只因“卖车的女子认为他连个车轱辘也赔不起。”

榆林、神木对高端车型令人咋舌的消费能力吸引了几乎全国所有的经销商趋之若鹜,在他们眼中这是一个继鄂尔多斯之后的另一座“金矿”。目前,全国已有近50家汽车4S点落户榆林。神木城内,互相攀比着买好车的风气同样盛行,“这里的有钱人,买车从来不讲什么性价比,就是要比别人的贵,比如说你买个200万的,我就要买个300万的。”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经理张珂说。

房价赶上北京城

随着陕、蒙两地煤炭资源整合的展开,鄂尔多斯、榆林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向了楼市。产业结构、投资渠道的单一化,使鄂尔多斯和榆林患上了“地产依赖症”,大量的资金流向了房地产,房价和租金被不断推高。巨大开发量和较少的城市人口,使得聚集在此的地产泡沫越来越大。

2010年是鄂尔多斯房地产狂飙的一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009.4万平方米,按城区人口计算,相当于每人获得近15平米的新房。也正是自去年起,鄂尔多斯的房价一路飙升,从最初的均价500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城区均价8000元左右。榆林的房价同样实现了“大跨越”,目前,榆林市商品住宅均价已经突破8000元/平米,而神木县的均价更是早已过万元。煤老板以及受益于城市拆迁补偿的当地居民,成为房产的购买主力。

“不需要营销、推广什么的,一开盘就会卖光,有钱人往往是一口气买好几套,也不出租,就放在那。”鄂尔多斯东胜区纺织街某楼盘的王经理,对火爆的销售记忆犹新。由于与多家房地产商有着业务的往来,在鄂尔多斯从事金融业的李铭对他的老乡们的消费习惯很是了解。“有钱人买楼一买就是一层,而且也不问地段户型,很多人买来也不出租,你说他们是为了投资?”

在鄂尔多斯,与高房价并存的是高企的房屋空置率。在被称之为“鬼城”的康巴什表现得更为明显。位于鄂尔多斯西南的康巴什新区,距东胜区大约半小时的车程。7月18日中午,记者在这座闻名海外的“鬼城”看到,鄂尔多斯市政府等政府机关已经搬至这里,但即便是在政府大厦前的交通主干道上,常常几分钟内也不见有车辆或行人通过。“一到晚上,政府部门的人多数都会回到东胜,住在这里的人很少。”当地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以餐饮业为例,由于店铺租金、人工成本高,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地段普通的餐馆里,已经很难找到20元以下的炒菜,一般两个人如果吃一顿饭随便点两个菜,也要花去60-70元。节节攀升的租金同样困扰着远在榆林开餐馆的韩师傅。2009年从清涧县来榆林市的韩师傅,在肤施路上开了一家40-50平米的小餐馆,才干了一年多,就赶上了租金大涨,“去年房租一年4万元,今年过完年房租直接涨到5.3万,不知还要涨到啥时候。”为了维持利润,韩先生只得将餐馆的菜品单价都提高了,“菜、肉、蛋都在涨价,我也只能涨,但也不敢涨太多,涨的太多吃的人就少了。”神木县的租金水平更是惊人。张珂租用的200多平米的汽车销售店铺,“加上水电、人员等各种开销,每月的租金近3万元。”来自北京的他感言,“这里的租金已经快赶上北京三环地段的水平了。”

上一篇:陕南大移民 下一篇:变身新型能源“地沟油”产业之正果